首页

“治庸、治懒”的浙江经验

点击:0时间:2020-07-10 14:32:36

陶建钟+张鸣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给官员念的对联,深刻揭示出为官从政,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在其位就要谋其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履职情况会对党员和群众产生导向作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方或部门的工作作风和成效。正因为如此,领导干部必须勤政务实、实干苦干,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发展,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近年来,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均居全国前列,同时也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官员行政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懒政、庸政现象的存在,势必影响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大好局面,更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因此,浙江省各地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重拳出击,出实招、求实效,严厉整治庸官懒政。

浙江治理懒官的典型做法

温州:创新实施考绩法

近年来,温州市积极探索深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整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委组织部负责考核工作的岗位,成立考绩办。同时,创新考核模式,出台县(市、区)考绩法和市直单位考绩法。在考核内容设定上,“考在重点、考在即期”,突出目标任务导向,把转型发展重点工作作为主要内容来考核。同时,坚持“分类考核、量化考评”,把考核对象分为县(市、区)、市级功能区和市直部门单位三类,并进行“强制排名、强制定档”,主要按照考核排名赋分,得分排名第一者得基本分,其他则按照名次得分递减。考核对所有纳入考绩的县(市、区)、功能区、市直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年终都要打出考核得分,并在本地区及全市进行排名。此外,温州把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与单位的考绩紧密结合起来,如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市直单位领导干部考核,单位工作绩效考核总分排名得分占40分,其中党政主要领导的基本分为50分。在此基础上,温州构建了组织领导机制、创先争优机制、督考结合机制、考核拓展机制,深化考绩实施工作,并制定出台绩擢法、考绩奖实施办法、考绩工作单项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强考绩结果的运用。

台州: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

台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中的“拖、懒、散、慢”现象。在行动中,台州市、县(市、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动,采取异地人员突击检查治理的手段,每月一个主题,对机关干部上下班、“三公”经费支出、乡镇干部夜间值班等各种公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干部作风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效能“四条禁令”的行为进行集中曝光,并责成有关单位进行整改。而且,台州改变以往检查结果只在内部通报的惯例,把明察暗访结果与媒体曝光及通报问责相结合,除了给予当事人党纪政纪处分以外,还在当地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媒体上对行政乱作为、吃拿卡要、滥用职权等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剖析,对庸官懒政形成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数据显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台州共查处各类违反作风建设规定行为149起,对185名党员干部追究责任,市民对政府机关办事方便、办事公开程度的满意度分别提高了3.7%和12.3%。

慈溪:通过大考评提能增效

慈溪为宁波下辖县级市,2013年位列中国百强县(市)第七名。从2012年开始,慈溪推出了“三十佳、双末位”考评活动。2013年度的考评涵盖81个部门、158个基层站所和13个执法大队、8000余名公务人员,触动了全市所有部门和机关干部的“神经”,成为各级部门和机关干部提振干事激情的强大推动力量。在考评过程中,慈溪坚持内外结合、民意为先的原则,设计了科学严密的考评机制,根据单位特点将所有部门细分为经济服务与管理部门、公共服务与管理部门、综合服务与管理部门、重要产业平台和垂直单位,让相同性质的部门相互竞优。在考评标准上坚持实绩考核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社会评价占60%,其中群众评价采取第三方测评,占25分,企业评价占15分。在考评程序上,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党风廉政监督员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的评选小组进行测评、打分。另外,通过强化督查惩戒后进。2012年,慈溪市纪委、监察局开展了4次“查庸行动”,其中2次会同公安部门到娱乐场所进行效能检查,还组织开展了镇、街道效能交叉检查,重点对职能科室和服务窗口进行暗访检查,并在每次检查后立即公开通报检查情况。当年共有27个单位和32名个人被通报批评,其中8名干部被立案处理。

浙江“治庸治懒”的主要经验

治理懒官,就是要让精神萎靡、作风懒散的干部退位让贤,净化干部队伍风气,形成能干事、爱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其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官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府绩效。因此,各地治理懒官的做法也体现出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理念。

1.在目标制定环节,突出任务导向。政绩考核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决定着官员的工作方向,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导向,就有什么样的施政行为。“大而全”的考核内容设置虽然看似全面,但是重点不够突出,导向作用不强,且考核结果可比性不强,往往成为懒官得过且过的“挡箭牌”。而本文前面提到的先进地区在考核内容设定上,突出目标任务导向,把转型发展重点工作作为主要内容来考核。如温州对县(市、区)重点考核固定资产投资、城乡统筹发展、综合环境建设等;对市直单位重点考核“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评价指标、“五型”机关创建、创先争优项目实施情况等。考核重点关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工作成果、工作情况,指标更加量化、细化、刚性化,明确了领导干部应完成的岗位责任,从而使官员“不想懒”。

2.在实施监督环节,注重督考结合。以上地区在考核目标落实过程中,创新性地实行督考结合,通过强化督查,推进考评活动取得实效,考在结果,督在过程,实现督事与督人相协调、督查与考绩相统一,既解决了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又大大提升了督查工作的权威性、执行力。这种督查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的内部自查自纠,而是形成了开放式、全方位、广覆盖的督查体系,包括了人大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及公民的社会监督等。即使普通公民,也可以通过效能投诉电话、网上效能监察平台等途径反映官员的慢作为、不作为问题,从而使官员“不敢懒”。

3.在考核评估环节,强调公开规范。考核程序是否规范严密,考核过程是否公开透明,考核监督是否严格有力,直接决定了考核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正面激励作用。上述地区在治庸治懒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十分重视考核评估的公开规范,以科学的考核结果使庸官懒官无所遁形,心服口服。一是设计规范严密的考核程序,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如温州针对个别指标各地基础差异较大,可比性不强的问题,以难度系数来更好地体现各地的努力程度。二是在考核过程中引入多元评估主体,努力做到考核过程公开透明。如慈溪在考评过程中创造性地引入第三方抽样调查,聘请百余名专职统计调查员对随机等距抽取的家庭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这种“硬碰硬”的考核方式,使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从而使官员“不能懒”。

4.在应用优化环节,加强结果运用。发挥考核作用的关键在“游戏规则”下的结果运用,强化考核激励先进,惩戒落后的导向,以此激发干部活力,促进作风转变。因此,上述地区都积极探索扩大考绩结果在干部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一方面,完善用人标准,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相挂钩。如温州规定每年新提拔县级以下领导干部中,通过绩擢方式产生的,应不少于四分之一。2011年根据考绩结果,共提拔市管领导干部18名,其中正县级领导干部4名,副县级领导干部14名。在慈溪,评为末位的基层站所(执法大队),其主要负责人必须接受诫勉谈话,视情况作相应组织处理;另一方面,加大物质激励力度,把考核结果与干部收入相挂钩。温州通过实施考绩奖,进一步强化工作绩效与薪酬收入的关联度。市直机关部门被评为“考绩优秀单位”“考绩良好单位”“考绩合格单位”的,工作人员考绩奖分别按原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中年终绩效考核奖的200%、150%、100%发放;被评为“考绩基本合格单位”的,考绩奖按原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中年终绩效考核奖的70%发放。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勇于破难、善于攻坚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从而使官员“不愿懒”。

目标制定、实施监督、考核评估、应用优化不断循环往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链条,促使官员发挥自己最大潜能,不断提高工作业绩,懒官庸官也在这个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逐渐销声匿迹。

作者单位:浙江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责编/郭建民)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