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千亿家电帝国女王董明珠

点击:0时间:2019-11-20 10:54:58

辛酉生

不知从何时起,在中国商界,“董明珠”成了女强人的代名词。

从企业底层干起,经历过人生的诸多砥砺,如今作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已成长为商界女性中的翘楚。传奇的职业成长史,为董明珠赢得了很多标签。然而,在过多的媒体聚焦中,董明珠的形象显然存在异化的部分。她的着装习惯,正是她真性情的体现。与诸多职业女性总是喜欢以庄重的职业装亮相不同,董明珠每次亮相都喜柔软面料的衣物,颜色上抑或淡雅抑或大气,不会给人以职业女性的隔膜之感。

着装习惯,仅是“董明珠”这个生硬媒体形象之外的真实董明珠的一部分。关于她,还有真性情的一面。在格力电器内部,其对员工关爱备至的段子,是众多格力人愿意留存在心底的记忆。

在高手如云、竞争激烈、以男性占优的家电界,董明珠能够脱颖而出,决定了作为一个女性掌门人在公众中的形象通常是多维度投射的。在这些形象集合中,被放大的部分往往是强势,而被弱化的部分则是妥协和关爱。

再造新格力

古语有云:强将手下无弱兵。强势董明珠带领之下的格力电器,亦在家电制造业中遥遥领先。

2013年4月27日,对于格力电器和中国家电制造业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格力电器发布2012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亿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8亿元,同比增长40.92%。简单的财务数字背后,意味着中国家电制造业迈入了“千亿俱乐部”时期。

董明珠最初提出这一目标时,并不被业内看好。2012年3月,董明珠做了一个与行业发展状况背道而驰的决定。彼时,格力电器在2011年度营收刚刚突破800亿元,而家电行业正处在刺激消费政策退潮、行业景气度下降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她提出了格力电器要进入“千亿俱乐部”的目标。

在董明珠看来,行业的整合窗口期已然开启。她说:“就算行业增速是个位数,格力电器也会保持稳定增长。2002年-2008年,家电行业的增长也是个位数,特别是2008年,整体行业是下滑的,但格力电器还是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行业会进一步整合,格力将借行业调整期进一步提升行业整合力。”

财报数据证明了董明珠的言论,但是格力的目标仍在继续。迈过1,000亿元目标之后,格力电器的脚步并未停歇。这个曾经被人描述为“走过的地方杂草不生”的强势女人,对格力电器的现状仍然不满意。她说:“我觉得我没有满意的概念,如果满意就可以休息了,我永远不可能满意。”对于格力电器,她“一直不断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要求”。

新的目标和要求,就是董明珠立志用五年的时间再造一个格力,实现营收规模2,000亿元的突破。这一提法遭到了各界的质疑,家电制造业内普遍对格力想仅仅依靠卖空调突破2,000亿元大关表达了不信任。然而,董明珠筹划已久、成竹在胸。“过去讲空调同质化,但我的产品很快可以实现,跟其他企业没有可比性,这就是我的竞争力。”面对诸多疑问,她毫不退缩。

营收每年增长200亿元,是董明珠为格力未来五年定下的目标。她心中一定清楚,未来要增加的市场空间并不在竞争对手手中,而是要开发一个新的市场。

董明珠所谓的新市场,依然是以格力产品为媒介去开拓的。她说:“比如你是男的,我是女的,两者有本质区别。我的产品和别人的产品就是这样的概念,存在质的变化。第一是双级压缩技术,第二是更节能了,第三是工业设计更美观。”

专注受益者

格力电器在空调市场杀伐征战、所向披靡的背后,是一颗专注的心成就了千亿元规模。

董明珠但凡接受媒体访问,“核心技术”总是她的落脚点。格力一直将企业战略重心放在产品创新及品牌新基因的培育上。“只要在格力承受范围内,对格力发展有利,多少科研经费都会投入,不设比例限制。”这是她在诸多场合的表态。

正是在对核心科技的一路追逐中,格力逆风飞扬。格力历史上,专注科技的故事不胜枚举。这种对技术的专注和产品的聚焦,也成为了格力电器的独特文化,公司目前拥有8,000多项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00多项)及9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对于格力企业文化的概括,董明珠说:“首先当然是诚信,格力是值得人信赖的,这很关键。要做到这点就得有质量保证,格力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品质路线,尤其是真材实料,我们的产品所用材料都是环保的,因为作为一家有责任的企业必须考虑到人类的自身生存。其次是标准,格力总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标准,以最新技术为标准。”

在家电制造业,售后服务是不可获缺的部分,董明珠却反其道而行之。她认为,在创新的要求下,格力总是在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所以在服务方面进行了升级,提倡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没有售后服务的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这已成为格力品质的最好标签。

而在家电市场空间逐渐接近饱和的今天,众多的家电企业早已将触角伸到了其他领域。对于是否走多元化之路的疑问,董明珠的回答永远是:“绝对不会!”

正是基于这种专注,她率领的格力电器获得了家电业在科技领域的顶级荣誉。

可以说,董明珠的专注成就了格力,格力的专注也成就了董明珠。

真性情“少数派”

将个人和企业成就都带到了高峰的董明珠,诚如她自己所言,在职业上的努力永无止境。

2012年5月25日,格力电器在公司办公楼六层会议室召开九届一次董事会,选举新一任董事长,接替前任朱江洪。最终,董明珠成功当选,并续任总裁一职。

需要对整个企业“大事小情”都要负责的董明珠,在宏观方向和决策执行层面都游刃有余。而在企业管理的具体层面,她也颇有心得。她特别关注一件事情,就是“格力员工的幸福感”。

董明珠认为,企业除了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更多的是创造一个文化、思想交流的平台,这是幸福感。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三餐饭吃得饱和穿得暖,那仅仅是一个物质的需求,人们追求得更多的是精神需求。所以对于员工来讲,除了改善其工作、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注入一种新的思想。

在她看来,员工踏入企业的第一步,企业就应倡导员工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以此感觉到存在的自豪感。因为只有一个人有了自豪感,他才会感觉到幸福,而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企业家要认识到,员工一定是有思想的人,这个思想是什么?不以个人的利益收获为标准,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境界:因为我们而让别人快乐。

“反过来讲,作为企业家,应该在工人还没有提出需求之前满足其个人的基本需要,两者之间是迥然不同的。等一个工人来向你讨薪,等一个工人来要你涨工资,等一个工人要求你帮忙解决住房问题,你的企业文化是很糟糕的。”董明珠说。

在基层员工管理之外,董明珠对高管的管理也充满哲学思辨。在格力电器进入董事长和总裁由董明珠“一肩挑”时代后,她越来越多地被问及接班人话题。对此,她坦陈自己不可能在格力干一辈子,需要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谈到标准时,董明珠称,一定要认同格力的企业文化,并且有奉献精神。

对于现任的诸多副总裁,董明珠希望他们能够各自在工作中积极表现,努力争取脱颖而出。这种人才选用的理论,与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张瑞敏坚持的“赛马不相马”理论不谋而合。

理性思考的、柔情的、专注的、强势的董明珠,可能仍是片面的董明珠。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她,那就是:董明珠是商界中真性情的少数派。

(源自《新商务周刊》)endprint

标签: 电器 亿元 的是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