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女战士李在德的传奇人生
蒋桂桂
今年97岁的李在德出生于朝鲜,自幼来到中国黑龙江,14岁参加抗日游击队,成为一名抗联女战士。新中国成立后,她曾是周总理身边的“掌印”秘书,还是朝鲜领袖金日成特别邀请的贵宾。如今,她是北京地区唯一健在的苏联远东红旗军88独立旅战士。2010年,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曾亲自为她授勋;今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向她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幼年随父母从朝鲜到黑龙江汤原县上小学时,校长是后来朝鲜第一副主席崔庸健。14岁参加抗日游击队,抗联将领赵尚志曾给她的孩子起名字
李在德老人现在居住在北京通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如今她已经是四世同堂。老太太个头不高,满头白发,下楼散步,跟谁都微笑。
虽然年事已高,李在德老人也不闲着,打扫房间、清洗碗筷,儿孙阻拦,她还不高兴,总是念叨着“国家给我这么好的待遇,我却不工作了,没有贡献了”。
往昔的艰苦岁月,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据家人介绍,老太太从来不穿新衣服。在整个采访中,她几乎没有喝水。儿子于先生解释:“在抗联时候没有干净水喝,她就强忍着少喝水,养成了少喝水的习惯。”
李在德原籍朝鲜,姥姥、姥爷都是抗日组织的成员,先后被捕牺牲。随后,她与父母逃到黑龙江省朝鲜族聚集区。在黑龙江的汤原县,李在德所在小学的校长就是后来朝鲜第一副主席崔庸健。在那里,她的心中埋下了抗日的种子。1932年,只有14岁的李在德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成为被服厂战士。
4年后,李在德与抗联战士于保和结为夫妇。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因缺少粮食没有奶水,只存活了5天便夭折了。随抗联队伍进入苏联后,他们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抗联将领赵尚志给孩子起名叫“根植”,以纪念一位抗联战斗英雄。然而孩子刚刚几个月的时候,李在德夫妇潜回东北侦察敌情,孩子被苏联人抱到幼儿园抚养,从此杳无音信。
70多年过去,再次提及“根植”,老人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仍然掩盖不住失去儿子的痛苦。
在苏联远东红旗军88独立旅期间,多次奉命潜回东北执行侦察任务。也是在88独立旅期间,她和金日成夫人金正淑结下深厚友谊
在苏联远东红旗军88独立旅,除了常规军事训练外,李在德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收发电报。
1941年到1942年,李在德多次随小分队潜回东北,侦察黑龙江三江地区的日寇兵力、武器装备等敌情。再趁夜里日伪军最为松懈的时候,将情报用电报发回88独立旅。
他们的战场有时就在原始森林里,蚊虫的叮咬是小事,最怕的就是电池没电、发报机故障。好在李在德的爱人于保和无线电技术好,电池没有电了,经他“捣鼓”一番,竟然又能工作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的生存。没有粮食,只能采蘑菇、挖野菜、摘刺梅果,甚至只能吃树叶树皮。最严重的一段日子,李在德20多天没有吃到过粮食。不少战友就这样饿死在那里。李在德记得一位叫李在民的战士,在临死之前还在说:“我不行了,你们回去告诉队长,我死也不会叛变的。”剩下的人饿得连埋葬战友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将他们的遗体放在树丛里离开。
经常有战友潜回东北执行任务,遇到日伪军被发现,以身殉国。
李在德却奇迹般地总是能出色完成任务,有一次她返回苏联的营地,苏联教官表扬她:“马露霞(李在德的苏联名字)最棒。”88独立旅旅长周保中也夸她:“干得不错,应该受到表扬。”
当年的88独立旅是一支国际旅,后来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当时曾在第一营担任营长。李在德与金日成的夫人金正淑,在那里结下了深厚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她申请加入了中国国籍,并曾担任周总理的机要秘书。接受金日成邀请多次访朝,离休后数次到东北寻访抗联遗迹
1945年,李在德随苏军反攻打回东北,后又参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她追随爱人来到中国,并申请加入中国国籍。1953年,时任内务部部长谢觉哉亲自签字批准她入籍。
新中国成立后,李在德到政务院(后来改名国务院)秘书厅工作,担任周恩来总理的机要秘书,负责管理政务院公章和周恩来印章。她的办公室,与周总理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她也被戏称为周总理的“掌印大臣”。
“为周总理掌印的竟然是一个朝鲜人。”不少人都很吃惊。“既然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李在德在担任秘书期间,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1960年后,金日成多次邀请李在德到朝鲜参观访问,并且充分信任她:“她想上哪里去就去。”1992年,李在德又一次前往朝鲜,金日成亲自赠送给她一条真丝锦缎朝鲜裙服。1993年7月,李在德再次访问平壤,金日成又与她会见,其间,一直拉着她的手,直至照相结束。
因工作涉及到党的机密,多年来,李在德夫妇对自己的工作守口如瓶,就连儿女也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父母曾经是抗联的老战士。
李在德的爱人于保和逝世后,骨灰一半撒在了曾经战斗过的乌苏里江,一半埋在了抗联民族英雄赵尚志的纪念馆旁边。当地政府为于保和扩建了一块坟地,树了碑。李在德和孩子曾经前往祭奠,却发现墓碑和坟头影响了尚志公园景致,“什么都不用,下面是谁不重要”。最终在李在德的提议下,墓碑被移走,坟头被铲平。
离休后,李在德老人曾经数次到东北寻访抗联遗迹,缅怀那些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抗战时期的信仰并没有因时光而流逝。如今的李在德老人仍然很关心国家大事,“要相信国家”这句话一直挂在她嘴边。她爱看电视,看到高兴的事儿会心一笑,看到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时,她会说上一句:“那不是共产党员的做派。”
2010年,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曾经亲自为李在德授勋。今年4月53位中国公民获苏联卫国战争勋章,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总统普京,向李在德等32名出席授勋仪式的获奖者,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