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伟:颠覆与平衡
张伟+汪再兴+梁君艳
在日积月累的步步为营中,曹国伟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纽约,4月17日早晨8点30分,距微博上市敲钟还有一小时,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坐上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准备与众人一起从曼哈顿中城四季酒店出发,前往位于42街与百老汇大道交汇处的纳斯达克交易所。这段旅程本来只有1.3英里,不堵车的情况下6分钟即可到达。而车子开出酒店后,来自纽约的司机竟然记错了地址,错误地直奔6.4英里外的华尔街,差点儿上了去市中心的高速,端坐在后排右座的曹国伟发现了这一点,及时提醒司机改变了方向,避免了尴尬而狼狈地迟到。
曹国伟另一次及时转向的要求发生于2009年6月的一个下午。在理想国际大厦20层的第二会议室里,他花两个小时听取一款叫“朋友”的社交产品汇报。此前,这款产品已经投入上百位工程师,研发两年左右。内测数据并不差,下一步应该是公开推广,但曹国伟突然决定终结这款产品,理由是“两个小时没有听明白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他要求将其中一部分功能单独研发,这就是后来的微博。
如果新浪是一辆前进的汽车,那么防止出错和找到正确的路对曹国伟来说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1999年进入新浪之后,曹国伟长期以打工者而不是拥有者的角色存在,他既要避免一个决策过于超前而引起投资人不满,又要尽力独立和超前地做出决策。他不得不在多重诉求中寻求平衡,既要当刹车片,又要做发动机。
发动机与刹车片
曹国伟的履历正常而平稳。与那些有过拼搏励志故事的同行不同,除了大学时代带领室友们经营的小生意,曹国伟没有创业经历,一路从专业精英做到职业经理人。他很难被一语描摹,低调而不爱自我表达,更像是一个高级白领,这个职业形象已经成了他不自觉的习惯。
曾负责新浪博客产品、后成为盛大文学CEO的侯小强说,曹国伟作为一个财务出身的人,能对商业逻辑有如此好的把握,这出乎他的意料。他认为通常做CFO的人,会过分理智,过分考虑得失,但运营整个企业需要考虑长远的东西,有时候要冒一点风险。曹国伟的转身,在侯小强看来是“刹车片”到“发动机”的飞跃:“哪有开车是靠刹车片的?我认为曹国伟在当新浪CFO的时候起到了刹车片的作用,在当CEO的时候又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
曹国伟好像从来没有“取而代之”的雄心壮志,新浪这个公司也是如此,没什么攻击性,有时被评价为“缺乏创新性”、“稳重有余,进取不足”。但也是在日积月累的步步为营中,曹国伟和新浪都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曹国伟曾说,将来要写回忆录的话,一定会从一个晚上的聚会写起。他说的聚会发生于2009年9月28日晚上,新浪公司的中高层齐聚北京健一公馆,等待给聚会的主角曹国伟一个惊喜。这天,曹国伟刚刚宣布新浪管理层收购,同时也迎来自己加入新浪的十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隆重的曹国伟新浪十周年庆祝Party上,他获赠一套以自己形象设计的十周年纪念邮票。平时不怎么喝酒的曹国伟难得地喝了不少酒,白酒也许有七八两,到尽兴处还用“五音不全”的嗓音唱了几支歌。
2009年9月28日的管理层持股使曹国伟的身份发生了新的改变。他从一个由CFO一路升迁为CEO的纯粹经理人,变成了新浪公司的控制者,从打工者变成掌控公司的真正的老板,从管家变成了东家。
2009年管理层持股其实只是曹国伟在新浪掌权之路的一个标志性仪式,从2004年,兼任COO(首席运营官)起,曹国伟就开始逐渐变成新浪内部“低调的实权派”。
2005年,曹国伟兼任总裁和CFO,在他的主导下,新浪推出了第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交产品:博客。2006年,曹国伟正式接任汪延担任新浪CEO。曹国伟说在决定担任CEO之前,他挣扎了半年。因为要做新浪的CEO的确是个苦差事,作为一个有媒体基因同时股权分散的公司的CEO,曹国伟必须平衡用户(网民)、客户(广告投放商)、员工、董事会和政府的多方利益,每一方的诉求都有所差异。
曹国伟最终决定担任新浪CEO,继续在新浪做下去。他刚一上任就成立了“互动社区事业部”,布局社交产品。微博的前身“朋友”,就是由这个互动社区事业部开发的社交产品之一。
管理层持股给了曹国伟更多的施展空间,他可以更加从容地放手布局未来的发展战略。他的重点显然是“微博”,这是曹国伟一手缔造的产品,是被侯小强称为不具攻击性的、优雅从容的“贵族”新浪最令人兴奋的产品。
很少喝酒,从不低头
一贯以理性示人的曹国伟偶尔也会表露出感性和“不严谨”的一面。1988年毕业分别时,曹国伟曾抱着好友李枫痛哭,就连金英实等女同学都感到惊讶,“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男生会哭得那样痛心。”
但这是众多故事中的特例。中学、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记忆更多是性格内敛。
1978年,曹国伟参加了“文革”后上海第一届小升初考试,进入当时最顶尖的上海中学,此后六年中一直住校。
曹国伟回忆,上海中学的严格教育奠定了他的性格,也让他打下了很好的英语基础。在高中班主任米庆身眼里,他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学习很悠哉,但成绩又很好,“他很沉稳、温和,从来没有感情的大起大伏。”
高中毕业后,曹国伟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8413班。大学时的曹国伟做事果断,不到处问意见,决定后也不会后悔。极少情况下,当他压力大的时候,会偶尔打电话时向朋友说一句“这件事压力很大”,但说完便收口,绝不再提。
曹国伟所在的复旦新闻学院8413班人才济济,如今担任光线传媒总裁的王长田和上海捷信广告公司董事长顾刚等,当时都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
作为班长,曹国伟被他所有的大学同学记住的特点是喜欢摄影。大学开学后不久,担任复旦大学摄影协会会长的曹国伟就开始在宿舍做起冲洗照片的小生意。他带着舍友们一起,把复旦大学学生宿舍6号楼1层136宿舍的窗户遮起来。这个30平米的空间成了他日后商业生涯的重要启蒙地。在这个私密的黑室里,曹国伟掌控着整个流程,尤对照片成像所需的曝光时间做精准快速的决策,他的6个舍友则负责放定影液、显影液和烘干照片等。endprint
由于摄影协会拥有校方经费资助的冲洗照片的整套设备,在几乎无成本的投入下,曹国伟以比冲洗店便宜一半以上的价格,吸引暑假出游的复旦学生前来冲洗照片,冲洗业务持续了将近三周,曹国伟和舍友因此小赚了一把,他们用挣来的钱去吃6毛钱一块的排骨。
但这位总是扛着海鸥相机、又精于人情世故的大学生,总让不熟悉他的人有一种淡淡的距离感。
曹国伟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他几乎不参加任何流行的课外活动——写诗、辩论、演讲和舞会等,他通常只在教室和食堂密集出现。他甚至不常展现喜怒哀乐。
“冷静、准确、稳、精细、周密”,王长田用了一连串的形容词来评价曹国伟。
安全而隔阂的距离
曹国伟读大学的1980年代,文化正在复兴。当时的学生们热衷听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苏芮的《酒干倘卖无》,看刘晓庆演的《原野》等。在“文革”之后,人们刚从改革开放的欣喜中舒缓开来,新鲜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1984年,中国才开启公司元年。曹国伟和他的同学们正从话语和思维体系上向旧时代告别。
1985年,正值复旦大学校庆80周年,校方希望出一些可作纪念的东西,辅导员张力奋提出办一份学生刊物《复旦风》,很快得到校方支持并获得拨款。曹国伟的同学裘新在其中发表了一篇文章,描摹了1980年代中期自由度比较高、各种学派自由流动的学校里面学生的状态和心态。“文字叙述措辞非常新,我们刻意营造一种我们觉得我们能够自由呼吸的氛围。”张力奋说,“一个社会如果语言不进步的话,很难有思想和自由的思考,学术和自由也无从谈起。”他说,《复旦风》第一个要做的事,是要呈现跟我们以前受的教育不一样的文字,说一些应该说的思想,依托新的、比较平实的有生命力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曹国伟在创刊号的封二上刊登了自己拍摄的一组照片。但从未在上面发表文章。某种程度上,他既受当时风潮的影响,也努力独立于风潮之外。他不喜欢谈论政治,但也从不检举揭发那些“活跃分子”。他的室友马峻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说,“他没有跟风赶‘时髦的事。那时候‘时髦的是像哲学系学生那样大谈思潮。我们都会把尼采的作品、《河殇》等书摆在书架上,而曹国伟很少这样。他不是不思考这些问题,而是对政治不太热衷。”
如今,曹国伟仍然像当年一样,避免使自己陷入宏大社会叙事的漩涡中。问及他当年的思想倾向时,他避而不谈:“班上能写会道的人太多,轮不到我,我也不喜欢参加人多的活动,我经常回家,不出现在学校。”
王长田说,在微博推出之初,曹国伟曾一脸淡定地向他介绍微博,王长田问:“140字?140字能说什么?”但曹国伟仍然冷静地说,他相信微博会成功,并坚信微博可以改变世界。
侯小强评价说:曹国伟是一位有情怀和理想的企业家,他创造的微博产品也是如此。“挺了不起的,是跨时代的伟大的产品,但你说到有理想和有情怀,对国家的影响力上,和微博不是一个层面的事。微博对中国社会影响更大。”侯小强说。
但曹国伟本人不轻言理想,关于理想、思想、偶像,这些事他都不会主动去谈,追问之下他也不说。他不是那一类把赤忱之心搁在空气里烧给人看的人。曹国伟的谨慎既出自性格,也有现实原因。微博成为中国舆论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政策上的风险随之而来。
5月22日,在密集工作的午间休息时,曹国伟接到了一个电话。“哦,还有这样的事?”他语气沉稳地说,“那我打电话跟微博那边说下,你把账号信息用短信发给我吧。”过了会儿,曹国伟给微博CEO王高飞拨出一个电话:“喂,高飞啊,你去看下一个FM1601和一个叫羊羊竹的账号,他发了吉祥航空迫降的消息,看看是怎么回事。”
政府部门对微博的态度也急剧变化。
2009年微博刚出世时,新浪除了邀请明星助阵,也曾试图联系政府部门。新浪地方运营管理中心兼政府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峥嵘说,当时,大部分政府部门拒绝使用。青岛市政府也回绝了开通账号。然而,近两年后,2011年7月,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举行通车仪式,市政府按照以往方式请电视台和报纸等媒体进行报道,就在央视现场直播临近结束时,一名网友发现桥头大片松动未拧紧的螺丝,立刻发布微博质疑。消息迅速在网上蔓延,而当地官员却对此一无所知,直到新浪将此事通知他们。4天后,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按照以往的套路有序地进行,然而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论,新闻发布会的声明未起到作用。该市政府最后找新浪帮忙开通了微博。
在2009年底,新浪开通了“政务微博”。到2013年底,整体微博数量达到10万多,其中机构微博7万多,认证的公职人员3万多人。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说,曹国伟在谈论政务微博时,曾表示微博应该提供更多的服务给政府部门使用,让微博成为政府可以给民众提供社会服务的平台。与对待所有其他关键事务时一样,曹国伟避谈政治,也谨慎地处理可能的风险。他与媒体的交谈始终保持着一种安全而隔阂的距离。他讲的话都经过深思熟虑,滴水不漏。他也不肯迎合时下媒体和公众对“故事”和戏剧性的癖好,他说:“我知道媒体想要什么,但我就是不想讲故事,我也不喜欢看。”
他时刻像坐在汽车后座上的机警乘客那样,随时关注着可能的误差,防止世界运行超过他所能接受的范围。他务实,富有行动力,符合常理,因而也缺少那种让大众着迷的极端魅力。他和那些任性、激烈、古怪的天才式的创始人有着天然的距离感,因而也不会招致过分的热爱或厌恶。然而正是这种温和的性格,让他成为一个值得依仗的角色。
“笑不一定要表现在脸上。”他说。
(吴天荐自《博客天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