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融合路径

点击:0时间:2021-05-17 02:07:02

[摘要] 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技术层次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利益增长点少、产业协同集聚度低、政府引导力度不足。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培育融合动力;采用精准性与配套性相结合的融合策略,提升產业融合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积极有为,不断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融合发展 西部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68-05

[基金项目 ] 商务部联合基金项目“贵州绿色开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2015SWBZD14)和贵州省软科学项目“贵州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绿色城镇化与精准扶贫联动机制研究”(2016GZ95614)。

[作者简介] 李顺毅(1984 — ),天津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层次偏低、处于价值链低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于突破这些瓶颈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产业融合效应将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供给侧改革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一、发展现状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向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提供具有中间投入性质的服务的各类行业或部门。根据现有研究的普遍做法和数据可得性,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五个行业看,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2011~2015年的五年间,在就业人数上,甘肃增长26.1%,青海增长5.4%,宁夏增长27.7%,新疆增长31.1%,贵州增长31.3%,广西增长15.4%,云南增长27.2%,而同期全国平均的增长幅度为37.1%。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也偏低。从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来看,全国平均为30.0%,而甘肃为21.3%,青海为27.5%,宁夏为26.9%,新疆为24.3%,贵州为18.5%,广西为24.4%,云南为20.9%,西部这些省份的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层次也较低,高技术产业发展还十分薄弱。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4年,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企业数为2758个,占全国的9.9%,仅为东部地区企业数的14.5%;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企业总资产为11938.5亿元,占全国的11.9%,仅为东部地区的16.7%;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值为13495.7亿元,占全国的10.6%,仅为东部地区的14.6%。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来看,周孝坤和刘茜(2013)运用1990~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较低。惠宁和周晓唯(2016)通过201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研究也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西部地区的作用明显弱于东中部地区。由此反映出,尽管近年来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两者之间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程度还很有限,两个产业之间实现融合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制约因素

1. 制造业技术层次偏低,产业融合需求不足。从整体上看,传统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是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制造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很低。物质资本和低成本劳动力投入的外延增长方式仍是制造业实现价值增值最直接、最普遍的手段。这种发展方式使得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较慢,产业链的灵活性相对不足,缺乏活跃的新兴增长点来激发对生产性服务的创新性需求。这种相对僵化的技术条件和经营模式对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依赖性较弱。传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主要是一般传统形式的物流、销售和金融服务,通过外包和市场交易形式就能解决,从而弱化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动力。

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供给能力欠缺。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端制造业相对薄弱,一方面造成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层次较低,其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受市场规模限制,从外部引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企业也较为困难。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规模小,而且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较低,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不仅难以自身为中心使制造业融入,而且制造业吸纳生产性服务业融入的动力也较低。

3. 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利益增长点少。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多处于产业链中游,而上游的技术研发、高新装备制造和下游的精细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多在发达地区。在较短的生产链条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可供合作的结合点相对要少,而且较低的附加值也缩小了产业融合能够带来的收益空间,加大了融合利益增长点的获取难度,抑制了产业融合的积极性。

4. 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协同集聚度低。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通、信息、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条件仍然相对薄弱,加剧了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难度,限制了市场规模和潜力,难以获得经济集聚带来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活力。这种状况也制约了国外和东部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向西部转移。由此难以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层次协同集聚,弱化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基础。

5. 市场服务不完善,政府引导力度不够。在欠发达地区,市场服务体系往往不够健全,产业融合的成本和不确定性更高。在改善市场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业融化过程中,政府是重要推动力量。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受到财政资金短缺和行政管理能力不足等制约,在促进产业融合的资金支持、公共服务供给、人才培育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比较有限。

三、发展路径

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夯实产业基础,培育融合动力;抓住区域产业转移机遇,通过精准性和配套性策略,形成产业融合的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在制度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夯實产业基础,培育融合动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是分工深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进入调整阶段,企业活动集中于生产经营,服务活动逐渐社会化、专业化、外包化,由此形成了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第二为互动阶段,这一时期生产性服务业稳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开始显现,彼此合作开始稳定,出现双向互动的啮合现象。第三为融合阶段,这一时期产业集群不断升级发展,伴随着集群结构不断优化,形成“横向群集、纵向链集”的制造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并行的产业簇群,内部形成良性的资源共享机制,两个产业呈现交融状态,共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良好的产业融合需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充分发展与互动为基础。但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制造业企业多数规模偏小、产业链偏短、科技含量相对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两个产业互动领域单一、层次较低。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产业融合首先要从夯实产业基础着手。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协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双轮”升级。在制造业方面,切实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对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向两端延伸产业链,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清洁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同时,西部地区也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正在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原有的军工技术,通过承接国外和东部先进制造业转移、发展军民融合的高端装备制造等形式,壮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升级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也要协同跟进。在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将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扩展和层次提升作为“补短板”的重要内容。产业支持政策要向科技、金融、信息、营销、环保等生产服务领域更多倾斜;在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引入。以西部的国家级新区和条件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依托,探索关键性高端制造业与其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引进模式。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升级中不断拓展两个产业的供求结合领域,增强融合发展动力。

二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增强融合动力。一方面,要在经济上可持续。在市场经济中,产业发展要以自生能力的不断增强为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保持和增强产业自生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较低、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是不能把这些资源向过去那样用于传统、粗放的低端产业;而是引导这些优势资源更多地流向资源深加工、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产业。持续的产业升级必然带动生产性服务需求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加之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能够明显加快,进而又促进制造业的创新与效率提升,由此进入正向累积的良性互动过程。另一方面,要在生态环境上可持续。西部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改造、绿色制造业的发展都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而且其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性比其他动因更加紧密。因此,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实践也将是促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把握实践条件,找准融合策略

可以在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依托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的部分领域,选择有条件的结合点加速实现产业融合。这种融合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对带动两个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不能错过时机。但它也有探索性,各方面的条件还不完全成熟,因此选择合适的产业融合策略就更加重要。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融合策略上,需要强调精准性和配套性。

一方面,产业融合点的选择要精准。在总体的产业基础条件还不充分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只能先从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最突出的几个点开始。这些融合点的选择要强调精准性,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瞄准资源利用与精加工、军民融合的高端装备制造、优质特色农牧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服务、产品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节能减排、生产信息化与智慧化改造等环节优先加快结合。以最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为基础,选择企业生产链中最有引领作用、最具发展潜力的节点,通过其生产服务升级,实现加快融合的进程。精准选择的融合点价值增值能力强,而且由于数量不多也可以尽量减少融合成本。这样有利于保证起步阶段每个融合节点能充分发挥效益,为进一步扩大融合范围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在推进产业融合中要充分强调配套性。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融合环节往往属于产业链上的突进点,由于产业体系的基础相对薄弱,在当地寻找配套可能难以满足需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需要多个行业的综合配套式融合。如在资源深加工领域可以与技术开发、信息服务和专业化金融服务等进行配套融合,其中技术开发为核心并且保证信息和资金方面的持续支持。配套式融合在起步阶段如果企业实力相对不足,可以更多地探索合作重组的融合模式,将密切关联的业务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建立新的经济主体而实现融合一体,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按其参与的业务资产估值和合作协议持有股份。精准选择的融合点具有更高的效益增长潜力,综合配套的融合方式进一步保障了产业融合后能够顺利、有效的运作,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融合环节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形成真正可持续的价值增长点。

(三)政府积极有为,完善市场服务

尽管产业发展模式演进的基础力量是市场,但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推动产业演进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林毅夫认为,在市场机制之外,还内在地要求政府在推动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行为的效果取决于政府的作用领域和方式。大量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政府行为应主要作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在现实中,企业对它们所面临的大部分交易费用往往无能为力,这些交易费用主要取决于政府所提供的硬性和软性基础设施的质量。硬性基础设施主要指交通、信息、电力和其他公共设施等物质条件;软性基础设施主要是制度、规制、社会资本、价值观体系以及其他社会和经济安排等。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硬性和软性基础设施方面都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增加了产业融合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制约着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了突破这些瓶颈,政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目前,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与以往相比已有较大改善,交通建设应更加注重完善便捷性,提升水路、铁路、航空和公路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能力,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需要更加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地区的信息接入、传输、存储、应用能力,加快产业云平台建设,切实满足工业化与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要求。同时,政府要积极推进能源结构升级,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水力、风力、光照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以能源换代助推西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交通便利性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能源升级换代等领域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有巨大的潜在需求,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也将带动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扩张与升级。

此外,政府在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方面也应积极有为。一是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西部地区往往存在行政服务效率偏低、行政性垄断较为突出等问题,要加快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负面清单制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完善法制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营造公平、便捷的营商环境。二是加大对产业融合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资金不足是制约西部地区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瓶颈。一方面,政府可以整合相关财政资金,将推动技术改造、生态环保、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专项奖励或补贴资金向涉及该方面的产业融合项目适当倾斜。另一方面,鼓励金融创新支持产业融合。对于前景好、带动性强的产业融合项目,政府可以探索通过提供担保或采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建立支持先进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专项产业投资基金;政府通过适当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发放针对产业融合的中长期债券等。三是搭建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西部地区更加突出,单靠市场自发行为难以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积极推进工业信息云平台建设,在产业升级初期应立足信息平台的公益性,尽量扩大应用范围,发挥信息规模效应,助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顺畅对接、无缝融合;同时,中央财政应适当增加对西部欠发达省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避免西部地区因财力不足进一步扩大公共信息服务的滞后程度。四是建立系统、灵活的人才培育体系。人才短缺也是制约西部地区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一方面要在西部地区构建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学杂费减免、订单式培养、在职技能培训等方式,逐步培养一大批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创新高层次人才管理模式,建立关键领域人才库,打破人才由一个单位固定管理的模式,建立以为项目中心聚集人才、管理人才的开放、流动管理模式。积极通过发包式、联盟式、网络合作式、候鸟式、校企合作式等多渠道整合利用高层次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52-62.

[2] 卢飞,刘明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门槛与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集聚三重效应的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4):26-35.

[3] 周孝坤,刘茜.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3):89-96.

[4] 惠宁,周晓唯.分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4-99.

[5] 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王晓红, 传荣, 彭玉麒.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二业融合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国际贸易, 2013(8):18-24.

[7] 李善同,高传胜.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8] 高觉民, 李晓慧.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 理论与实证[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1):151-160.

[9]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6(9):14-21.

[10]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8):5-12.

Abstract: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of western China,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s tha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evel is low; producer services lag behind; the interest in industry convergence is less; the industry is less collaborative; government is running short of guidanc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need to consolidate the industrial foundation and foster the integrated drive; use the strategy of accuracy and compatibility;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active in improving the market service system.

Keywords:productive services;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development; underdeveloped regions of western China

(收稿日期:2017-04-30 責任编辑:垠 喜)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