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硕果累累
岳西宽
三年多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而且这个数字还会因“一带一路”战略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断增加。2016年3月和11月,联合国大会先后两次将“一带一路”倡议载入联大决议。尤其是近期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动全球化的决心,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化发展中的责任和担当,为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正能量。
打上中国印记的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向更加包容和互惠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一带一路”强调共建、共享、共赢理念,强调开放、包容原则,超越了西方过去走过的强国道路,开创了新的现代文明理念。
“一带一路”展示了促进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战略,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它不仅明确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拿出了促进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发动机”。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学者纷纷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予肯定、赞扬和厚望,认为这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德国前驻华大使认为,“一带一路”计划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它把从中国到欧洲的古老的贸易路线联系了起来,而且非常具有包容性,这就意味着任何有意愿的国家都可以参与这个计划的发展和实施,所以,“一带一路”尤其蕴含着给欧洲带来的重大机遇。英国牛津大学学者彼得·弗兰科潘在其《丝绸之路》一书中说,“一带一路”计划,以及中国为此做出的巨大投入,都充分表明中国在为未来着想。中国倡导的新的“丝绸之路”正在唤醒亚欧大陆乃至整个太平洋沿岸,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已经徐徐展开。在英国脱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逆全球化、全球经济振兴乏力的当下,世界把目光转向了中国,转向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传统的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超越了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也表明了中国不走领土扩张、海洋扩张、殖民冲突和霸权对抗的老路,而是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理念符合当今人类的共同追求。
“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惠及沿线许多国家。“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三大陆,一头是快速崛起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高度发达的欧洲经济圈,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充分激发起这块区域的发展潜力,不僅有利于其本身的崛起,而且可带动整个亚欧非大陆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在“一带一路”的三大投资领域,即建立境外合作区、基础设施的联通联动(如高铁、铁路、公路、机场、桥梁、隧道、港口码头以及通信等)、帮助沿线国家加快工业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年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同4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3.1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500多亿美元,与沿线国家新签订承包工程合同1.2万份,中国企业在沿线20个国家建设了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运转顺利。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顺利运行。2016年6月,亚投行宣布,亚投行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该行首批四个项目的贷款,涉及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能源、交通和城市发展等领域。巴基斯坦是一个高速公路项目;塔吉克斯坦是将首都杜尚别与乌兹别克斯坦联系起来的公路改善项目;孟加拉的电力输送和升级项目将为250万个家庭供电;印度尼西亚的贫民窟升级改造项目能提高数以百万印度尼西亚城镇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四个项目总共耗费约7亿美元,并计划发放的总额为12亿美元贷款。在未来五六年,亚投行的贷款规模可能提高到100亿美元。亚投行的参与国今年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容。2105年底亚投行在北京正式成立,其意向创始成员国为57个。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后,2017年3月23日,亚投行宣布正式批准13个新成员的申请,成员总规模达到70个。在3月博鳌论坛上,金立群行长表示,2017年还有15个国家将会加入,亚投行的成员国将达到85—90个。与此同时,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金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也于2015年4月签下“首单”,投资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之一——卡洛特水电站。丝路基金是为利用中国的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而设立的,选择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作为丝路基金的第一个支持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也反映出“一带一路”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动作用。
建设中的六大经济走廊成效显著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详尽规划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六条经济走廊,即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经过三年的建设,这六条经济走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分为两条线路:一是从华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罗斯;二是东北地区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两条走廊互动互补形成一个新的开放开发经济带,统称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在项目建设方面,已经有以下重大项目正在建设或启动之中:(1)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保税区各一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建成运营后,将以现代物流、保税仓储、国际贸易、保税加工四大产业为重点,逐渐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生产服务基地、国际物流集散地、大宗商品交易地、制造业加工出口基地和国际展览展示中心,成为服务全国、面向俄蒙、辐射东北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2)铁路建设有三条。策克口岸跨境铁路,该跨境铁路通道项目建成后,向东通过乌里亚斯太与北京至莫斯科铁路相连,再往北经斯特口岸与中西伯利亚欧洲铁路相连,最终经荷兰的鹿特丹港入海,成为中俄蒙经济走廊的西翼和第四条欧亚大陆桥;中蒙“两山”铁路,这是连接中国内蒙古阿尔山市至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市的国际铁路,建成后与俄罗斯远东铁路相连的一条新欧亚大陆路桥;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该项目全长770公里,是中俄共建的“俄罗斯(莫斯科)—中国(北京)”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3)乌力吉公路口岸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阿左旗乌力吉苏木西北地区,处于中蒙交接的中心节点,对内辐射西北、华北、华中等地区,并与欧亚大陆桥连通;对外辐射蒙古国巴音洪格尔、南戈壁、前杭盖、后杭盖和戈壁阿尔泰等五个省。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又名“第二亚欧大陆桥”,是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到荷兰鹿特丹港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国内由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组成。大陆桥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7个省区,到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出国境后可经3条线路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1992年12月1日,横贯亚欧两大洲的铁路大通道——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24年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起点的连云港港已经开通了至阿拉山口、喀什、霍尔果斯、阿拉木图等集装箱进、出境多条通道,极大地促进了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通畅的发展。就项目建设的成就而言,目前主要开通的有:(1)中欧班列陆续开通。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的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线路联运班列。从2011年3月19日重庆首趟“渝新欧”班列开行以来,南昌、成都、郑州、武汉、苏州等16个城市立足本地区域优势、铁路运输条件和产业基础,相继开通了前往德国杜伊斯堡、汉堡,西班牙马德里等12个欧洲城市的集装箱班列。目前,中国铁路已经铺画了班列运行线路39条,全国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700列以上。2016年6月8日,中国铁路决定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统一品牌中欧班列当日分别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等八地始发。今后,中国开往欧洲的所有中欧班列将全部采用这一品牌。(2)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2013年9月,连云港市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哈国际物流合作项目协议,此项目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的首个实体平台。(3)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项目。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同承建的经贸合作项目,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国家间经贸往来的示范区,是霍尔果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强大引擎。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这条经济走廊东起中国,向西经中亚至阿拉伯半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条经济走廊由新疆出发,抵达波斯湾、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主要涉及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从项目进展来看,中国与中亚西亚合作的项目主要集中在:(1)天然气管道项目,如中国—中亚天然气D线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霍尔果斯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的“西气东输二线”。(2)隧道项目,如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姆奇克隧道项目。(3)电厂项目,如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火电厂项目和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2号热电厂。(4)铁路项目,如安伊高铁二期项目。安伊高铁是中国与土耳其建交40年来最大的工程合作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北约国家拿下的第一单高铁项目;“瓦赫达特—亚湾”铁路项目,瓦亚铁路是中国铁建首次在塔吉克斯坦承揽的工程项目,也是中国铁路施工企业首次进入中亚铁路市场。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该走廊以中国广西南宁和云南昆明为起点,以新加坡为终点,纵贯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大陆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有三个项目正在建设:(1)雅—万高铁建设项目。雅—万高铁一期工程全长142公里,项目投资额51.35亿美元,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这条铁路为印尼和东南亚地区的首条高铁,是对接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重大成果。(2)中老铁路,该项目北起中国老挝边境磨憨—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市;(3)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中巴经济走廊。这条经济走廊是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的。该条经济走廊起点位于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多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中巴经济走廊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两国同意以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中巴目前共签订有51项合同,目前取得进展的有:(1)电站建设有5项,即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项目,萨希瓦尔燃煤电站项目,恰希瑪核电项目,卡拉奇核电项目,卡洛特水电站;(2)公路建设有两项,即喀喇昆仑公路二期改扩建工程,这条公路是目前中国和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交通通道;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这是连接巴基斯坦南北的经济大动脉。该条公路能将巴基斯坦南部瓜达尔港经卡拉奇同中国西部城市喀什相连,有助于巴基斯坦同中国、伊朗、阿富汗、中亚国家等的互联互通。(3)铁路有两项,即巴基斯坦ML-1号铁路干线升级与哈维连陆港建设项目、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4)瓜达尔港建设与运营项目。瓜达尔港被称为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总投资额为16.2亿美元,包括修建瓜达尔港东部连接港口和海岸线的高速公路、瓜达尔港防波堤建设、锚地疏浚工程、自贸区基建建设、新瓜达尔国际机场等9个早期收获项目。2016年11月12日,中巴经济走廊首次完成陆路连同,由60辆货车组成的联合贸易车队经过15天行程,跨越3115公里,经过巴基斯坦西部联通起中国新疆的喀什市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13日,巴基斯坦由中方运营的瓜达尔港正式开航,当天下午中远“惠灵顿”轮从新建的瓜达尔港出发,将来自新疆喀什的货物,转运到中东和非洲。广阔的南亚和中亚地区同中东、东南亚等印度洋沿岸地区,将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历史性地联结在一起。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倡议是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提出,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国的积极响应。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由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两个组成,天然气管道起点为缅甸皎漂,原油油管起于缅甸西海湾马德岛,从中国西南边陲瑞丽入境,接入保山后,借由澜沧江跨越工程连接大理,继而经由楚雄进入昆明。2015年4月,中缅天然气管道正式运营。此外,缅甸皎漂工业园与深水港项目正在建设中,皎漂港为世界级的天然良港,中缅油气管道的起点就位于这里。
以上六条经济走廊的建设项目都在顺利进行,而且还会不断有新的项目启动。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2017:“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助推沙特的“2030愿景”的改革计划。2017年3月下旬,沙特阿拉伯国王率团访华,与中国签下了14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包含35个项目的合作,总价值650亿美元,涵盖能源贸易、经济。中国位于沙特对外经济贸易的首位,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市场,1993年,中国仅消费290万桶/日,到2016年已急剧上升到1190万桶/日。沙特连续16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也是中国在西亚非洲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2016年双方贸易额为423.6亿美元。在沙特看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引擎,沙特对中国政府驾驭经济朝正确方向发展充满信心,沙特和中国多年来致力于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的合作不仅局限于能源领域,而是深入到包括安全、金融、技术和文化交流在内的其他领域。沙特的“2030愿景”的改革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大相关性,因此会给两国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携手“一带一路”,中国新西兰打造合作新样板。3月底李克强总理访问新西兰,中新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朋友圈进一步壮大。在新西兰看来,新西兰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国内资本充足,但由于国土面积较小需要向外发展,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的广阔市场空间有助于其在全球变迁中抓住发展机遇。所以,新西兰很希望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期待以此提高新西兰与中国的连通性。与此同时,新西兰国内多名政要发起了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促进机制和机构,欲借此进一步打通两国合作渠道。新西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态度并是中新长期以来友好合作的典范,其多年来在对华合作中屡屡“敢为西方先”。新西兰不仅是首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一个西方国家。在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后,新西兰又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加入“一带一路”合作平台的先行者。
芬兰成为“一带一路”重要参与国家。习近平4月访问芬兰,芬兰各界皆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给芬兰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拥有18000家企业的芬兰商务会长里斯托·潘提拉和赫尔辛基市长帕尤宁都表示,芬兰期盼与中国的合作,参与到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芬兰总统尼尼斯托说,芬兰正在积极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在各领域与中国进行务实的合作。这是北欧发达国家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典范。
美国寻求建立与中国“一带一路”协商机制。有资料表明,在2016年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已多次就“一带一路”倡议主动与中国开展对话,并设置专门官员负责协调此事,其高层智囊已经为美国决策层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美国应该转向以中国为主的“一带一路”协商机制,找出美国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做出贡献,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以及加入亚投行等等。即将举行的中美领导人会晤,也会为未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定调。
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为提振世界经济采取的战略措施,是中国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的创新实践,也是为深化国际合作搭建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论坛,擘画“一带一路”建设蓝图,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为打造开放型经济格局、提振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总之。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呼吁各方共同承担责任,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广阔、开放的发展平台。“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使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同时,中国也在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責任编辑: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