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怎样做群众喜爱的好官

点击:0时间:2022-03-25 10:37:11

薛建中 张勇

一、什么样的官是群众喜爱的好官

首先,群众喜爱的好官,与党一贯倡导的用人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群众眼里是“好官”,一定是党组织的“好干部”。《党章》明确指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说明选拔干部最主要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德”或政治标准,主要选拔政治上可靠的人;二是“才”或业务标准,主要选拔业务上的聪明人。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选拔政治上可靠的聪明人。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党章和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出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体现了德与才、政治标准与业务标准的有机统一。党章提出德才兼备的同时,又强调以德为先,说明选拔干部表现在德才关系上,首先要看政治上是不是靠得住,政治上靠不住的,本事再大,也不是好干部。因为实践证明,干部一旦政治上靠不住,往往本事越大,干的坏事越大,事情坏得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回答“怎样是好干部”时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段话不仅使“好干部”的标准更加明确,而且进一步突出了对干部“德”的要求。党提出的干部条件和干部标准,是90多年干部工作的经验总结,体现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内在规律。符合这些条件的干部,一般都能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

其次,群众喜爱的好官标准,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一般都带有鲜明的岗位特点和时代烙印。群众喜爱的好官,是其职务行为在群众心理上的客观反映。群众会因干部职务和岗位不同,在心理上对他们有不同的期盼和要求,希望素质、能力与他们的岗位职责匹配,如“一把手”要抓得起大事,管干部的要公正用人,管宣传的理论水平要高,管党纪的要铁面无私,管政法的要公正执法等等。对同一个干部,有时候希望他们必须像个“官儿”,要拿出当领导的水平和权威,比如当领导干部亲临现场解决复杂和危急问题时;有时候又希望他们不能像“官儿”,甚至要像个小学生,比如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做调查研究、向群众求策问计时。对高级干部,希望他们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对身边的干部,则希望他们求真务实,多干实事。这就是具体性。干部符合群众对其所任职位的心理期盼,就能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近些年涌现出来的群众喜爱的好官典型,各有特点,形象之所以鲜明,无一不与其担任的职务密切相关。历史性表现在,群众喜爱的好官,往往都带有时代的深刻烙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现在,我们提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突出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群众喜爱的好官的历史性特点,还表现在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其人格魅力有如窖藏的老酒,味道历久弥醇,时间越长越有吸引力。

第三,群众喜爱的好官,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极为相似,个性千差万别。群众喜爱的好官,有许多共性。表现在作风上,都能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表现在权力观上,都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漠视群众,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表现在人生观上,都能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人生追求,处理好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表现在如何发挥作用上,都能做到日常生活看得出来,利益冲突让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让群众看起来像共产党的干部;表现在干事创业谋发展上,都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做事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谋划发展避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焚林而猎,努力创造对党负责、令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作为个性,求真务实如郑培民,无私奉献如杨善洲,鞠躬尽瘁如牛玉儒,一心为民如沈浩,两袖清风如刘金国等,都是群众喜爱的好官。他们以不同的为官风格,感动了人民,也感动了中国。

第四,什么是群众喜爱的好官,也可以从群众反对和讨厌什么的相反方向来证明。现在群众最为深恶痛绝的,就是作风败坏、生活糜烂、穷奢极欲、贪污受贿、肆意挥霍公款等消极腐败现象。因此,那些能够严格自律,正确行使权力,树立正确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生活情趣,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考验,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干部,就是群众喜爱的好官。群众喜爱的好官,必然是也只能是一个清官。

总的来说,群众喜爱的好官,都是能干事、会干事、清正廉洁、为群众办实事的人,都是群众认可的好人。他们不是圣贤,不是神仙,不是完人,而是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走得近、听得到呼吸的大活人。他们通向好官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检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众拥护——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二、怎样做才能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

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假定自己是老百姓,会喜爱什么样的好官,决定了领导干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说话像群众。首先是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思考问题,能够用群众习惯的方式处理、解决问题,反对命令主义,克服主观主义,这样就能够增强和群众的亲近感,提出的意见、办法和措施就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其次是用群众熟悉的、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讲道理、做工作,努力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把道理讲到群众的心窝里,说话做事力戒照搬文件,硬套大道理。说话像群众,是一项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基本功,要求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熟悉他们的语言,既要会讲“官话”,也要会讲“土话”;既要讲好“普通话”,也要善于讲“方言”。这个过程,就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增进与群众感情的过程,干部坚持这样做,自然就会受到群众喜爱。endprint

做事为群众。马克思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列宁说,几何公理如果触犯了人们的利益,也会遭到反对。所以领导干部会不会被群众喜爱,能否为群众做事、是不是为群众谋利是重要条件。做事为群众,主要含义有两个:一是领导干部做事的目的是为了群众而不是为了自己;二是手中的权力要为公而不能为私所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为群众,是指为大多数群众,不能只为个别群众、少数群众做事;做事要有辩证思维、整体观念、发展眼光,不能主观片面、目光短浅、只顾眼前。总起来说,就是做事要把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协调,统筹兼顾,那样才能成为大多数而不是个别或少数群众喜爱的好官。

求计找群众。做决策、用干部、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的三项基本职能,这些事情都同群众的利益有关。决策正确,用人得当,能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就会受到群众的喜爱。领导干部要做好这三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从群众那里寻找办法。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还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宣传、组织、动员、说服群众的过程,是检验领导干部的意见是不是正确的过程,是在群众的实践中使领导意见得到补充、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联系群众、增进干群感情的过程。在向群众求策问计的过程中,把包括群众意见、群众情绪、群众期盼在内的情况摸清了,把主要矛盾抓住了,把办法找对了,把事情办好了,结果让群众满意了,领导干部自然就会受到群众的喜爱。

身边有群众。就是对领导干部来说,群众有想法愿意向他倾诉,有困难愿意找他解决,愿意和他交朋友;他提倡的事情愿意跟着去干,他有困难愿意与其分担,他有危险愿意保护他。总之,一名领导干部,群众不把他当“外人”,就是喜爱他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做到身边有群众,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不能坐等群众来找,而必须自己到群众中去。一则阿拉伯寓言说,穆罕默德呼唤大山过来,大山不理睬他,他只好自己向大山走去。领导干部做到身边有群众也是一样,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走出车子,迈开步子,亲自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做到身边有群众。这样不仅能够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还能从群众中获取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拓展事业的无穷智慧和不竭动力。

三、党组织怎样引导干部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

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干部个人努力至关重要,但离不开组织在教育、考核、用人等方面的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说,后者的作用更为重要。党组织引导干部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思想引导,把道理讲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要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这就要求党组织必须加强思想引导,有针对性地对干部进行教育。思想引导的目的,是帮助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增强他们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达到这样的目的,不仅要向广大干部讲清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为什么要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树立哪些群众观点,以此增强干部自觉联系群众、努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而且要让干部认识到,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对党和国家有利,对群众有利,对干部本人也有利。只有广大干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做群众喜爱的好官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利己的事情,才会把做这样的好官当作一生一世的追求,才能使大多数干部而不是少数或个别干部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目前这方面工作还需要加强。

第二,注重典型示范,把榜样树好。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处世包括为官,内心常常有一个或几个学习或效仿的榜样,对其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引导广大干部成为群众喜爱的好官,必须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把榜样树好。树好榜样的含义,一是树实,要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二是树正,要经得起大众道德的评说;三是树牢,要历经时间潮水的冲刷而不褪色;四是好报,好官要有好报,好官如无好报,就没人当好官。当然,对于好报,也要正确引导,提拔是重要方式,不是唯一途径,要避免把大家都往升官的道路上引。总之,树立起来的先进典型可信、可学、可坚持,才能使先进典型对干部的行为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改善政治生态,把干部用准。如果一条鱼病了,是鱼的问题;如果一条河的鱼全病了,就是水的问题。这里的水,对干部来说,就是政治生态。改善政治生态,就是改善干部成长的政治环境,使群众喜爱的干部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健康成长,受到社会尊重,得到提拔重用,至少不被压制和埋没。有人认为,焦裕禄之所以成为焦裕禄,与当时的政治生态有关,那时这样的干部有一大批,焦裕禄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后来此类干部难找,是因为官场政治生态不利于这样的干部成长发展。此话虽有失偏颇,但并非没有道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说明政治生态由人决定,也可以人为改善。党组织提倡做什么样的人,提拔、重用什么样的人,对干部具有强烈的导向示范作用。用准用好一个干部,就能影响一大片,就是在改善政治生态。党组织努力使群众喜爱的干部都能用起来,这样的干部就会越来越多。

第四,完善评价机制,让群众做主。一个干部究竟是不是群众喜爱的好官,最有发言权的是群众,应该由群众说了算,得到群众的公认。现在的问题是,“群众公认”用什么来证明?怎样证明?目前通用的办法,是民意测验,投票决定。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由于存在拉票、贿选现象,许多时候又靠不住。中央提出不能简单以票取人,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同时,也要看到,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又不能因为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拉票、贿选等问题,就否定群众对决定谁是他们喜爱的好官所拥有的选择权。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可行的办法,是将平时考核和提拔重用时的考核结合起来,加大平时考核在提拔任用时的权重,以避免有的干部平时考核群众反映平平,提拔重用考核时得票很高得到任用,而使那些坚持原则、恪守纪律、不跑不要的群众喜爱的干部被淘汰出局。

作者:薛建中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建部教授

(责编/朱艳秋)endprint

标签: 群众 干部 喜爱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