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消费的市场机遇与江苏作为

点击:0时间:2022-07-04 09:36:51

信息消费是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活动,具有结构层次高、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美国目前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已达到3400美元,是我国平均信息消费水平的17倍;俄罗斯互联网普及率高、网络消费总额增长快,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信息消费市场;德国推进安全网络空间建设,支撑信息消费快速增长;韩国电子商务年交易额高达千万亿韩元,信息消费变成韩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新加坡实施“智慧国2015”规划,催生出一批信息消费领域的新兴商业模式。对照国外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在当前我国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阶段,促进信息消费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信息消费成为扩内需促转型的引燃点

近年来,信息消费迅速成为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燃点。

信息消费是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随着“四化”同步进程的加快推进和我国宽带网络、智能信息终端的普及应用,信息消费需求潜力在较短时间内充分释放。根据国家工信部测算: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直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2012年,我国信息类消费规模达到1.7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29%。2013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6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5%。预计到2015年,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销售额可达3.6万亿元;宽带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消费规模超过2.5万亿元。

信息消费是助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国家宽带发展战略的部署实施,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政务、文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化应用,吸引了信息技术研发、制造与服务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未来三年,我国宽带网络建设投资将超过2.2万亿元,信息产业投资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领域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信息消费将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驱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信息消费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新途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能交通、智能管网的建设和发展,加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集成和整合应用,提高了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能家庭等普及推广应用,激发了网上购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娱乐等信息服务和消费需求,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化生活。信息消费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创新发展、高端发展,一批新产品、新品牌、新服务脱颖而出,形成了信息消费新模式和新业态的重要基础。

信息消费孕育着许多新机遇和新热点

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升级引发持久的信息消费热潮。宽带网络是国家推进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基础支撑,在宽带网络的普及和逐步升级过程中,其高渗透性、高关联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愈显突出,引发基础电信领域和信息产业领域大规模投资,催生云计算服务、视频流媒体服务、网络游戏等大量新兴业态。

移动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激活海量信息消费需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得到广泛普及的应用,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必需品甚至是依赖品,手机上网变得越来越容易和方便,微博、影视、音乐、社交、新闻等应用纷纷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拓展,激发了网络消费的爆发式增长。

智能电视将成为计算机、手机之后激发信息消费潜能的信息终端。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基于开放软件平台的智能电视将承担家庭多媒体信息平台的重任。得益于互联网的丰富资源,智能电视应用未来将全面接入互联网,真正让消费者观看高清晰度的网络视频、体验海量的智能应用内容,激发家庭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

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电子商务促进了信息消费升级。随着物联网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创新应用将进一步带动信息消费的升级;云计算改变了传统信息消费模式,云服务平台使信息服务不受时空限制,极大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电子商务已成为交易最活跃和创新不断涌现的网络经济形态,其加速创新带动了更大规模的产品和信息消费。

江苏信息消费快速增长态势明显

长期以来,信息消费都是江苏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省经信委加大政策引导和组织推动力度,不断推进全省信息消费取得新成效。

信息消费总量增长较快。2012年全省信息消费支出1645亿元,占全国的9.7%;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6.8%。2013年上半年,全省信息消费支出933亿元,增长13.5%。

信息终端产品消费全面提速。2012年全省电子产品消费支出1024亿元,增长32.2%。2013年上半年,电子产品完成销售收入1709亿元,消费支出547亿元,其中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电视产量分别达2736万台、1157万台、456万台。

信息网络消费快速扩张。2012年全省电信业务收入实现821.5亿元,消费支出262亿元,同比增长10.4%,居全国第二位。2013年上半年,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28部,其中移动电话新增29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新增78.4万户,互联网宽带家庭普及率达57.7%。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2012年全省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5329.1万户,新增581万户。3G网络实现了市县乡全覆盖,手机即时通信、手机微博和手机收发邮件用户分别超过2500万、1500万、1000万,使用率分别达到70%、40%和30%。

软件和信息服务消费增长明显。2012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增长34.6%,总量跃居全国第一。全省银行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超过30%,网络购物交易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电子商务已成为我省重要的信息消费热点。

五大信息消费模式正在江苏加速形成

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江苏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制造网和同程网。中国制造网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每年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同程网搭建了B2B旅游行业平台,形成了以旅游攻略、点评、问答、博客为特色的旅游社区,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4.96亿元。endprint

传统行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模式。比较典型的是苏宁云商和联创集团。2012年苏宁云商实现整体销售983亿元,同比增长210%,会员人数超过3000万。联创集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建立了集有机种植、养殖、加工、线上与线下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构建了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资源共享型服务模式。在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推进过程中,江苏注重整合共享各类资源,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公共信息消费和个人信息消费。省市两级“智慧江苏”门户平台率先建成,智慧健康云平台整合了全国286家三甲医院医疗信息。全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覆盖率达到45%。江苏虚拟软园与风云科技合作共建的SaaS服务平台已上线应用236款,用户超过40万人;“e企云”平台上线云产品应用79款,用户超过4万家。

智能手机应用模式。无锡、南京推出手机预约出租车应用,受到广大市民和出租车司机的欢迎。南京快视公司无缝链接电信、移动、联通三大网络,推出短视频节目应用“快TV”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好享购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共建“通享慧”移动商城和移动购物平台,拥有180多万会员,总订购金额超过25亿元。

以移动支付卡为载体的便民服务模式。将原有的银行卡与手机、公交卡、市民卡等整合而成移动支付卡,具有在线支付和身份识别功能,在个人信息消费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南京市民卡公司2012年结算资金达到40亿,系统规模位居全国第四位。

江苏扩大信息消费的策略和举措

信息消费市场巨大、前景广阔,江苏基础较好、潜力较大,促进信息消费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着力点,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

1.完善信息消费政策体系

加强信息消费顶层设计。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终端开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推进等入手,制定出台引导扶持信息消费发展的政策意见,组织实施信息消费促进工程,推动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创新,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增长热点。针对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信息消费群体,建立信息消费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消费、信息产品消费、信息服务消费以及企业信息消费的统计指标和具体标准。

加大财税政策引导扶持。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支持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等新兴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单独认定和税收扶持。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扩大信息产品和服务消费,支持信息内容服务企业、信息增值服务企业、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等享受优惠政策。推进实施信息消费下乡工程,对农村地区购买电脑、手机、智能电视等产品和宽带接入给予一定补贴。

激励政府企业信息消费。提高全社会购买正版软件和软件服务意识,加大对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的财政采购支出。重大信息化工程或应用系统建设,优先采购国产、安全、可控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设立企业信息消费门槛,鼓励企业消费国产软件产品及信息服务。对采购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达到一定比例的,给予相应的奖励。

2.拓展信息消费发展空间

增强宽带网络设施承载能力。实施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全省城乡光纤网络建设,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网络延伸覆盖,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统筹布局。组织实施城市热点地区、产业工业园区、校区等重点区域宽带设施提升计划,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终端普及,切实提高宽带网络承载能力与服务水平。

提高“智慧江苏”门户建设水平。加强“智慧江苏”门户平台资源整合汇聚和开发利用,扩大平台对接范围,实现城市管理的协同、高效运行。加大综合门户平台与政府各部门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的广度深度,积极探索主动服务模式,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类公益性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拓展门户服务功能,逐步扩大平台与各市对接范围,鼓励企业通过综合门户提供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智慧江苏”门户平台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

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教育、文化、卫生、农村、社区等领域形成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源应用中心,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育学习环境。完善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全覆盖。加强全省“12333”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建设省市统一的社区综合平台,拓展提升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功能。统筹建设农村综合平台和各类专业化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平台,推进实施“百万农民用网工程”。

加强信息消费功能载体建设。建设三网融合和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业务创新基地,培育国内领先的三网融合和移动互联网企业。普及推广智能信息终端,鼓励广电、通信运营商与信息内容提供商、增值服务商和终端制造商开展商业合作,推进终端产品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开展三网融合业务能力工程建设,以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业务为重点,完善融合业务平台。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电视等新兴业务,大力推广应用“云媒体电视”。

3.夯实信息消费产业基础

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3D打印等智慧产业,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发展。深入实施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百千万”工程和企业两化融合推进工程,提升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消费水平。大力推进“百项信息化关键核心技术”示范项目,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节能低碳、安全生产和装备智能化、商务智能化等方面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

推动产业垂直整合。以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为抓手,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重点产品,壮大一批优强企业,建设一批特色基地,组建一批产业联盟,形成一批示范应用,聚合省内技术、产业、人才、市场等优势要素资源,培养培育产业领军人物和创业创新团队,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信息消费与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内容、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

强化企业协同创新。加大工业和信息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的投入,引导大中型企业开展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等重点工程,鼓励企业加快研发设计数字化、产品装备智能化、商务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促进制造业企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及信息内容服务企业深化合作、垂直整合。鼓励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创新应用服务模式,研发推广便民、高效、实用的信息服务和内容服务,提高社会信息消费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引导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科技、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广普及本地化移动支付服务,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向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实施工业软件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活性服务业,拉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推动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网购规模和网销覆盖率,逐步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鼓励面向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服务业,做大做强新兴网络文化产业,加快培育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文化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多媒体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手机媒体等新型业务发展,使先进的网络文化成为促进企业生产、传播社会文明、提升居民素养的重要力量。

4.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

优化信息消费市场环境。建立完善支撑信息消费政策法规体系、社会诚信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放宽网络信息服务市场准入条件,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促进电信、广电等运营商提民高信息服务性价比。构建完善的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网络经济生态。

加强信息消费安全保障。构建信息安全综合防护体系,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进一步健全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产品安全检测,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络社交等领域推行网络实名制,推广电子认证应用,切实保护信息消费主体的正当权益。

责任编辑:浩 宇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