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扬:用“中国创造”赢得世界尊重
李蕊娟
俏皮的表情,憨态可掬的动作,吉祥物“阳阳”欢快地走上春晚的舞台,与主持人撒贝宁同台主持谈笑风生。这个应用传感器动作捕捉技术的高新产品,不仅用在了《阿凡达》、《猩球崛起》等好莱坞大片特效拍摄中,还能广泛应用在可穿戴式设备、体感游戏、虚拟交互、体育训练、医疗研究等领域。美国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一位中国博士却奇迹般做成了———
首次创业因美国政府“差钱”失败
干净利索的小平头,运动衫、蓝色牛仔裤,刘昊扬就像刚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普通大学生。70后的他,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2003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学位。其间,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他,还选修了计算机、数学、力学等交叉学科课程。多学科融合背景为他后来的创业奠定基础。
博士毕业后,刘昊扬不想循常规进入美国大公司当白领,认为在那里就是做一颗螺丝钉,很容易使人变懒。他想做与众不同的事情,于是找了几个“很酷”的创新项目,与项目负责人在技术上谈得很融洽,但因他不是美国公民身份,最终未被录取。
一怒之下,刘昊扬决定自己当老板。从2005年起,他和朋友在美国创建了一个小公司,主要做桥梁安全检测业务。就是在桥上放传感器用以测量桥的震动,来分析各项数据,以此评估桥梁的健康状况,判断其是否要维修加固,以及自动生成桥梁安全维护方案。原以为这是一个专业对口、前途无量的工作,可他的这次创业失败了。原因很简单,遭遇不可抗拒的打击———全球金融危机。他是为市政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服务的,“美国政府没钱了,自然这个行当也没有钱了。”
刘昊扬决心回国寻找新机会。那时互联网浪潮的一波刚过,大家都在看在下一个科技浪潮来临时可以获取什么东西。基于自己的力学工科背景,他决定在传感器上做文章。过去传感器很贵,一个要几千美金,而且主要用于学校科研项目,比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的检测。
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它开始小型化,同时价格也更加亲民。传感器是提供数据的基础,而数据又可以为服务提供更好的支持。刘昊扬敏锐地感悟到,下一个科技浪潮应该是传感器的应用,这是属于自己的机会。
刘昊扬说,“人的动作是人身上非常重要的信息,但无法数字化是非常遗憾的。视频只能传达二维信息,没有动作信息。”于是,他选择用传感器来记录人体动作。因为其应用将非常广泛。
当时在动作捕捉领域,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光学感应。被观测者需要在身上粘贴反光点,观察者用镜头来追踪光点轨迹,其场地受限,而且价格贵、架设麻烦、受遮挡,最大的障碍在于这一套动捕设备大得需要一辆卡车才能装下。“而且要用多台价格昂贵的高速摄影机,一套光学动作捕捉设备动辄上千万元,一般只在好莱坞大片拍摄中使用。”
刘昊扬认为,研发“动作捕捉技术”,市场前景非常可观。2010年初,他在一家咖啡馆遇到创业合伙人戴若犁。那时戴若犁刚推辞了一家大学科研机构的邀请,刘昊扬“忽悠”他和自己一起创业。他俩具有类似学科背景,对智能硬件很感兴趣,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聊到深夜。
做出美国人做不出来的东西
刘昊扬确立用传感器惯性捕捉动作的创新方向。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在美国研究也才刚起步。
刘昊扬遇到了一系列难题。首先在资金方面,他找过多位风险投资人,但当他介绍这项全新的技术时,竟没人有耐心听他讲完。因为他们根本就听不懂。国内一位知名投资人仅听他讲了两分钟,就问道:“这东西美国做出来了吗?”“连美国都做不出来的东西,你凭什么就能做出来!”对方毫不给面子。
“再说即使你做出来,拿到深圳的工厂去,马上就能山寨出来,和你的产品一样好。又贵又耗时的研究,我不看好这个方向。”那位投资大佬说。
刘昊扬愤愤地回答:“我们就是要做别人做不出来的原创东西。”
经过几次融资碰壁后,他和戴若犁决定自己掏钱研发。这位任性博士并不打算向过往的技术妥协,因为他知道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在科技浪潮早期不应当追求模式的创新,而要追求技术的沉淀。谁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谁就能够成功。”
从2011年创业起,连续18个月,刘昊扬不停往外掏钱,用自己的积蓄给大家发工资,而且不知道还要花多少钱和时间才能研发出核心技术产品。
幸运的是,刘昊扬有一支好的科研团队。这支1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大多是博士,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喜欢钻研“酷”的技术。
2011年,刘昊扬把阶段性成果上传到互联网上。得过奥斯卡技术奖的业界元老Lance Williams在网上看到他的成果后,专程到北京看他。“他鼓励我们,说我们做的惯性动作捕捉技术会彻底革新捕捉动作领域,我也隐约感到事情可以成了”,刘昊扬回忆道。
2012年底,刘昊扬团队实现惯性动作捕捉核心技术突破,终于研制出“不怕遮挡、无场地限制、无光照影响、携带方便”的Perception技术。而之前要用一辆卡车来装的设备,现在可以装在一个手提箱里,价格也只相当于过去产品的十分之一。
很快,他在北京中关村正式成立诺亦腾公司。2013年研发出全身动作捕捉系统可穿戴设备,成为业界领跑者。
诺亦腾的市场主要在美国,刘昊扬遇到最多的评价是:“你们的技术超越美国公司,你们真的来自中国吗?”这令刘昊扬哭笑不得。
2013年,诺亦腾在美国推出基于动作捕捉系统的高尔夫球训练设备。这款设备在美国同类型产品中性能最好,价格最便宜。诺亦腾销售员请美国一位顶级高尔夫球教练测试产品,教练试验后对产品赞不绝口,邀请销售人员共进午餐,但当他听说这款产品来自中国公司时,教练脸拉下来,把销售员赶出办公室,拒绝合作。
刘昊扬并不灰心,他相信自己的产品本身会说话。恰好美国前高尔夫球手Peter Gauthier 看到诺亦腾产品,他试用后大加赞赏,并自荐担任产品推广员。他还邀请美国高尔夫球圈内顶级教练团体验产品。endprint
不久,刘昊扬到美国参加业内最有名的计算机视觉展会。刚开始,他的展位少有人问津,但随着来体验的客户增多,最后几天人潮把40平方米的展位挤得水泄不通。到展会结束,仍有顾客要求体验产品。
2013年,美国CNN推出全球制造行业竞争力调查系列专题,调查美国、欧洲、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现状及前景展望,诺亦腾成为中国站唯一一家受访公司。CNN专题片认为,刘昊扬身上折射了“中国创造”精神。
用创新赢得世界尊重
从此,刘昊扬开发的“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技术”,便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举个例子,当你想见诺亦腾CEO刘昊扬的时候,或许不用再穿过拥挤的北京城。戴上一些传感器,再戴上虚拟现实眼镜,你就能隔空“见面”。当你想向泰格·伍兹学习高尔夫球,只需要几个可穿戴设备,伍兹便可以亲身指导你挥杆进洞。
此时,刘昊扬清楚地意识到,“诺亦腾的技术符合用户的预期和需要,不应该只服务于合作公司,更应该服务于用户,我要做平台。”
诺亦腾自身技术的成功就像是灯塔,引领着开发者们投身到这样全新的行业。“我们开放的SDK,可以让开发者在此基础上开发二次应用。”在刘昊扬的设想里,他的动作捕捉技术与算法就像一片土地,开发者如同种子,一定有部分开发者会长成参天大树。
2014年通过CCTV5观看世界杯的观众,一定会对每场比赛开始之前与评论嘉宾同时出现在演播厅的虚拟球员有着深刻的印象。这些拟真度极高的虚拟球员不但形象逼真,而且会配合嘉宾的话语做出相应的动作,进行各种热身,向观众招手、欢呼,甚至还能偶尔摆出俏皮的姿势。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演播方式,就应用了刘昊扬团队研制的传感器动作捕捉技术。
事实上,这些虚拟球员都由一名演员“扮演”。演员身上穿戴着percep-tion neuron动作捕捉传感器,其一举一动都被传感器忠实的捕捉下来,并以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到电脑上。电脑上的动作捕捉软件根据传感器数据实时计算出演员的身体姿态,并使用这些动作数据驱动事先已经设置好的虚拟角色模型,这样虚拟角色就亦步亦趋地按照演员动作一模一样地运动起来。
该技术在国内的第一次亮相是在2014年湖南卫视春晚上,著名歌手李谷一与30年前的自己跨时空对唱。
将动辄几十万的设备做至几千元,将国外仅应用于科研、影视的昂贵技术直接推向大众市场。短短三年,诺亦腾完成了拓荒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对于中国企业创业潮的现象,刘昊扬有欣喜也有心酸,“小米,淘宝都已经很成功了,但是却有些问题。中国创新企业大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以一个低价冲击市场,赚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二种是‘C2C模式,就是‘copy to China,从国外引进一种技术,想办法廉价化推向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这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一种通病,诺亦腾要颠覆这种传统认知。”
“你对外国人说,这个行业我做的最好。外国人是不相信的,他认为中国企业不应该是这个形象。”刘昊扬说:“美国的主流媒体是不报道中国创新企业的,一般报道的也是‘小制作级别的公司或者廉价创新的产品。如果你说是一个搞原创性创新的企业,美国媒体是不会相信的。诺亦腾要改变的,就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传统形象。”
俏皮的表情,憨态可掬的动作,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吉祥物“阳阳”欢快地走上舞台向观众挥手,与主持人撒贝宁同台主持谈笑风生。这个33年春晚历史上首位虚拟主持人立刻引起大家关注,“技术太酷了”。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演播方式就应用了诺亦腾公司的传感器动作捕捉技术。
刘昊扬的“动作捕捉技术”,不仅可用在《阿凡达》、《猩球崛起》等好莱坞大片特效拍摄中,还走入老百姓生活。“阳阳与8亿观众见面了,我就知道这项技术迟早会火。”
很快,各大设备厂商寻求与诺亦腾合作,利用其核心动捕技术开发第三方产品,应用领域涉及可穿戴式设备、体感游戏、虚拟交互、体育训练、医疗研究等。
不仅国内如此,好莱坞等多家电影及动画公司都已经和诺亦腾开始合作,利用其动作捕捉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其绘制动画以及演员预演的效率。国外的某军事模拟训练系统开发公司,以及中国的总参谋部也纷纷来到诺亦腾,寻求这项技术在军事训练方面的应用。
“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刘昊扬说。诺亦腾已申请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PCT国际专利2项,与多家国际科技公司合作,在各个领域开发制作硬件产品。
其核心算法使载体只需要通过一个模块,便可以感知到某些特殊场景和姿态,了解用户当前的状态。“以运动举例,它可以检测到更多有意思的数据。比如打篮球时可以计算出运球次数、传球次数、投篮次数、空跑时间、篮板球数量;打高尔夫可以计算出果岭距离、沙坑情况,可以通过你的挥杆动作和力度计算打球结果等等。”
刘昊扬说,“当这项低成本、高精度人体运动捕捉技术融入生活中的消费级产品,会带来更出色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目前,诺亦腾的技术在可穿戴市场已经有授权使用。诺亦腾同时也推出了自己的消费产品,如针对高尔夫运动者的姿势矫正产品mySwing:用户把产品夹在球杆上,便可捕捉到挥杆节奏、速度,杆头轨迹、角度等数据,从而帮助锻炼者改进姿势。据悉,该产品在2014 PGA(简称“美巡赛”,是一项美国职业高尔夫球系列赛事的统称)大会排名第一。
随着诺亦腾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合作纷至沓来,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的软件公司,但常被刘昊扬拒绝。刘昊扬解释说,“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品牌形象。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身可持续的发展。”
展望未来,刘昊扬说:“希望中国制造不再是山寨的代名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通过核心技术创新,我们可以赢得世界的尊重。”
(责编 张圣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