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方面的赌约

点击:0时间:2018-09-13 15:11:39

文曾旻

“去死”这个想法并不特别。在经历数次挫败和自我厌恶的情绪后,人们或多或少有过这个想法。K的想法出现得更特别2。她和自己定下—个赌约,赌注是自己的生命。

K不太记得这个想法具体出现的时间,大概是做了10次心理咨询之后。她最初走进咨询室,是因为辅导员发现她拿小刀划自己的手腕,但她向咨询师诉说的真正原因是,她经常怀疑父母不爱自己。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还在读中学时,有一次和父亲因为一件小事争执起来。那件具体的事她已经不记得了,但她记得,当他们的争吵愈发激烈时,父亲怒不可遏的神情和举动——他顺手拿起桌上的杯子朝自己砸过来。没有砸中她,但似乎在她内心里砸出了一个大窟窿。每当想起这些她都会浑身颤抖,甚至出现恶心想吐的生理反应。她觉得,或许父母完全不爱自己,不然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这件事。万一真砸出个三长两短呢?

当K终于鼓起勇气把这件事告诉咨询师之后,虽然对方没有明说,但她感觉咨询师似乎在鼓励她,把这件事带给她的伤害表达出来,甚至要冒险向父母表达。这是不可能的。但她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和父母定下一个单方面的赌约,赌注就是自己的生命。

结束咨询,K回到寝室,决定开始她的计划,她把它叫作“价值测试”。如果父母没有通过测试,那选择去死就是对他们的惩罚。K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Word文档,放在桌面最中间的位置,把文档名称改成了“我的遗书”。她很满意这个操作。

她从那次杯子砸人事件讲起,描述了她中学时期的孤独:没有朋友,成绩中游,老师、同学從来不会关注到自己,每当想把这种被忽视的感受告诉父母,他们总是以“尊重是自己争取过来的”“你自己不努力,谁会看到你”来回应。

她考上了一个末流的一本高校,这远远超出了周围人对她的预期。尽管K觉得这是运气使然,但她依然希望靠这个出其不意的成绩,得到一些关注、肯定和表扬。令人失望的是,尽管父母张罗了一场谢师宴,但她感觉他们只顾着炫耀自己,恭维老师的付出,完盆忽视了她这个主角的存在。

插图/Nath

遗书结尾,K引用了萨特在《禁闭》中的名言,“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她用戏剧中的情节隐喻自己当下的状态,自己找不到自我存在的证据,只能从他人的目光中寻找,而他人的目光里投来的是忽视、贬低、嘲笑和不以为然。“这是我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原因,它于我已是地狱—般。”K写下了这样的结尾。

K把这个文档单独拷在U盘,放在桌面显眼的位置。随后她订了一张去往最近的海边城市的火车票,订好酒店,关上手机。

拖着疲惫的身体到达酒店,K倒头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K打开手机检验这场赌博的胜负。还没来得及打开,一个陌生号码打了进来。原来是同班的A同学,室友把U盘给他看了。她们知道A喜欢K,只有K自己还不知道。A在电话那头连连道歉,说自己太着急,把K的笔记本破解了,查到了K的位置。他连夜赶到,此时正在楼下大厅等K下来。

K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胸口强烈地起伏着,内心五味杂陈。她让A稍等片刻,便挂掉了电话。她需要看一看自己和父母这场赌约的结果,才有心思考虑A的好意。没有来自父母的短信,也没有。K有些失落,她点开母亲的朋友圈,看到昨晚她最新发布的一条——K小时候和父母的合照,照片底部的日期显示是6月1日,母亲只写了一句话“又是一个六一节”。

K给A发了一条信息,问他喜欢自己什么。A说,当他在第一堂哲学基础课上听K分享自己对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的时候,就爱上了她。K有些茫然,不知道这场赌博到底输赢如何。但她仿佛觉得,输赢好像不那么重要了。她给A又发了一条信息:待会儿去哪儿玩?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