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市长笔谈
马誉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亮点之一,是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不仅明确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所在,更是对市场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是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改革历史,对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认识的又一次深化和飞跃。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和劳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有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政府配置方式是指由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层层行政审批甚至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在经济结构简单,人民需求单一的情况下,政府配置资源有其简便和直接的功效。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复杂化,人们需求的多样化,这种主要以政府行政审批配置资源的方式,很难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就越来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了。
所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向新的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这是市场经济演进的必然规律,必须深刻理解和认识。
如何处理好新形势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核心是处理好新形势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总的来说,我国目前仍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并日趋完善阶段。就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言,当前主要存在“三位”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越位”。政府职能和与市场功能不分,政府做了不该做的事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事业组织不分。二是政府职能“错位”。政府职能分工定位上存在交叉和混淆的情况。三是政府职能“缺位”。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真空”。
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职能的 “三位”问题。具体来说:
一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坚持政府主导规划、订立制度、确定标准、制定政策,注重和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可行性。2013年,保定市围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科学编制了北部低碳新区、白洋淀生态文明新城、承接北京产业、功能转移等一系列规划,研究制定了“5+2+5”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了政府对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宏观把握。
二要弱化微观管理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减少行政层级,精简办事机构,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高行政效能。2013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效能提升”行动,将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42项削减到81项,并在投资项目审批中实行“承诺审批制”试点,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三要规范加强市场监督。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2013年以来,保定市切实加强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监督,严厉查处未批先占、无证销售、违法建设、擅自调规等行为,处罚13宗,拆除189处,有力地整饬了市场秩序。
四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优化政策环境和政务服务,积极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做多、做大、做强,激发民间自主创业发展活力。2013年,保定市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在激发创业主体、放宽市场准入、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突破性的机制。全年新增民营经济组织1.5万个,同比增长16%。
五要强化社会管理服务。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投资领域,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013年,保定市逐步放开了卫生保洁市场,市区11条道路保洁实现了市场化,效果很好,2014年还要继续扩大范围,并拓展到其他领域。
作者:保定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编/梁晓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