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千万别来XX,说真的”

点击:0时间:2018-09-03 17:22:02

王燕青

我的“2014常州话专业六级考试”成绩没到80分,虽然这只是朋友圈十分流行的一个小应用——各地方言测试,娱乐性大过专业性。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常州人,我依然觉得丢脸,仿佛我离我的家乡越来越远了。

我又把苏州话、南京话版本的方言测试都做了一遍,连蒙带猜,苏州话将将及格,南京话“不到80分”。从20岁开始,我在苏州、南京两地留下了青春年华。我的1/3的人生都在“沪宁线”上度过。

人的一生长短曲折,我们总在不停地追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种身份认同感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从哪里来”是我们生来的第一个社会化标签。

我决定重新测一遍。我的预期是全部答对后转发到我的朋友圈,以此证明我是地地道道的常州人。按两个“返回”键就可以重新开始。我的朋友圈已经被各种版本的方言测试占据。有的云淡风轻地说:“哎呀,满分。”有的故弄玄虚地说:“来一碗鸭血粉丝汤。”

到购物中心去

我出生于武进。国务院曾在1995年批准武进撤县设市,但7年后,为了配合常州建设成为特大城市,武进又撤市为区,常州的面积从280平方公里变成1864平方公里。因为幅员辽阔,虽然同属一个方言体系,武进属地从南到北的语音、语调、常用词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当我进入武进最好的高中时,大家不约而同说起了普通话。

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习惯于不断放大“我们”的群体特征,以此来显示“我们”优越于“他们”之处。有时候是反作用,因为“我们”成了“被优越”的那一群。标准很物化:有没有百货大楼、有没有麦当劳必胜客、有没有购书中心、有没有孙燕姿和周杰伦。简称“经济实力”。

1999年前后,常州市区有最高端的购物中心和最大规模的批发市场。“进城”成为一种时髦。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位同学被派到常州批发市场购买元旦晚会的布置用品,班里的同学纷纷让他带磁带。我的同桌,千叮咛万嘱咐请他带了两份肯德基的土豆泥。

常州市区的人们那时在我们眼里就是“城里人”——洋气,连他们说话的语气、语音、语调都洋气。我的一位婶婶因为有亲戚住在常州市区,她总是学市区人讲话,以此来显示她在妯娌姑嫂间的不一样。我们常常说“到购物中心去”,都是“四声”,特别生硬。而常州市区的人常常这样说:购(一声)物(四声)中(一声)心(一声),委婉动听。婶婶学的这4个字,让她神采飞扬。她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标签。

后来,我们异地求学,去到我们向往的大城市,很快遗忘了常州市区的“洋气”。我们把常州和武进合为一体,统称为“家乡”、“老家”。

在外的我们开始求同存异。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弭复杂的多样性,我们寻求一种简单机制来记忆和管理差异性——食物。

大学的第一个长假回校,室友们纷纷带上家乡特产。有一位南通姑娘带的是泥螺罐头。我吃第一口就觉得不好吃,却还是违心地说了句:真好吃。食物已经不再只是食物,成了人与人之间互相认可的一种方式。而我一再解释,“萝卜干”真的是我们常州的特产。这种爱屋及乌的心态散落、集结在每一处。“聊聊老北京人的下酒菜”这种单个账号阅读数直逼十万的热帖仿佛在一夜之间让“吃老酒”成为一种时尚。

“连云港也有好人的”

再后来,我到了北京。在这里,女生初次见面,互夸对方皮肤好、身材好之后,第三句话通常是:“你是哪里人啊?”男生更为直接,第一句话就是:“老家是哪儿的啊?”接下来,一定是“重庆火锅很辣吧?”“山西刀削面很劲道。”“青岛的啤酒装袋子里喝!”“家乡”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最稳固而坚硬的身份标签。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往往希望这种身份标签能在第一印象中带来正面效应。

也有不愿意直接说的,他们总是神秘兮兮地看着你说:“你猜!”碰上口音特别明显的,比如福建人、广东人我倒还猜个一回合,碰上其他的,我也会假装思考一番说:“河南人吧?”这时,他们一定会第一时间说自己是“湖北人”、“安徽人”……

河南人好像总是招来非议。人民日报官微关于此话题的讨论还被列为当日话题TOP1——河南人为何总是“躺枪”?其中有一些充满地域歧视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广东人看全国人都是穷人”;“上海人看全国人那都是乡下人”;“那么哪里人看全国人都是基层呢?嗯……北京人。”人民日报官微援引专家的分析说,地域歧视源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优越感。主要是因为各地资源、发展不均衡,以及文化差异。而这种地域歧视针对较为发达的城市中下层群体为多。

我想起最近10年家乡的变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乡下人”都变成“城里人”。那些在家乡发展的同龄人已经不再去常州市区当年最高档的购物中心了。因为金鹰、万达广场等全国连锁购物中心已经落地武进。武进还建了一个比常州市区面积更大的大润发超市。

越来越多的江苏北部城市的人们来武进打工,几年前他们更多选择去经济更发达的苏州、昆山、无锡。他们迁徙到苏南的旧城镇,把苏南人转移到开发区。新旧城镇之间的空气中,仿佛有种若隐若现的无形压力。这种压力转化成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为其中一方莫名的优越感和另一方莫名的忧伤与逃避。当某一方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时就获得了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权。

城镇化的另一个结果是每户当地人家都有了不止一套住房。房主想把多余的一套租出去。全部手续办完后,租客不好意思地坦白:“我们是连云港人,你们不会不租了吧?”他老婆很快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连云港也有好人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市地处江苏北部,俗称“苏北”。与苏南地区的富饶相反,“苏北”二字的效应被扩大到能解释其背后群体关于文化、礼俗、行为方式的一切“不得当”。

这种刻板印象及地域歧视存在于小镇上、城市间、省际,甚至国与国之间。

谁在维护地域标签

一条毫无由头的“日本投降书全文,是中国人就转! ”竟然被七千余个公共账号推送过。与此类似的还有,“爆!日本这次完蛋了?7亿中国人都知道了!”“日本人最恨的中国7大明星!”“真TM的给中国人长脸!已经转了1亿零76次了!” 这些毫无逻辑的内容纯粹是情绪的堆砌和杂乱无章的汉字排列,往往还被戴上一顶帽子——不转不是中国人。

我的一位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高中同学,现在是人民教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朋友圈几乎都是此类的转发。我对她的印象十分浅淡,不知道该把她归为哪个群体——她不太合群,独来独往,毕业后不跟任何同学联系,属于没人会主动记起的那一类——她重出江湖时,已经变成了“坚决抵制日货”那一类某某小姐。

虚幻的、现实的,基于地域的身份标签只是人们所有身份标签中的一个。生存于多情境中的我们往往有不止一个标签。当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背景、教育程度、可支配资源越高,选择身份标签的自由度也越大,并不会执着地坚持某一个标签。

粗略统计,热衷于推送各类地域性文章的大部分是各区域本地化网络组织。他们的目标受众:本地人和属于社会中下层的白领、蓝领——这些人更热衷于维护地域标签。因为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想要扩大身份标签选择的自由度、爬上金字塔的顶端,并非易事。“影响中国的22位常州人”、“说真的,千万别来常州”被常州本地网络组织——常州网、化龙巷等推送成热帖。“千万别来XX,说真的”就像一大波僵尸来袭。

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分裂的时代:在追求个性中变得趋同,在追求差异中变得同质。网络虚拟社群更是营造出了更强的亲密感幻觉。“中国各省人民标志性气质”这种皆大欢喜的热帖成为朋友圈宠儿,毕竟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家乡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儿转到朋友圈人尽皆知。

包括我。最终,我在朋友圈转发“2014常州话专业六级考试”时,低调地说了句:“哇噻,满分。”endprint

标签: 常州 标签 都是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