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工匠秦玉峰

点击:0时间:2018-09-16 05:30:55

黄剑

他不再只是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国家文化的传承者

1月27日,秦玉峰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国医大师孙光荣一同被评选为“2015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与屠呦呦获得同一奖项,让他对同属中医药领域的阿胶在国外市场的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秦玉峰是阿胶的忠实服用者,也是阿胶的制作者。对他而言,阿胶是一种成长记忆,更重要的是责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传承好这项传统产业,并寻找新的出发点。

传承者

秦玉峰已经58岁,仍然一头黑发,双手和脸庞红润而有光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他认为这与自己四十多年来坚持服用阿胶有关。自从16岁进入东阿阿胶厂,有幸品尝阿胶,秦玉峰从此便爱上这种滋补品。日子久了,像其他人抽烟一样,“有瘾。”他笑言:“我是吃阿胶长大的,吃了42年啊。”当年杨贵妃为保凝脂肌肤暗自服用的阿胶,已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阿胶初见于秦汉时期最早的医药经典《神农本草经》,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出东阿,故曰阿胶。”阿胶产于山东东阿县,故名“阿胶”。阿胶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滋补上品,《本草纲目》更称之为“补血圣药”。

秦玉峰出生于山东农村。1974年10月,他被招入东阿阿胶厂工作。这家工厂成立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的国营阿胶厂。秦玉峰最初只是一名临时工,什么活儿都干。

刚进厂时,他对阿胶没有概念,只觉得“好吃、特香”。然而,在工厂日子久了,他开始觉得阿胶“神奇”,并被它所吸引。若干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命运已经与阿胶绑在一起,成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传承者。

秦玉峰在进厂第二年成为学徒工。他的师父是一位叫刘绪香的老药师,刘药师是同兴堂阿胶炼制工艺的第七代传人。崛起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东阿同兴堂胶庄,因卓越的炼胶技术闻名于京城,其产品成为贡胶。建国后,其传承者进入国营东阿阿胶厂。

东阿阿胶一直保持着制胶业“师徒相继,口传身授”的传统。秦玉峰跟随师父学习传统阿胶炼制技艺,从泡皮、切皮、化皮,到熬汁、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等,全套制胶技法逐一研习。他那时候从最基础的挑水、泡皮做起,学着师父把刚收购的驴皮浸泡到泡皮池里,直到驴皮泡软,再一一洗干净,然后刮剃驴毛,晾晒。驴皮晒干之后,他再跟着师父把驴皮切成小块储存。到了冬天,才开始上锅学习炼胶。

只有经师父考核合格之后,学徒们才能学习下一道工序。对大多数学徒来说,他们只有机会学习几道工序,师父并不会传授全套炼胶技法,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也只是精通一道或数道工序。只有少数优秀学徒才可能学完全部技法,通常要学习三到五年。

少年时的秦玉峰因为感到找工作不容易,“干什么都很珍惜”。他勤奋、好学,冬天里在大铁锅前近乎玩命地干活。“阿胶这一块,我全做过,从皮的处理、炮制到熬胶。”他说,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星期天,走路、坐着、吃饭都在想着阿胶。

这样的艰苦学习持续了多年,他成为习得全套制胶技艺的少数者,也逐渐成长为阿胶制作这项国宝级技艺的第八代传人。他不再是个临时角色,一年年过去,他从学徒工成长为企业的执掌者。

2006年,在进入工厂的32年之后,他成为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经理。两年之后,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玉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不再只是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国家文化的传承者。

作为阿胶的传承者,秦玉峰的责任不仅是传承这项技艺、产业,还要把阿胶文化流传下去。在某种程度上,他不仅是阿胶技艺的传承者,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他认为,只有把阿胶文化做成一种有传承的文化,企业才能长久。

他在东阿阿胶成立专门机构,研究阿胶文化,搜集整理阿胶古验方3200余个、膏方200多首、医案1750余个、“治未病”的膳食养生方近百个,对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医名家论述进行研究,挖掘阿胶更多的药用价值。他把这个项目称为“阿胶价值回归工程”。他还组织修缮中国阿胶博物馆,建立东阿阿胶城,以巡展、推介会的方式向国内外传播阿胶文化。

“对文化梳理、挖掘,开发一系列的文化产品,收集了三千多个方子,恢复古方生产线,这是文化推广,也是文化营销。同时,我们用现代循证学的方法研究这些古方子,做剂型创新,以让消费者服用更方便。”秦玉峰认为,中医药文化经过3000年的积累,博大精深,如果只是借助数秒的广告,人们很难读透,只有通过文化加体验,才能向世人展示中医药的美丽。此前,他与国家中药局、国家旅游总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国家“健康旅游”,通过旅游体验,寓教于乐,让阿胶文化走向世界。

他的传承不是执着于过去的传统,从一开始就带有创新的基因。“现在我们用计算机参与,各项参数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分析,优化、提升以往技艺。”他介绍。

2008年6月,秦玉峰在山东省图书馆举行收徒仪式,收徒3名,其中周祥山是最知名的一个,周是生物化工博士,曾是大学教授,研究微生物制药、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分离纯化、中药分子鉴定,目前已是东阿阿胶副总裁。这是另一种传承。

走向世界

对于秦玉峰而言,他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承东阿阿胶文化,还要让它走向世界。

不久之前,秦玉峰在德国和意大利待了12天,他去了很多工厂,包括辛德芬根的梅赛德斯-奔驰S级高级轿车和迈巴赫品牌生产工厂、兰博基尼、菲拉格慕,以及一些奢侈品牌。“人家每个领域都有冠军,坚守自己的行业,成为世界老大。”在过去几年,他每年都会多次去欧美等优秀企业学习考察,他希望能学到这些一流企业在技艺传承与创新、企业管理以及营销等方面的经验,让这家中医药企业国际化。

秦玉峰在“十三五”伊始便提出一个目标,要乘国家大势的东风,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东阿阿胶便开始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合作。

尽管东阿阿胶发展技艺一直有创新,但原料供应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毛驴养殖缺少政策优惠,效益不及牛羊养殖,农户饲养毛驴的积极性并不高,以致驴皮稀缺。秦玉峰开始寻求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毛驴养殖基地。从国外采购驴皮是解决原料的一个重要渠道,但秦玉峰希望良性解决原料供应。

2015年秋天,他与澳大利亚肉业集团董事长乔·卡特签约,在澳大利亚购买1345平方公里的牧场和一个国际标准的驴业屠宰场,为东阿阿胶提供驴皮原料。除了在澳大利亚进行毛驴养殖、屠宰加工及贸易投资。他还多次实地考察墨西哥普埃布拉等地的毛驴产业,合资建设屠宰场和养殖场地。此外,他还先后在西非、东非、北非、中亚、南美等地布局,投资建设原料基地,养殖毛驴。

2015年9月初,秦玉峰匆匆赶往意大利米兰,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山东意大利经贸洽谈会。在这天的会议上,他与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合作研发驴肉、驴奶营养项目,挖掘山东特色的东阿黑毛驴驴肉、驴奶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之后又提出驴肉、驴奶粉、驴肉汉堡等概念,他希望打通驴产业链,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圈,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我们的战略就是资源和市场都要国际化。要在一个很狭窄、很聚焦、很专业的领域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市场的规模增长。”秦玉峰介绍,除了原料,他也一直在寻求海外市场突破。最近十年,他都在积极拓展海外营销体系。

2006年开始,秦玉峰就尝试开拓海外市场。他计划以日韩市场作为开发重点,并逐步进入西方市场。2007年开始,东阿阿胶将阿胶以块、膏、颗粒三种剂型向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申请,提出与韩国东牛堂制药株式会社共同合作,在韩国共建加工基地,开发研制阿胶系列产品及美容化妆品。因为当地政策原因,直至2012年8月才获批通过。

在此期间,他还主导团队先后在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1个阿胶产品的商标注册。同时,东阿阿胶原粉也已通过日本当局质量检测,还取得了产品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合法身份。2013年,东阿阿胶生产的桃花姬、壮健、龟鹿二仙汤三种新产品出口日韩,市场反应良好。

目前,秦玉峰布局的海外营销网络主要覆盖日、韩、越南、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海外市场主要还是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在这些区域,中医药保健品少有政策限制,更容易拓展市场。然而在欧美地区,却不容易。“欧美人还不承认中药的合法性,意识形态里还没认可你呢。”他有些无奈地表示,在这些地区,需要逐步培育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他很感谢屠呦呦为中医药带来的世界声誉。“屠呦呦研究青蒿素这么多年,现在八十多岁才获得诺奖,经历了很长时间。东阿阿胶也一直在推进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中医药产品出口企业前五。欧美市场需要时间,不管多长,我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

标签: 阿胶 东阿 技艺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