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四十年的高考记忆

点击:0时间:2019-04-06 18:55:00

刘善文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40周年。也许很多人对电影《高考1977年》还记忆犹新。时光如梭,一年一度的高考如约而至。对于这些即将走上考场的莘莘学子来说,或许高考是煎熬和考验,可对另一些人来说,高考则代表着记忆和感慨。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考生在同一时刻走进了高考殿堂———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终于得到恢复。各大院校从中择优录取新生27.3万人,录取比例为29∶1。瞧,老照片上反映踊跃报名、考场答题、阅卷现场、喜迎新生、开学典礼、认真听课、交流学习……一幕幕被定格成永恒瞬间,它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结束,同时也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40年前,1977年刚刚摆脱“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神州大地,万物凋敝,百废待兴。恢复高考制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高考制度的再度确立向社会导入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新风尚,重构了教育公平的起点,唤醒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信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977年7月17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

邓小平在9月提出了他的招生标准:“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最后,在10月初得出一个可行性方案,这就是《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及《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人数占招生总数的20%至30%。考生要具有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試,地(市)初选,学校录取。录取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新生春季入学。10月2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为之欢呼雀跃。

历史已铭记住这个日子———1977年12月10日。这一天,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冬季高考,但对于570万考生来说,那个冬日阳光灿烂、温暖如春。而考生之间的年龄和阅历也相差甚远,他们中有拖家带口的“老三届”,有稚气未脱的应届生,有的还是弱冠少年,他们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机关、营房、课堂一路风尘而来,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步入考场,热泪盈眶、激情满怀……当时还岀现了夫妻、父子、叔侄、兄妹、师生携手共进一个考场、同科答卷的奇特现象……这年高考,积聚了太久的希望。那是渴望了太久的梦想,那是压抑了太久的信念;那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望,那是一个国家重建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开始。恢复高考不仅是简单恢复一个入学考试,而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期待已久的春天。

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它意味着更深远意义的复苏和新生。它成为了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责编 李珊珊)

标签: 那是 制度 考场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