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忆祖父周瘦鹃

点击:0时间:2019-04-29 14:58:54

周南

梅花开姑苏,白鹤舞故园

祖父周瘦鹃生前栽培有一件得意之作——百年梅桩盆景《鹤舞》,以梅桩《鹤舞》为原型创造的“珍宝镶嵌版”盆景《鹤舞》不久前在苏州展出。五十余朵由白玉制成的梅花纯洁无瑕,花蕾中镶嵌的黄金花丝和绿宝石璀璨夺目,银质枝干栩栩如生,上面还有星星点点的红蓝宝点缀,六角形花盆内饰青金、外嵌螺钿。这件华丽的珍宝盆景一拿到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亮相,令观众赞叹不已。消息传出,也引起不少园艺爱好者和文坛人士的关注。

珍宝镶嵌梅桩盆景——鹤舞

几年前由我策划领衔,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红宝和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曹平、刘恩同、喻立新联袂启动了此项工程。耗时三年精心打造,最终完美做成了这件珍宝镶嵌梅桩盆景《鹤舞》。珍宝盆景主要用材为金银、白玉籽料,还有珍珠、红蓝宝、祖母绿等宝石。梅桩形态古朴遒劲、清秀典雅,华贵之中不失自然。

今年是祖父周瘦鹃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他,其实也是回望与他同时代的那批文人。祖父酷爱梅花,家有用梅花命名的“梅屋”、 “梅丘”、“寒香阁”等。园中栽有上百盆梅桩盆景,其中以一盆“鹤舞” 为魁首。树龄己在百岁开外。周瘦鹃爱惜如命,精心培养,几年光景,它老而弥健,枯干上著花如故,因干形如鹤,因而得名“鹤舞”。

珍宝盆景原是清代宫廷独有的高档艺术珍品,用金银、玉石、珐琅和各种珍稀材料仿制自然景观,以清宫造办处领衔、集各地诸多手工工艺于一体、精雕细琢的珍宝造型艺术品,被皇室寄予“万代长春”等美好愿望,为清宫所独有,现大部分藏于故宫。

周瘦鹃与爱莲堂。

珍宝镶嵌梅桩盆景《鹤舞》沿袭清宫宝石盆景的独特金工工艺,在继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用纯银塑形,用白玉雕刻成洁白无瑕的梅花,花蕊中镶嵌黄金花丝和绿色宝石,六角形花盆内饰青金、外用螺钿镶嵌,另用珍珠、红蓝宝、祖母绿等宝石点缀,底座用小叶紫檀和黄杨木精雕而成,可以称得上为当代珍品。

一生低首紫罗兰

祖父原名周祖福,字国贤。1885年6月30日出生于上海,兄妹四人,祖父排行老二。周瘦鹃的父亲是招商局轮船上的会计,工资并不高,经常入不敷出,周瘦鹃六岁时,其父亲因病辞世,连一口棺材也买不起,全靠亲戚帮助而草草入殓。从此周瘦鹃的生活更为艰难,全靠母亲给商店(虞德记)做针线活来养活全家。母亲读过一点书,她知道唯有通过读书才有希望改变困境,因此她托人说情,使周瘦鹃得以进私塾念书。

在民立中学读书的暑假中,偶而在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旧杂志,祖父被其中一篇关于法国军官的爱情故事所吸引,编了一个剧本,取名叫“爱之花”,投寄商务印书馆,得稿费16块银元,喜出望外。后来这个剧本在《小说月报》上分四期刊登。

1913年,祖父毕业于民立中学本科(今高中),没有条件进大学,留校担任初中部英文教员,因管教不了学生,一年后便辞职了。在家里专心写作和翻译,有小说、剧本、遗闻轶事等杂作,供给一些日报和杂志,两年后被中华书局聘为编译。

1912年祖父在观看务本女校演出时结识了一位女生周吟萍,英文名字 Violet(紫罗兰),出身富家。她也是祖父的粉丝,此后两人书信来往,迅速发展为恋爱关系。但其父母己把女儿许配给沪上一富商之子,反对她再同祖父来往,这给祖父以巨大打击。然而,周吟萍表示甘做祖父一辈子的未婚妻,令人感动。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让祖父难以释怀。为此,紫罗兰花成为他心中的偶像,所编的杂志被命名为《紫罗兰》《紫兰花片》;苏州的园居也名为“紫兰小筑”、书房为“紫罗兰庵”、花园中一处叠石为“紫兰台”,而园中更是种满了紫罗兰花。这份真诚的思念与安慰一直伴随着祖父,直到晚年他撰文时也写到:“一生低首紫罗兰”。

只承认自己是“礼拜六派”

祖父之所以会成为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其原因:一是当时旧的婚姻制度已为广大青年所不满,但封建势力还很强大,青年人在婚姻问题上经常是两种结局,一是屈从,二是殉情,这样往往以悲剧告终。二是祖父初恋受挫刻骨铭心,为抒发内心苦闷写了大量哀情小说,而且有一半作品都伴随着“紫罗兰”的影子。

祖父只承认自己是“礼拜六派”。《礼拜六》是一本周刊,内容大多是暴露社会的黑暗、军阀的横暴、家庭的专制、婚姻的不自由等,不一定都是些鸳鸯蝴蝶派的才子佳人小说。祖父曾主编了一百期,并撰写了大量文章,还翻译过许多西方名家的短篇小说,且老一辈作家如叶圣陶、曹禺等也曾向这本杂志投过稿。《礼拜六》为当时畅销刊物,每逢周六清晨众多读者为买杂志排队等候开门。祖父也坦承道:《礼拜六》的作者,包括他自己,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对于旧社会各方面的黑暗只知暴露,而不知斗争,只有叫喊,而没有行动。这好比一个医生,只会把脉,而不会开药方一样。

祖父除写哀情小说外,还有爱国小说、伦理小说和社会小说。抗战爆发后,他还写了一些与抗战有关的爱国小说,为此引起日本特务的注意,上过黑名单。在伦理小说和社会小说中,应该说祖父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不断去克服自身带有的局限,更多地以人道精神去观察社会问题,反映劳工民众悲痛的生活和坎坷命运。

祖父生前与不少文化名人多有交往,比如鲁迅。祖父在中华书局任职时,先后编译了不少西方名家小说,其中,《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中的高尔基作品《大义》系第一次介绍来中国,为此受到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先生的嘉奖,誉之为:“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抗战期间,文艺界联合发表声明抗日救国,鲁迅派人请祖父签名,其中共有茅盾、巴金、郭沫若等21人。不久鲁迅先生病逝,祖父专程去上海参加葬礼。以后每逢鲁迅先生的祭日或生日,祖父都会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建国后的50年代,祖父又加入了鲁迅先生的爱人许广平和弟弟周建人领导的中国民主促进会。

周瘦鹃与梅兰芳的关系也相当好。祖父与梅兰芳虽各自从事不同的艺术门类,但种花莳草、写诗作画是他们的共同喜好。祖父办的《紫罗兰》第二卷前期(1926年初出版)封面多由梅先生题写。祖父自办的诸多杂志也常以梅兰芳的戏装照片作为插图。建国后,梅兰芳演出任务非常繁忙,常年奔忙在各种巡回演出中。但二人仍不乏诗书往来。1954年梅先生来南京演出,特地邀请祖父前去观赏。

祖父曾力邀梅先生前来苏州演出,梅也欣然应允,可惜一直未能成行。

1928年12月23日,新建成的大光明大戏院正式开幕,梅兰芳以及包天笑、严独鹤等名流参加揭幕,梅先生主持开幕典礼并揭幕,祖父致开幕辞。

1961年8月8日,一代戏剧大师梅兰芳溘然去世。惊闻噩耗,祖父久久徘徊于紫兰小筑。他深知梅先生也是爱花之人,梅先生用科学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各色牵牛花的掌故最为圈中人所津津乐道。他在园子里见到建兰和秋素开满了一柱柱的花朵,发出阵阵幽香,便精心剪下几枝来,供在了梅先生早年送给他的五帧玉照之前。紫兰小筑南面的梅丘之上建有一梅屋,专门在春初时陈列盆梅、瓶梅供人观赏。

张爱玲的“发现者”

周瘦鹃部分书刊。

紫兰小筑。

此外,周瘦鹃与上海文化界的名流也多有联系,比如与郑逸梅、陶冷月等。1964年5月16日,朱大可、朱其石昆仲与平襟亚等老辈文人假座沪上酒馆发起为周瘦鹃、陶冷月、郑逸梅“三老同庆”七十大寿活动。朱大可欣然为三老赋诗祝寿,此事分别被郑逸梅、陆澹安、陈巨来等先生所记述。

郑逸梅先生撰文道:“1964年,我与周瘦鹃、陶冷月同生于清光绪乙未年,70岁,属羊,朋好戏称为“三羊开泰”,为祝寿于新雅饭店,参加者有朱大可、陆澹安、程小青、管际安、徐碧波、严独鹤及其夫人陆蕴玉、江红蕉、孙雪泥、丁慕琴、余空我、姚苏风、平襟亚、王巨川、吴明霞、胡亚光、芮鸿初、孙筹成、沈禹钟及其女修颂,并摄影留念。”这一雅集成为文坛一段佳话。

近年来,人们对张爱玲初登文坛多有考证,其实这也与周瘦鹃有关。

上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妈是祖父的忠实读者,有过信件往来,在姑妈的介绍下,张爱玲手捧她刚刚写好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来找祖父,此时祖父正准备创办一本《紫罗兰》杂志,当见到这位气质不俗的女青年颇有好感,又见文章的题目新颖别致,便把文稿留了下来,后来张爱玲的这篇小说刊登在《紫罗兰》杂志上,也就张爱玲公开发表的小说处女作。

也是一位创意大师

1928年,由邬达克设计的大光明大戏院正式开幕,时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的周瘦鹃被聘请为大光明广告部主任。今天,大多数人尚不知其院名“大光明” 还是祖父命名的呢。为了吸引观众,祖父还提议在电影院里开设茶室、酒吧、吸烟室、等候室,便于观众休息,这在当时尚属首创。院方采纳了这个建议,果然受到时尚人士的欢迎。

周瘦鹃主编的期刊均具有城市气质与时尚特色,比如《半月》首创30开本版式,《乐观》创刊号亦极具风采,其版本略小于32开本,内容附有小画报和小特刊。早在上世纪20年代,祖父主编的《紫罗兰》半月刊,起初为20开本呈方形,被称作“中国第一本方形杂志”。 封面追求时髦,版式注重美观,挖空心思设法吸引读者。 1943年《紫罗兰》一度停刊后复刊,改成了月刊、36开本。

走进紫兰小筑的伟人们

周瘦鹃(中排左二)与家人摄于紫兰小筑,周瘦鹃身前为笔者。

我祖母叫胡凤君,识字不多,却有贤德、识大义,当年祖父初恋失败,经亲戚介绍,得以认识祖母,于1916年订婚,1917年结婚。为筹措结婚费用,祖父将历年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欧美名家翻译小说汇集成册,就是那本《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得稿费400元。1944年祖母感染肺病,两年后因肺病并发心脏病离开人世,享年51岁。祖母生前做得一手好绣品。

祖父爱好莳花弄草,上世纪30年代末经老友介绍,加入中西莳花会。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花卉竞赛组识,每年春秋各举办一次评比展览,在祖父未加入之前,中国人从未获得过名次。祖父首次参展便获得了二等奖,别人一开始误以为是日本人的作品。初尝胜绩,信心大增,以后几年他都蝉联冠军。

上世纪40年代,日本人把宜兴的陶泥装运回日本,极力想仿制我国的紫砂古盆却不能如愿,为此就在中国各地搜买古盆。祖父见此情景心痛不已,暗中与日本人竞买古盆,一连几年,硬是从日本人手里夺回上百件名贵明清古盆,这一方面多少减少了中华民族珍贵文物的流失,另一方面有了好的盆,祖父为创作更有品位的盆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1931年,祖父在苏州买下了一处带花园的房子,苦心经营数十年。建国后,祖父应邀参加苏州市盆景展出,获得好评。展览结束后,有许多人慕名前往家中拜访参观,祖父索性开放“紫兰小筑”,还准备了“嘉宾题名录”,让每一个来访者在“爱莲堂”题名留念。

1953年,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来访,当谈到祖父过去的写作时,陈毅对祖父说:“这是时代的关系,并不是技术问题。”祖父受到很大鼓舞。

后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李先念、刘伯承、周恩来夫妇、朱德夫妇等先后来访,这使祖父深感荣幸,也在苏州园艺界传为佳话,视作全体文化人的荣耀。1959年,在参加全国政协第三届会议期间,他有幸见到自己崇敬的毛主席。毛主席对祖父说:我读过你的文章,有什么新的东西给我看看。深受鼓舞的祖父回来后作了21首诗词《学步记》。两年后,祖父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主席单独接见。祖父说自己学习不够,无法写出好文章来。并拿出《学步记》来请毛主席请教。毛主席说:只要群众喜欢你的文章,那么你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祖父用《姑苏书简》的形式为香港《文汇报》先后撰写了近百篇散文,反映出一位旧文人对新中国新气象的感悟,也是他在建国后文学写作的第二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以出版《花前琐记》《花花草草》《花前续记》为标志。

建国后,他历任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副主任、苏州市文管委副主任、苏州市市政建规委副主任及江苏省文联委员等职,并当选苏州市、江苏省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祖父受到张春桥的点名攻击。张春桥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对苏州造反派说:“我到苏州从来就不去像周瘦鹃这一类无聊的家伙那儿”,这一方面是在影射老一辈革命家。另一方面,据说在30年代,祖父主编《申报·自由谈》副刊时,曾拒绝过一个署名“狄克”(张春桥)的投稿。因为祖父认为此人大唱“左派”高调,却又和文化特务有瓜葛。祖父于1968年8月12日不堪迫害,含冤去世。

1973年,在周总理关怀下祖父获得平反。1978年,在苏州举行了周瘦鹃悼念会,得到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

祖父一生爱看书、爱养花、爱写作、爱美食、爱交友………

我从他的书中,他的紫兰小筑,他的生活点滴中时时感悟到他所走过的人生轨迹,他的故事与学问都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不知不觉,我做从事首饰设计和杂志编辑也有数十年了。

祖父生前对工艺美术一往情深,在他的藏品中有不少工艺美术品,在他的书中涉猎工艺美术话题的有数篇,如刺绣、灯彩、紫砂、彩塑、檀香扇、小摆设等,他甚至还留言希望身后把骨灰装入一只杨彭年手制的竹根形紫砂花盆里。

1995年,祖父诞辰100周年, 我首次携作品回故乡苏州举办纪念画展。20年后的今天,在老人家诞辰120周年之际,我带上以祖父梅桩盆景《鹤舞》为原型创作的“珍宝镶嵌版”盆景《鹤舞》在苏州展出。内心仍然诚惶诚恐,我只是想向他老人家汇报一下自己多年来在工艺美术圈内也或多或少浸染到一缕气味。并试图在传统与当代链接上作点尝试,也企图去印证二十年前谢孝思先生的赠言: “润先人之沃壤,发艺苑之新葩”。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