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4年警用新科技
阿碧
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可是我们的焦虑感也在不断增加。为什么我们会焦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安全感!自身的安全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威胁,这其中包括恐怖分子在内的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在打击违法犯罪的过程中,科技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警用科技在2014年有哪些重要的进展吧。
用智能眼镜追查嫌疑人
美国密苏里州大陪审团在2014年11月24日决定对枪杀非洲裔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察免于起诉后,美国多地爆发抗议示威,甚至演变为暴力和骚乱。这起事件也成为美国警方加配智能眼镜的“催化剂”,奥巴马将提请国会拨款7500万美元用来为各州和地方警察配备约5万套智能眼镜,以记录执法过程。
目前,智能手机成为警察的标配,在处理交通事故或民事纠纷时可以拍照或录像留证。然而,在追查刑事案件嫌疑人的过程中,用智能手机留证就显得有些累赘了。为此,美国警方开始为警察配备自带摄影头的警用智能眼镜。
当然,智能眼镜不仅仅用于拍摄追查过程,而且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互联网或警用内部网络为警察提供相关资料。集成在眼镜中的嫌疑人分析软件可识别摄像头拍到的每个人,这可以让警察在人群中显而易见地看到他要找的对象,或者在追击中可以预知嫌犯可能的逃亡路线。通过智能眼镜的联网功能,当照片被拍摄好后可以非常容易的分享给其他成员,同时也可以让警员之间更加方便的进行实时交流。
此外,通过智能眼镜,执法人员还能够在某些被允许的场合下直接进行取证拍摄,并且在法庭上直接被用来当作证据。在审讯嫌疑人时,智能眼镜通过细微的眼部肌肉活动,或者其他无意识的动作,判断嫌疑人是不是有罪恶感。
其原理是有罪恶感的嫌疑人心跳可能会加快,皮肤会微微变得更红,这些细节会被摄像头抓拍到,进而精确判断出心跳和脉搏。
确定指纹存留时间
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因此指纹是识别罪犯的最普遍方法,不过利用传统的鉴定技术无法判断指纹是何时留下的。荷兰科学家发现,通过分析指纹内含的化学物质比例,可推断出指纹存在了多久。荷兰法医科学研究所的指纹研究者迪·普伊于2014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技术是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迪·普伊以窃案现场留下的邻居指纹为例指出,这个指纹是邻居上回来串门还是案发当晚留下的,对查案工作至关重要。他说:“如果能确认指纹何时留下,就能判断疑犯什么时候到过案发现场,以及现场哪些指纹是与案件相关的。”
指纹是由人类汗液和皮肤油脂分泌物形成的,主要包括盐分、氨基酸、胆固醇、蛋白质等化学物质。迪·普伊指出,这些物质部分会随时间逐渐消失,因此只要鉴定指纹内化学物质的比例,就能推算出指纹存在了多久。此外,鉴定过程也必须把指纹所在地的温度考虑在内,因为温度会影响指纹化学物质的退化速度。不过利用这项技术并非能确定所有指纹的残留时间,只能够鉴定残留天数在15天之内的指纹,而且其鉴定精度并不能精确到小时,所能确定的时间精度为1~2天。
迪·普伊指出,科学家以往也曾尝试分析指纹内的化学物质,但当时注重的是个别数量而非整体比例,所以失败告终。他说,下一步是把新技术广泛运用到真实案发现场,以建立相关数据库,希望一年内该技术可获法庭接受为呈堂证据。
用软件预测犯罪
在美国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中,在未来2054年,警官可以预测犯罪并在犯罪发生之前进行阻止。但是,德国警方在2014年10月宣布,他们正在考虑马上将这一情节变为现实。德国警方用一种类似科幻片中的软件去预测犯罪,软件名字叫“Precobs”,以示对这部科幻电影的敬意。
软件的名字为Precobs,是Pre-Crime Observation System (犯罪预先观察系统)的缩略词。这个名字有意借鉴了precog一词,该词在电影《少数派报告》中用来称呼具有可以预测犯罪的异能人士。预测犯罪软件由德国奥伯豪森预测技术研究所研发,可以根据不同数据预测犯罪最有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这款软件目前正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进行测试。柏林警方发言人称:“我们正等待巴伐利亚的测试结果,已决定是否采用Precobs系统。”预测犯罪软件是依靠某地的统计数据来进行预测,包括以往刑事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其他细节性数据时间和其他过去的犯罪细节。一旦发生新案件,软件就会分析数据,并且寻找能发现未来犯罪目标的模式。
德国巴伐利亚州内政部长乔希姆·赫尔曼宣称,在该州慕尼黑与纽伦堡进行的入室行窃测试显示,这款软件“很有前途”。2014年10月,英国伦敦警察局也宣布测试一款系统,他们希望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犯罪史,评估其未来犯罪的可能性有多大。
用量子计算机破解密码
想象一下,有一款电脑可以破解一切密码,包括全球最顶尖的军方设备。可能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超快速“量子计算”技术的几大突破让这一切变得不那么遥远。全球各大公司已经投入研究“量子计算”,比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和谷歌公司正在联合研发航天用的量子计算机。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于2014年在这个量子计算机上投入8000万美元,并且获得了不错的进展。NSA希望能造出一台无坚不摧的密码破译电脑。一旦这种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那么NSA破解外国政府的秘密信息就更是小菜一碟。
量子计算机能够轻松破解包括RSA算法在内的最强加密技术。而RSA加密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两个大质数的乘积非常难分解,破解这种加密需要找到这两个质数。对于普通计算机来说,在有限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这种任务的。数据显示,如果想找到一个768位数字的质数因子,需要数百台普通计算机耗时两年的时间。然而在量子计算机面前,即使是2048位的密钥也是不堪一击。NSA正在研发的“与密码技术有关的量子计算机”,隶属于一项被称为“坚固目标渗透”的研发项目,整个项目耗资7970万美元,研发合同对外保密,在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一个秘密实验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