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生活将有五大变化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招聘、工资、管理、职称、创业等方面推进改革。目前,一些改革措施已逐步落实,如调整基本工资标准、鼓励创新创业等。从现在到2020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将发生哪些巨大变化?
1.招聘: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人社部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国家将完善聘用制度,加強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制度,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2.工资: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目前,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将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3.管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建立健全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制定配套政策规章,完善激励约束和监督制度。健全岗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的调整办法,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组织实施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推行工作,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4.职称: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
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将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5.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专技人员创新创业,明确了4种情形和具体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保留基本待遇;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