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印度仿效中国推军改

点击:0时间:2019-09-08 23:08:53

李彦彬++邰曦华

在领导更迭、体制弊端和利益集团阻挠等因素掣肘下,印度军改恐难平顺地按计划推进。

今年8月30日,印度原国防部长贾伊特利在即将卸任之际宣布,将在未来28个月对该国120万陆军进行一场全面组织架构改革,以强化陆军战斗力、优化陆军资源配置并提升陆军整体效率。这标志着印度探讨十多年的军事改革正式启动。

印陆军史上最大规模改革

印度陆军被认为是世界上战斗力量与后勤力量之比最低的军队之一。国际战略研究所2008年的数据显示,以色列陆军的战斗力量与后勤力量之比为44%,日本为40%,而印度却低于25%。时任国防部长贾伊特利表示,此次陆军军改的目的正是提升陆军的“齿尾比”,即提升战斗力量相对于后勤力量的比重,降低后勤人员数量。印媒称此次改革是印度独立后陆军首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改革。

印度政府预计陆军军改将在2019年12月31日完成,届时印度陆军将有40525名军官和115万士兵,为印度节省近2500亿卢比国防预算(约合40亿美元)。

陆军军改主要包括5个方面:1.重新调整和部署5.7万名军官、初级军官、普通士兵以及文职人员的岗位,使其承担作战任务;2.优化陆军信号部队机构:合并无线电监测公司、空中编队信号团、集团军空中支援信号团、合成信号团以及集团军作战和工程信号团;3.重组陆军维修部队。合并陆军野战部队的基地维修厂、前沿基地维修厂以及车站维修厂;4.重新部署军械补给站。合并没有运用简化库存管理机制的军车补给站;5.其他改革,包括优化补给和运输部队,关闭在非作战区的陆军邮政设施和军队农场,提高陆军文职人员和司机招聘标准以及提升“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效率。

三军联合改革是“重头戏”

2017年1月21日,印度政府在印度军事学院召开联合指挥官会议。印度总理莫迪、时任国防部长帕里卡尔以及印军海陆空三军的参谋长出席,共商印军新一轮改革事宜。会上提议拟在年内增设三军参谋长一职,并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战区司令部(类似于中国的战区)。“统一架构,首先设立一个三军联合组织或机构,然后建立完善的指挥机构,以便协同进行太空、网络空间以及特种作战。” 《印度时报》1月22日援引会议消息人士的话称。

印度新任陆军参谋长比平·拉瓦特接受《印度先驱报》采访时称,“我们正在研究中国的军改模式,同时我们也将建立自己的模式以促进陆军与海空军的联合作战。”

目前,印度的参谋长委员会由三个军种的参谋长组成,其中资历最高者为主席,但是负责统一协调三军事务的永久性三军联合参谋长一直空缺,造成了三军协调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而全球约70个国家(包括美、英、德等国)的部队都设有负责整合军事规划及行动的国防参谋长或类似职位。印度拟设立的三军参谋长旨在弥补这一缺陷,该职位为四星上将军衔,级别与海陆空三军各自的参谋长相同。

同时,印度建设战区司令部的工作也在不断推进。据悉,2017年2月印军已就组建战区司令部向政府进行了汇报;4月印军新型“联合作战条令”正式颁布,该条令扫除了战区司令部的理论障碍,确保印海陆空三军未来能够实现联合规划和联合行动。

有分析人士认为,通过借鉴他国模式并结合自身国情,印度建立的战区司令部有可能降低印军成本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据悉,目前印度全国各地分布了17个军种司令部,造成了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极大浪费。

更新装备只有11%的军费可用

9月6日的《印度防务评论》对这一改革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如何提高国防预算及其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成为印度陆军第一阶段改革关注的焦点。

尽管目前,认为节约成本成为印军改革的重点,但据负责制订改革方案的专家委员会shekatkar委员会2016年12月递交给印度政府的一份报告所述,并未建议裁军。恰恰相反,该委员会强调印度保有当前120万陆军的重要性,表示为打赢“两场半战争”仍需加强印军的山地战能力。根据报告,考虑到山地战的特殊性和潜在的假想敌,印度陆军不能放弃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建军方向。

不过,面临建设人力资源密集型军队的目标,有人开始质疑印军购买和升级武器装备的资金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众所周知,尽管武装部队规模可以排名世界第三,但是印度的国防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得不常年斥巨资采购外国军事装备及武器弹药。因此,印度军方将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尤其引人关注。

一位叫做阿贾·舒克拉的作者在印媒撰文指出,印度不断扩军使军人工资、养老金占国防预算比重不断上升。正不断挤占本该用于购买防弹衣、枪炮、舰艇、军舰和战斗机的钱,大量过时装备的现代化改进也无法完成。

文章给出了佐证数据:今年印度国防支出已经达到3.28万亿卢比(合488.2亿美元),占全国总国防预算535.6亿美元的91%。而用剩下的9%,约为47.4亿美元的预算,需要做的事有:投入国防研发;投入兵工厂委员会、国防部和边境道路开发局;投入海岸警卫队等。

从文章列出的印度军费支出结构表中可以看到,2016—2017年度,印度陆军军人工资和养老金支出占到陆军总支出的72%,只有11%的预算可以用来更新装备。

这也是摆在刚上任的印度国防部部长尼尔马拉·希塔拉曼面前的考题之一。

军改恐难平顺地推进

8月30日,贾伊特利在卸任國防部长前夕宣布了印度陆军军改的消息,并信誓旦旦表示要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想要留下政治遗产的意图明显。9月3日,希塔拉曼走马上任。

希塔拉曼此前担任商业和工业国务部长且无军事领域任职经历,她就任防长后的初期改革重点可能会放在自己驾轻就熟的经贸领域,如国防用品的采购和制造,而不是她并不熟悉的军事体制改革。因此,她上任后是否会全盘接受贾伊特利推出的第一阶段军改还难以判断。

同时,军队原有体制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阻碍印度军改的推进。印度独立后实行文官治军的国防体制。在这种治军体制下,文官与军队相互牵制和扯皮,印军改革举步维艰。例如,设立三军参谋长职位的建议最早于2012年提出,但至今未能实现。

另外,印度三军分立严重,军种联合改革绝非易事。当前印军拥有17个单一军种司令部,仅有2个三军联合司令部,一个是管理印度核武库的战略司令部,另一个是印军唯一的地区联合司令部安达曼和尼科巴司令部(总部设在孟加拉湾)。在印度军队中,陆军长期居于“老大”地位,空军则被称为三军中的“灰姑娘”,陆军、海军和空军在海上侦察、近距空中支援、防空作战、战术空运等问题上争斗不休,因此空军对任何三军整合的方案都持反对意见。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此次陆军改革多触及“油水丰厚”的后勤等部门,推进阻力想必不小。例如,陆军军改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关闭国内总面积超过2000英亩的39个军事农场,无论是基层后勤人员还是因此获益的高层军官都可能会私下抵制该改革措施。

综上所述,在领导更迭、体制弊端和利益集团阻挠等因素掣肘下,印度此次军改恐难平顺地按计划推进。

摘编自《环球》、新华网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