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属“成熟度”与管理方式的权变

点击:0时间:2019-10-08 09:50:36

周矩

在管理工作中,容易让人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同样的规章制度,有些下属感觉太宽松,而有的下属却感觉太严;同样的管理方式,对有的下属很有效,但对另外一些下属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不同的下属有不同的“成熟度”,对应的管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一、下属的“成熟度”与管理方式

“成熟度”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下属的“成熟度”主要是指下属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工作意愿和成就动机的总和。而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则是指,管理者选择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要根据下属“成熟度”的高低,以及管理者所处的任务环境来决定。

“问题下属”的重要标志,其实就是“成熟度”处于三种较低水平。一是工作能力低,積极性高;二是工作能力高,积极性低;三是工作能力低,积极性也低。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这三种水平时,其工作状态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工作业绩常常处于低水平的状态。若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引导,这些下属很难在工作中有成就感和控制感,工作兴趣难以维持,工作目标难以达成。因此,管理者对这三种情况应特别予以干预和控制,要根据下属“成熟度”和任务情景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二、不同的下属,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

首先,下属“成熟度”很高,不仅工作能力强,工作积极性也高。对这样的下属,管理者应予以更大程度的尊重,善于发现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些优秀品质,并及时予以鼓励,减少在一些具体事情上的过多指点,而以和谐、信任、授权等方式与他们形成良好的工作互动。管理者用趋向开放、温和的“民主”式管理方式,对具有这种“成熟度”的下属十分有利。

其次,下属的工作能力较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待这样的下属,管理者应相对强势,较为“武断”和“控制”一点儿,不能给他们太多的授权,在如何利用工作时间、岗位权限等方面可增强一些控制。为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不妨和他们共同设立一些目标,引入团队之间的竞争,从精神或物质上及时反馈或强化,分析影响下属工作态度的原因,逐一加以解决,再逐步以精神奖励取代物质奖励,最后争取进入无须奖励也能积极工作的状态,使下属进入到工作积极性高、工作能力强的理想状态。

第三,下属积极性高,但工作水平一般。对这样的下属,管理方式上应当“民主”与“控制”相结合,以“民主”的方式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控制”的方式帮助他们客观估计自己的能力,拟订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成长计划。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培训,有条件的时候,可以在组织中“结对子”,以老带新,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尽快成长。

第四,典型的“问题下属”,成熟度最低,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能力又较差。管理者开始可以用“沉默的威压”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下属,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与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不知道领导会用怎样的方式来对付自己。此时,这些下属就可能产生一定的焦虑感,会设想若干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假设。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唤醒下属的恐惧心理,关注自己的问题,打消长期低绩效、混日子的念头。接下来,管理者宜以“控制”为主,强制下属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学习。而“控制”之余,辅之以适当“民主”维系下属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工作中的某些细节,体现对下属的尊重,让他们从寻找外部的原因转变到对自己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当然,上述四种类型不能绝对化分开,几种情况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宽松的“民主”式方法和严格的“控制”式方法也是相对而言。根据下属的具体性格特征,同一种方式,其内涵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古人云,“谋定而后动。”在管理“问题下属”的时候,也应如此。把策略制定后,充分思考,估计各种可能的情况后,再付诸实际行动。

三、如何批量处理多个“问题下属”的具体案例

某市公安局的一位领导干部新调到某部门任一把手。刚到这个单位的时候,他发现下属的工作士气、工作成绩都不理想。调查过后发现,至少要换掉一大半中层干部,才能对工作有所推动。可问题是,新任领导刚到一个新单位,就把这么多中层干部换下来,人家肯定不服气,以后工作中也会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形成很大的阻力,甚至可能制造一些人为的障碍。但是,不把这些问题下属换下来,又有负上级期待,毕竟上级安排他到这个单位,主要目的就是让他改变这个单位的现状。

面对这一难题,这位一把手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花了近两周时间进行调研,仔细思考后,拟订了工作方案。首先,召开中层干部大会,给每位中层干部发了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让大家回去认真阅读。一个月后,安排这些中层干部就这本书进行小组讨论,大会交流。第二个月,又给每位中层干部发了一本《本领恐慌》,同样也是先自学,再进行小组讨论、大会交流。到第三个月,又给每个人发了一本《态度决定一切》,依然是自学、讨论、大会交流。这三本书,学了三个月,分别解决的是竞争意识、本领反思、态度自查三个问题。

三个月以后,该部门的52位中层干部,这位一把手换了28位。空出来的岗位,再竞争上岗。而换下来的同志,绝大部分都显得心服口服,觉得是自己没有把工作做好,对不起领导,对不起组织。极少数人有些意见,他再有针对性地个别谈话、交流,并和这些同志进一步探讨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规划的关系,最终解决了问题。半年后,这个单位的工作有了非常大的起色。

关于领导情商,有个重要理念,就是“为了长远的需要更好满足,能够克制眼前的需要不能满足”。在错误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也是一种错误。目标确定以后,工作的方法与思路比愿望更重要。如何处理“问题下属”,也是考验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的重要环节。

(责编 / 傅建芬)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