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见闻
2014年,我与夫人参加了“舌尖上的台湾8日游”。在台8天时间,行程沿台岛海边自北向南、由西向东绕行一圈,期间还曾中部穿插,先后到了台北、桃园、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屏东、花莲、宜兰等城市,行程近二千公里。游览了主要的风景区和著名寺庙、博物院(馆),逛了几个著名夜市场、品尝了台湾小吃,感受颇多。
台湾旅游管理很规范
每个旅行团有一名随团的国内领队、台湾导游,团员佩戴同一号码的标志牌(牌号是台湾导游在台湾“观光局”的固定编号,团员若走失找到任意一个导游就能联系到本团导游,旅游结束,游客交回标志牌重复使用);旅游行程是提前报台湾“观光局”审定的,实施中不得轻易调整。如果游客提议调整一个夜市地点,导游须事先征得全团人员一致同意,并全部签名备案报批审查方可更改;参观博物馆等室内景点时,游客每人领取一只无线接听耳机,导游向本团游客的介绍全部通过电子语音传送,做到了不同的旅游团之间互不干扰;景点内有管理人员(义工)手举标语牌,上写“请勿大声讲话”“请勿吸烟”等,及时向游客举牌提示和督促,引导游客有序参观;旅游车辆在所有景点按划线整齐停放,且机动车辆在原地发动时间不准超过3分钟,超时重罚(一次罚6万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3万元)。旅游时,每次都是先将游客召集齐了,导游才通知车开过来,防止因车等人原地发动车超过3分钟被处罚;旅行团车辆基本都是45座的甲类空调大客车,下层放置行李箱,上层坐人;车厢内严禁吸烟,不准吃吐瓜子壳,不准吃易滴漏甜汁的食品;旅游车驾驶员负责义务帮助游客的所有行李箱装车和下车,每次蹲在旅游车一层低矮的行李舱中辛劳操作;导游和司机均不需给予小费,如果游客感到他们服务优质,可在行程全部结束,到达返程机场时,自愿给予司机一些感谢费用(每人给予20元至50元人民币不等);我们的台湾男导游50岁出头,特别认真敬业,他收集了许多资料,在旅游车上利用视频方式,一路不间断地形象生动介绍旅游景点和台湾的历史、风俗、人情、文化等,受到团员的一致好评。
民众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台湾民主氛围比较浓厚,民众可以就公共管理事务和政治问题自由发表意见,甚至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对现任政府和“总统”的意见。如本次旅游期间,正值台湾发生“馊水油”事件,台湾的电视台自9月5日开始,每天不间断地播放民众与专家对政府监管食品安全不力批评意见的节目,公开要求追究政府监管食品安全不力的责任,指名道姓要求政府主管食品安全的部长与媒体及民众对话,并要求部长辞职,要求马英九“总统”承担管理失职责任。我们在台湾101大楼广场还看到,赞成与反对法轮功的两派人员,在广场上公开树旗、举牌和使用音响,宣传各自的观点,但二派争吵只动口不动手,对游客也不強递资料,警察不断在现场巡视,没有肢体冲突就不予以制止。
台湾党派之争日趋激烈
台湾公职人员选举总是针锋相对,热闹非凡。蓝绿政党精锐尽出,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均有参选议员的大幅宣传画像和竞选口号。各种宣传媒体整日两派口战,选举人到处游说,寻拉选票。此时,面对岛内发生的一些重大安全事件,需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时,就显露出党派之争的弊病。执政的国民党提出的责任追究意见,主要针对民进党阵营的人员,而对国民党阵营的人员则加以偏袒,引起民进党的强烈不满,认为国民党执法不公,同一事情采用两个标准处理,把政党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近几年来,台湾政党之争异常激烈和频繁,大大影响了公权力的制定和执行,行政效率不高,暴露出多党制的弊端。
值得大陆学习之处
一是环境卫生整洁。不论大街小巷,还是商店摊贩,所到之处,无不地面干净,物置齐整。二是公共厕所管理有序,除了非常干净之外,所有公共卫生间均免费使用,并配有卫生纸和自来水、整容镜。三是民众自觉文明守则。人员横穿马路时,宁愿多走几步,坚持从斑马线过街;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主动停车礼让行人;公交车站台,不论人多人少自觉一路排队等候;摩托车在街道上摆放头尾整齐,不论昼夜均放在大街小巷边,不担心被偷盗。四是环保制度和措施好。所有公共场所(包括旅游景点和卫生间)均不准吸烟,违者每次罚款1万元新台币(折合2100元人民币);大的寺庙内游客祭拜不烧香,以寺庙免费提供的纸花(循环使用)代替香火;五是义工到处可见。义工即大陆的志愿者,在台湾公共场所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近一半人员为义工,他们大都是中老年人,穿着义工服装,佩戴义工标志,工作非常认真投入,从事管理工作一丝不苟,却不要任何报酬,体现了民众的爱心和奉献意识。
此次旅游,台湾的人文民生和公共管理,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我建议旅友在欣赏台湾美景美食的同时,更多一点关注台湾的人文民生。
(责编 邱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