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施五个统筹 推进融合发展

点击:0时间:2019-11-23 11:10:50

韩方

201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扬州召开苏中发展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推进苏中特色发展融合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苏中苏北接合部经济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等政策意见,扬州市委做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跨江融合发展的战略决策。这对高邮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高邮要积极策应江苏省和扬州市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整体发展的新要求,不能依赖习惯走老路,不能封闭自我走窄路,不能急于求成抄近路,找准发展新坐标,明确发展新定位,以改革的理念探索新路子,以创新的思维探索新举措,坚定不移地融入沿江、接轨苏南,走融合发展之路,全面加快高邮在沿河地区率先崛起步伐,实现与宁镇扬同城化、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规划融合。围绕“南北纵贯”和“生态文明”这两个关键,科学编制实施城镇、产业、生态、国土、交通、旅游等各项规划,发展好经济,保护好环境,与扬州中心城区有机衔接。一是策应扬州中心城市建设和重点中心镇布局,结合高邮的乡镇区划调整,在湖西地区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扬州后花园。二是策应扬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对菱塘光电园实行“区镇合一”的体制,加快建设“9+1”创新载体之一的菱塘光电科技园,在更大空间内整合资源,更好地接受扬州辐射,打造一个产业新高地。三是策应“三个扬州”和世界名城建设,切实治理保护好环境,使高邮湖湿地成为“扬州之肺”,确保“清水走廊”达标,积极实施马棚和天山—菱塘万顷良田工程,在生态指标上为扬州多做贡献。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空间融合。把握淮扬镇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扩容的机遇,高邮将进一步提高接轨沿江的交通能力,不断拉近与宁镇扬和长三角核心区的时间距离。一是提高安大路等级。推进安大路三垛以北双向四车道建设,实施司徒服务区工程,切实发挥安大路对里下河腹心地带的通达作用。二是加快新S237建设。今年6月份,高标准、高质量实现S237高邮段全线贯通,充分发挥京沪高速复线的替代作用。三是推进车樊路东延工程,抓住江苏省交通厅上马S352一段工程的机遇,发挥高邮市区到扬泰机场的快速通道作用。四是建设高邮港口码头二期工程,大幅度提高接驳能力,实现年吞吐货物1000万吨。五是谋划实施S611建设。S611起点接扬州铁水物流集散区附近的运河北路,沿京杭大运河以及邵伯湖西岸北上接S333,届时高邮至扬州车程将从过去的1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这将会极大地带动高邮区域经济发展。

统筹生产力布局,推进产业融合。推进产业分工合作,以做大经济总量、做大项目体量为基础,谋求做优质量。一是立足自身,打造特色。抓住国家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新能源内需的政策机遇,大力招引太阳能系统集成和发电站项目,加快LED技术的产品应用和装备引进。利用江苏省唯一一家电池工业园的优势,打造国家级的储能设备生产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形成包括光伏、绿色照明、储能设备产业在内的千亿级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二是着眼扬州,提供支撑。围绕扬州的六大基本产业,规划引进一批船用中板、船用电缆、汽车配件项目,做好在船舶、汽车产业上的配套;积极实施清水潭、神居山、高邮湖旅游开发工程,继续推进盂城驿扩容改造,全面融入扬州大旅游格局;加大高邮软件产业园(智慧大厦)的建设和招商力度,努力跟上扬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激活弘盛等龙头企业的体制机制,建设建筑业总部集聚区,打造千亿级建筑产业,积极创建“中国建筑业之乡”。三是错位发展,承接转移。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学习安徽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利用好苏中特色发展政策,全力推进高邮经济开发区与苏州高新区“南北共建”,持续不断地开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招商。利用电动工具、水力机械、液压机械、特种电缆的产业基础,着力引进一批大型机械项目、扩产增量项目,打造千亿级的机电装备制造业。积极应对我省严格限制钢铁项目的新形势,围绕秦邮特钢产品的下游开发,通过嫁接、重组,拉粗增长产业链,快速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冶金产业。

统筹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环境融合。高邮地处里下河地区和南水北调走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责任重大。一是划定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将环境容量作为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确保生态功能区面积达国土面积的20%以上。二是切实治污,按照“治污必先治水、治水必先治源”的思路,在城区迅速推进穿心河、玉带河等城市河道连片整治;在农村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广土地测肥技术;在园区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普及在线实时监控,继续开展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确保北澄子河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清水长廊”做出成效。三是做美环境,巩固和提升生态市创建成果,大力开展绿化造林、“美好乡村建设行动”,形成安大路、三阳河、运河—高邮湖三条生态长廊。四是合理开发,围绕大运河申遗,积极打造瘦西湖—大运河—高邮湖旅游线路和风光带,实现和扬州在生态环境上的无缝对接。

统筹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思想和管理的融合。区域融合发展,认识一致是基础。高邮将着力推动干部群众首先在思想上“融入沿江、接轨苏南”,全方位学习沿江和苏南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在全市形成干实事、干大事、干成事的氛围。区域融合发展,管理协同是保障,高邮将进一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重点加强社保政策方面的衔接对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的政策措施,推进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区域融合发展,资源配置是关键,高邮将根据扬州的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在金融、保险、外贸、物流、电力、信息、航运、商贸、旅游等领域建立和服从一体化的市场机制,积极争取协调制定统一的市场管理政策和扶持配套政策,不断加快融合发展步伐,推动高邮在沿河新一轮发展中率先崛起。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高邮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钱国华endprint

标签: 高邮 扬州 苏中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