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向传统思维猛烈开炮

点击:0时间:2019-12-09 05:09:00

温翔

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这是美国学者纳西姆在《反脆弱:从不确定性获益》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什么叫反脆弱性?作者认为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作者认为事物有三个特征:脆弱性、强韧性和反脆弱性。脆弱的事物喜于安宁的环境,而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强韧的事物对环境几乎是漠视的。作者将反脆弱的理念通过文化、卫生、生物、政治制度、技术、城市组织、社会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存在的蛛丝马迹进行透彻的剖析,充分说明反脆弱的独到之处,人们认为的貌似最安全的事物可能是不堪一击的,而看似混乱不堪的事物反而具有随机性和反脆弱特征。

书中举了个非常通俗易懂的例子,一个拳击手的身体状况可能是强韧和硬朗的,不断取得赛事的成功,但当他被女朋友甩了以后,却成了一个感情脆弱容易流泪的人;而你的祖母可能身体很虚弱,但个性却很强硬,当祖母遭受袭击时她会坚强地进行反击。这就是两种事物的表现所彰显出来不一样的实质。人们容易被同流合污,思想意识很难独立,因为会饱受身边很多人的影响,所以看待事物显得保守有余,而没有任何冒进风险中求成功的勇气。拳击手可能很强韧,但他在某些方面却是脆弱的,而一个老太太可能很脆弱,但却很容易在反抗事物中变得强悍有力。作者如此循循善诱,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一些事物的表象迷惑,而应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国另一个知名的统计学家兼作家特纳·西尔弗撰写的《信号与噪声》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如何排除各种干扰噪声,为信号把脉。他认为很多不可能的事物是可以通过预测来掌握的,关键是如何去更为科学地做好预测。而《反脆弱》作者纳西姆认为蓄意的人为预测可能会有不错的结果,但却是非常脆弱的,因为他相信反脆弱更是一种把握未知更为有效的理性手段。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其实明白《反脆弱》所带来的意义让人似乎更多希望,这正如老子说过的话: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人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悲伤的失败,但能够从脆弱中看到反脆弱的意义,不啻为自我的拯救,实现另一种不可能的成功。所以在迷茫中沉沦的人是悲观的,因为他看不到希望,而相反从失败中不断总结超越自我的人最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关键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信心。

作者比较犀利地批判了一些大公司,认为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大公司依然存在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因为卖糖水或卖糖水替代品,让消费者身体输入令生物系统紊乱的东西,导致糖尿病滋生,并让一些生产商在生产代偿性药物的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而小公司或手工业者卖给我们的往往是健康食品,他们提供的商品似乎是自然的和我们自发性需要的。所以他认为大公司的存在是脆弱的,而一些小公司和手工业者却是反脆弱的,因为受众的口碑不一,所以能够决定它们存活的几率。

作者还从政治的角度分析脆弱性和反脆弱性的国家,瑞士被认为是最具反脆弱性的国家。作者认为瑞士的人们生活慵懒,没有宏伟的抱负,这种稳定性带给该国反脆弱性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从经济的角度看,瑞士也是全球最具强韧性的地方,而且很多世纪都如此。

纳西姆是当今最伟大的思想者之一,他很少参加各种交际应酬,大部分时间都习惯在书房中闭关研究自己的课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对该书的评价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endprint

标签: 脆弱 事物 纳西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