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奥会光环下的黑幕
joshua+yaffa
索契冬奥会的筹办成本创下51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超过了北京奥运会的400亿美元。
成本无底洞
为了承办索契冬奥会的滑雪和单板滑雪比赛,一条簇新的公路和铁路把奥运赛场的度假山庄卡斯纳亚波利亚纳和滨海小镇阿德勒串联了起来。眼下,这个小镇已经变成了喧嚣混乱的高速路枢纽和大型建筑工地。俄罗斯最大的火车站刚刚在此投入运营,这栋庞大的玻璃幕墙建筑仿佛一个闪亮的棱镜,一面折射着高加索山脉的绿树黑土,一面映衬着黑海的粼粼波涛。
国有企业俄罗斯铁路公司(以下简称俄铁)是这项基建工程的监督机构。这家公司由总统普京的盟友弗拉基米尔·亚库宁执掌,约8.4万公里的轨道组成了全球第三大铁路网,员工人数将近百万。全长约50公里的阿德勒-卡斯纳亚波利亚纳铁路彰显了公司的勃勃雄心。掌管俄罗斯14年之久的普京将索契冬奥会看作是重振国家经济和地缘政治的盛举。为了在面海背山的奥运村和比赛场馆之间修建连接线,俄铁需要克服地形复杂和工期紧张等难题,索契项目副主任安德烈·杜尼克对公司的成就深感自豪,他说,“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能够完成,但我们做到了。”
而在俄罗斯,这个项目却因其造价尽人皆知。该项目的建设成本高达87亿美元,只此一项便超过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整体筹备成本。俄罗斯反对派政治家鲍里斯·涅姆佐夫和莱昂尼德·马丁纽克撰文指出,政府在这条路上的建设支出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和操作新一代火星探测器成本的3倍。俄版《时尚先生》杂志估算,政府的修路成本足够在这条路上满满地涂上1厘米厚的极品白鲟鱼鱼子酱。
回望2007年各国申办2014年冬奥会,俄罗斯允诺的巨额资金是个其自认骄傲的闪光点。普京亲赴危地马拉城,罕见地用英语发表了演讲。他承诺要将索契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度假胜地”,奉献给“新俄罗斯”和全世界。他说,俄罗斯将用120亿美元筹备索契冬奥会。豪言一出,竞争对手们顿时相形见绌。
但随着后来成本不断攀升,俄罗斯官员也开始不再积极炫耀最后的账单了。负责奥运会筹备工作的副总理德米特里·科扎克曾指出,成本为510亿美元的说法存在误导。他说只有60亿美元直接用于奥运赛事,其他的资金都用在了国家势必进行的基础建设和开发上。这么说或许有道理,但不是奥运会的原因,政府恐怕不会花费87亿美元修建一条通往山里的公路和铁路。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大型项目管理专家本特·弗里夫伯格表示,从提交申请到最后开幕,奥运会主办国的筹备成本平均会增至最初预测值的3倍。而索契冬奥会的成本达到了最初规划的将近5倍。
在普京眼里,索契冬奥会绝非简单的体育赛事,而是难得的公关时机,在他看来,索契冬奥会将是重振整个高加索地区的良机。在俄罗斯官员将索契选定为主办地后,他们就必须以高昂的代价迎接建筑工程学上的挑战,因为那里没有太多地方可以修建赛场。索契原本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时期工人们的疗养胜地,在这块面山背海的狭长坡地上,几乎没有宽阔平坦的土地可用来建设体育场馆。唯一可行的区域是距离索契市中心约32公里的伊梅列季山谷。
施工队伍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俄罗斯地理学会索契分会的科学部副秘书尤利娅·纳别列纳娅表示,政府官员没有就场馆和建设的科学方法集思广益,而是抱定“我们有很多钱,怎么都能建得起来”的态度。纳别列纳娅表示,政府规划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伊梅列季山谷地下河的影响。她说,反复发生的洪水导致奥运村附近的围堤数次坍塌又数次重建。2009年12月,一场强风暴袭击了索契新建的货物港口,在那场风暴中,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设备受到损毁,建材的运输要么推迟,要么花重金改道送达。
FBK公司的尼古拉耶夫表示,“对于国家来说,索契冬奥会是神圣的,这就意味着,筹备人员在伸手多要钱时可不会不好意思。”在索契周边,开发商和承包商争先恐后地给所有、哪怕规模极小的项目都冠上奥运名头,这样不仅资金来源得到了保障,还可以规避已有的建筑规章。
最大受惠者
索契冬奥会关系到两类私营企业的利益:一类是受雇于国有公司、负责开展具体工作的私营企业,另一类是投资方,它们需要面对多个项目,而且至少会投入一部分自己的资金。涅姆佐夫和马丁纽克的报告以及反对派杂志《New Times》的报道均指出,在第一类私营企业中,从索契冬奥会中挣得最多的要数阿卡迪·罗滕伯格和鲍里斯·罗滕伯格兄弟俩,这两位普京儿时的伙伴已成为腰缠万贯的实业家。该杂志表示,兄弟俩获得了21份总价约70亿美元的合同(占索契冬奥会总支出的14%),仅这笔资金便已超过了温哥华冬奥会的总成本。
其中一桩交易,是国有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委托罗滕伯格兄弟名下企业Stroygazmontazh修建一条从德兹赫巴(Dzhugba)至索契、全长177公里的管道,其中部分管道穿黑海而过。合同总金额对应的工程单价达到每公里400万欧元以上。相比之下,穿过波罗的海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单价均值为360万欧元,而部分人士估算,后者的价格已是欧洲均价水平的3倍。
通往卡斯纳亚波利亚纳的87亿美元道路建设合约主要授予了Transuzhstroy和SK Most两家公司。在索契冬奥会之前,SK Most最为人所知的恐怕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前,未通过公开招标便将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桥梁承建合同收入囊中。索契冬奥会相关合同的授予并未通过公开招标流程,而俄罗斯要求国有公司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签署合同的法律直到2012年才生效。两家公司疑与俄铁的最高领导层有关系。基建公司SK Most拥有Millennium银行的控股权,而该行董事长奥列格·托尼是俄铁负责奥运工程的副总裁。亚库宁的夫人纳塔利娅·亚库宁娜(Natalia Yakunina)曾是这家银行的董事。
虽然这些巨头和他们的公司参与了奥运项目,但他们的投资中大约70%都来自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VEB所提供的信贷资金。阿列克萨申科表示,“VEB相当于政府的第二层预算”,因为政府会将资金拨给VEB,然后该行再把钱贷给它选中的机构。根据法律,VEB的监事会应由俄罗斯总理坐镇,而在大量发放索契相关贷款之时,担任总理的正是普京本人。在Interros用于建设滑雪设施的资金中,85%来自VEB;Basic Element用于建设奥运村的资金中也有88%来自VEB。阿列克萨申科说,“政府秉持的立场是VEB的钱并非真正的预算资金,但它的的确确就是。”endprint
偷点国家的钱
很难说清低效重复的工作从几时起变质为赤裸裸地窃取国资,但这样的事情在索契似乎有很多。当地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告诉我,他们有时为换取合同必须向国企经理支付回扣,再通过虚报成本来弥补这部分支出。正如他所说,承包商和官员双方都对这种交易的性质心知肚明。一位建筑业人士表示,政府给了他一项为奥运场馆铺设给排水系统的工程,合同金额可能有数百万美元。
给他合同的官员根本不在乎他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这么大规模的项目,也不关心质量如何,他们唯一在意的是,是否愿意拿出两成合同款作为回扣。
还有一位建筑业老板说,自己的企业受邀参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把工程派给他们的官员明确地告诉他:合同写明的工程款是2.5亿卢布,但他实际上只能拿到1.7亿卢布,中间的差价想必是落入了官员们的腰包。
在本届冬奥会众多过度建设、资源浪费和管理不善的事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卡斯纳亚波利亚纳的跳台滑雪设施。在2013年2月6日、距离开幕整整一年之际,普京视察奥运场馆的建设情况。他来到跳台滑雪场,这里的竣工时间推迟了两年多,估算成本从4000万美元增至2.65亿美元。
巨额资金加上监控不力,必然导致效率低下,乃至资金滥用的后果,这一点在跳台滑雪场项目搞砸之前早有迹象。成立于2007年的Olimpstroy是专门协调索契奥运建设的国有企业,它短短几年的历史足以说明在资金大潮冲击下会有多少问题涌现。公司已经换了四任董事。每次更换领导层,警方都会以贪污和滥用职权为由进行刑事调查,不过最终无一人受到审判。几位知情人士说,比拉罗夫手下的团队在动工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地质测试。2012年春季的一天,数百万吨泥土沿着滑雪场山坡冲了下来。这样一来,工程进一步超支。
黑道也来凑热闹
对有些人来说,一切为时已晚。去年秋天的一个午后,笔者前往伦敦郊外拜访了一位名叫瓦莱利·莫罗佐夫的俄罗斯人。过去许多年里,莫罗佐夫一直住在莫斯科,在当地拥有一家生意兴隆的建筑公司,他和不少政府官员都是朋友,源源不断的政府合同让他赚得钵满盆盈。(他承认自己也干过给官员回扣的事情,而且必要时会请黑道朋友解决纠纷。)
2004年,他的企业受聘翻修议会大厦。莫罗佐夫说,他在完工后才得知,本该属于自己的工程尾款被拨给了其他公司,他怀疑那些公司与负责工程监督的官员有关系。于是,莫罗佐夫跑到总统事务办公室的熟人那里告状,但他被告知稍安勿躁,不要报警,政府会给他派肥差的。
这样的机会出现在了索契。莫罗佐夫的工作是负责一家政府疗养院的重建工程。这里面出了问题:负责该项目的总统事务办公室官员弗拉基米尔·莱斯切夫斯基告诉莫罗佐夫,作为整体安排的一部分,莫罗佐夫必须把12%的工程款以现金形式返还给他本人。莫罗佐夫说,他向执法人员揭发了此事,但被告知回家等回复。要对付位高权重而且可能受到克里姆林宫庇护的官员,并非易事。
2009年初,莫罗佐夫听说自己或许保不住这份差事了,甚至可能会被狠狠地踢出去,这意味着他的工程设备和办公室可能都会被没收。莫罗佐夫再次来到安全部门,告诉他们这次必须出手了,否则他只能公开起诉,引爆一桩丑闻。警方派出了一组侦探与他合作,但他们说,只有在莫罗佐夫提供了确凿的被敲诈证据后,警方才能正式进行调查。后来调查人员拒绝提出指控,此案2012年被销案。2011年12月,莫罗佐夫和妻子前往伦敦过新年。假期过后,一个俄罗斯熟人打来电话,警告他出于安全考虑不要回国了。他获得了英国政府的庇护。
莫罗佐夫说,放眼看去,你会发现类似的事情在俄罗斯越来越普遍。非正规的控制机制和为谋财而争权夺势的做法早在俄罗斯获得奥运会主办权,甚至普京上台前便已植根于该国的文化土壤。莫罗佐夫说,“索契,不过是俄罗斯社会的冰山一角。”
(吕佳航荐自《商业周刊·中文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