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毁列宁像:清除最后的苏联印记
戴着黑头套的人爬上列宁雕像,将绳索挂在雕像头部位置,他挥了挥手,对下面的人示意,早已聚集的人群开始用力。雕像慢慢倾斜,好像要扎进人堆伴随着一声巨响,它倒向地面,碎片四溅。
“干得好!”“革命!革命!”“我们不是反对俄罗斯人民,我们只是反对列宁和普京。”意犹未尽的人们继续用锤子敲打碎片,一名男子爬上雕像基座,插上乌克兰和欧盟的旗帜,挂上“亚努科维奇,下一个就是你”的标语。
“这是伟大的乌克兰革命!”基座下的人欢呼起来,还唱起了国歌,开始捡拾铜像的碎块当纪念品。一个人带走了眼眉,铜头则被搬运到~个敞篷小型载货卡车里载走。
2013年12月8日,抗议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示威者们,推倒并敲碎了乌克兰首都基辅比萨拉比亚广场的列宁雕像。
这个“列宁”用石英岩雕刻而成,高345米,重7吨,底座高2.5米,自1946年12月安放于此开始,已经矗立了67年。在此之前,这是基辅市内仅存的列宁雕像。
自2004年末橙色革命爆发后,当时上台执政的“亲欧美疏俄罗斯”代表人物——时任总统尤先科和总理季莫申科即开展一系列举措清除苏联印记。2010年,“亲俄派”亚努科维奇成为总统,亲欧和亲俄两股势力的激烈对抗就再也没有停止过,那些倒下的,或是被涂上乌克兰国旗的苏联领导人雕像,被视作这种对抗的具体体现。反对派重要的标志
“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基辅不要列宁!……”乌克兰民族主义政党“斯沃博达”党的新闻秘书在Twitter上写道。而另一位该党党员甚至在Twitter上宣布:“苏联的占领到此为止,羞耻和侮辱的政权到此为止。”
多年来,“斯沃博达”党人的一项首要诉求就是“将克格勃特工及曾在苏联共产党供职过的政府官员拉下台”,与此同时,他们也一直倡议将乌克兰国内所有列宁像都捣毁,并曾付诸实践。
“对乌克兰反对派来说,这是重要的标志。”支持反对派的俄罗斯记者吉洪·扎德科将这次列宁雕像被推倒的意义,等同于1991年8月苏联解体前,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上克格勃创始人捷尔任斯基雕像的倒掉。
在列宁雕像被推倒之前,乌克兰境内爆发的大规模游行已经持续了十余天,起因是2013年11月底,乌克兰政府暂停入欧进程、转而与俄罗斯加强经贸关系。
示威者认为,政府的退却是因为总统亚努科维奇唯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命是从,软弱无能。坊间有传言称,亚努科维奇和普京已经达成共识,要让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主导的关税联盟。虽然双方总统发言人均否认这一说法,但期待加入欧盟的民众已经愤怒。
2013年12月8日当天,反对派召集100万人举行集会,要求亚努科维奇在48小时内将总理解职,否则就将包围总统府。这成为乌克兰史上最大规模的关注贸易协定的示威,也是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乌克兰最大的政治示威。
截至2013年12月12日,示威游行和集会还在继续,而政府“向东还是向西”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目前,究竟谁参与了拆毁列宁雕像,尚不得而知。基辅警察局新闻处负责人奥莉加·比雷克表示,警方已就此事展开调查,并会提起刑事诉讼。
乌克兰总理新闻秘书维塔利·卢基扬年科和基辅市政当局负责人亚历山大·波波夫则称现已发生的一切为“野蛮行径”,如同“回到了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时期”。乌克兰共产党则承诺会复建雕像。
被当做苏联符号移除
据在全球拥有大批成员的列宁像民间统计小组“RU-LENIN”2013年7月1日更新的数据,目前在全球约有7000座列宁全身像、半身像等大型公开纪念物。其中,1484座在乌克兰,仅次于俄罗斯。
虽然数量众多,但乌克兰人似乎很想摆脱这些“苏联时期的产物”。
前总统尤先科在任期内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去苏联化的演讲。2007年,尤先科在基辅出席一个集会时,公开敦促全国拆除所有前苏联时代纪念碑。他在讲话中称乌克兰“应该换穿上干净的衬衫,同时将身上所有苏联时代的标志和符号移除”。
那些为纪念列宁诞辰的雕像,自此开始被移除,或是遭遇人为毁坏。
2009年是列宁雕像“受伤”最为频繁的一年。
6月底,基辅的一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目录的列宁雕像的鼻子被砸,左臂亦被敲断。事发第二天,不少乌克兰共产党员来到雕像附近集会,谴责市政府当局不采取抓捕行动严惩罪犯。
但引起最大社会效应的,还是当年全世界最后一座完好的《山岗上的列宁和斯大林》雕像被拆毁。雕像由三名乌克兰雕塑家在1937年设计建造,由于在次年的莫斯科艺术展上获奖而被传言获得了斯大林的喜爱,自此成为苏联官方推荐的雕塑作品,在全国各地树立起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这一次拆除行动还曾造成乌克兰国内“亲俄”与“亲欧美”两派的紧张对立。
即使是在“亲俄派”执政的2012年,为迎接在乌克兰举办的欧洲足球锦标赛,乌克兰政府花费300万英镑(约合3191万元人民币)拍摄了一段90秒的宣传视频,其中包括乌克兰的许多历史和文化遗产,但独独漏掉了列宁的雕像。
历史英雄“取代”革命导师
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广场花园到码头车站,几乎在苏联每一个加盟共和国以及同处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都能看到列宁、斯大林不同样式、高度和材质的雕像。其中,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还存有世界上最大的列宁雕像,高27米,其底座就有30米高。
其间,虽因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发起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掀起了拆除斯大林雕像风潮,但列宁雕像几乎都完整保存了下来。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纷纷独立的加盟共和国以及东欧国家开始拆除列宁和斯大林的雕像,力图向曾经深刻影响过自己的苏联政治说再见。这对“革命师生”的雕像大多就此下落不明。一些被拍卖,一些被熔化,一些屈居遥远地区公园,“命”好一点的待在博物馆隐蔽的角落。
取而代之的,是各国距今更为遥远的历史中的英雄。在乌兹别克斯坦,坐在宝座或者骑着骏马的帖木儿雕像随处可见。帖木儿是14世纪帖木儿帝国开国君主,其统治范围从土耳其东部,贯穿叙利亚、伊拉克、伊朗,深入印度北部。
苏联时期最为贫穷的加盟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曾拥有中亚地区最高的列宁雕像——高12米,底座也是12米,但在2011年的一个晚上,吊车移走了它,伊斯梅尔·索莫尼雕像占据了其位置。后者被认为是塔吉克人之父,是10世纪波斯王朝时期这一地区最成功的人之一。列宁雕像则被扔到一个又脏又破的公园,凝视着其对面早已被废弃的苏联式公寓楼。
斯大林雕像的命运要悲惨许多。2010年,曾有新西兰游客来到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哥里,希望看一眼最后仅存的几尊斯大林雕像。然而,他们抵达“一周前还在,最后却只看到光秃秃的底座,雕像一夜间就消失了”。
此后,很多哥里人提议要重建斯大林雕像,甚至集齐了5000人签名,但最终没了下文。当时带团的当地导游称,对于斯大林这个从这里走出的世界名人,哥里人一直有种矛盾心理。很多老一辈人仍尊重他,但大多数人却又因古拉格劳改营而痛恨他。
不过,2012年6月,斯洛伐克人在首都平静地重新树立起他们于1956年拆除的那座斯大林像。这则消息并未引起多少人的关注。而此时,这尊塑像已经是单纯的历史承载物,其背后已没有任何政治内涵。
(源自《观察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