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绝对会失败的人生计划,定还是不定?

点击:0时间:2020-01-02 03:58:25

当年申请研究生院,每人得交一篇“个人陈述”,套路大致是先吹嘘一下自己的过去,再罗列一下现在,最后展望一下未来——5年后,你会在哪里?做什么?

可愁死我了。

我讨厌计划,因为我的计划总不靠谱。几年后不小心翻出来,恨不得把时间倒拨几秒,免得记起自己身在井底时立下的志向——先灭少林,再灭武当……别人觉得你蠢无所谓,最痛心的是自己都觉得自己蠢。

那就定个“脚踏实地”的计划?做起来才发觉意外频出——每个读过博、结过婚、创过业的人,谁不曾在长夜涕下而太息——当初我怎会定了这么个狗计划?

索性放弃一切计划,车到山前必有路,且走一步看一步。王阳明兵法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这么想着,这么做了。结果呢?心也乱动,身也乱动,头破血流,只好在南墙根下,躺倒不动。

假如你的计划注定会失败,定,还是不定?

哈佛商学院的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建议,人生计划必须有,但须换个思路,像企业定战略那样去制定。

传统的计划方式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基于几个假设:①我已经掌握了足够详尽、足够准确的信息;②我能根据这些信息预见未来;③我所定的计划适用于我所预见的未来;④我定能坚持到底,赢得胜利!

很遗憾,这些假设统统不成立。93%的成功企业曾“转换过战略”,换言之,就是“一开始的计划行不通”——这还是成功者的数据。失败者则不必说了,100%。

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今天,更可能的状况是:①掌握的信息不足或者不准确;②黑天鹅意外频出,预测的未来完全错误;③尽管正确地预见了未来,但计划却不适用;④未来全中,计划合宜,但执行崩了……成功虽在望,壮士已断腕。

所以,当失败几率非常大时,你需要制定一个“受发现不断驱动的计划”(discovery-driven plan),简称DDP计划。

沃顿商学院的伊恩·麦克米兰(Ian MacMillan)和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丽塔 ·麦格拉思(Rita McGrath)认为,要制定一个DDP计划,必须自问如下问题:

我这个计划背后,存在哪些假设?

我需要证实哪些假设,来说明这个计划是可能成功的?

在“代价越小越好,速度越快越好”的前提下,我如何一一检验这些假设?

收集到什么样的数据时,我可以对这个计划追加投入?

收集到什么样的数据时,说明这个计划完全失败,我必须中止计划?

他们建议,把计划定成“走一步看三步”,事先定好3个“检查点(checkpoint)”。你的资源(精力、人脉、财富)必须分批投入,一开始投入的资源只够抵达第一个“检查点”,到达后,根据收集到的反馈,修正计划,重新设定未来的3个“检查点”,再投入部分资源……如此不断反复循环。

一个人要像一家公司,一段人生要像一连串创业,一次创业要像一场科研。而每天,都是人生科研的实验直播。

你要有实验目的,要仔细研究你的假说,要定出走一步看三步的实验计划……最后,假如收集的数据跟你的假说不符,不要畏惧改变假说,不要畏惧推倒重来……人生啊,最糟糕的不是计划失败,而是明知计划失败,你却咬牙坚持到底。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