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世纪课本:从统一走向多样化

点击:0时间:2020-02-29 18:59:02

李文姬+++张丽+++晓阳

新世纪之初,国家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以人为本”精神下,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强调,注重听说读写等工具化因素之外,语文课本选材注重人性化、科学化和国际化。

不断增加人性、心灵的内容

2000年,新世纪第一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再次修订出炉,在重视语文能力之外,新大纲对语文课本的思想教育功能进行了这样的表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同年发布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则在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之外,特别强调了“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与此同时,新世纪之初的课改更加放开了教材的编纂,使语文教材迅速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统天下”真正发展为各地版本教材“群雄并举”,有的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也选择使用不同的版本。在新教材中,环境意识、生态观念等思想在语文课本中得到了更多的体现。比如,在2005年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中,就有《桂林山水》《林海》等多篇涉及生态环境的内容。

在最近几年的语文课改风潮中,各地的语文课本也都增加了反映地方个性特点的篇目,比如刘翔奥运夺冠被写入上海市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材。同时,一些广具影响的通俗作品也进入语文教科书,比较典型的是人教社2005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读本首次选入武侠小说《卧虎藏龙》和《天龙八部》的节选。

一些语文老师注意到,在新世纪的语文课本中,“爱情”这一曾经讳莫如深的字眼也不再那么敏感。新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增选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段落节选),以前人们认为文中山歌等表达一些男女爱慕之情,不利于学生成长,而现在入选,则表明有关方面认可该文对民俗、情感教育有一定的启迪与帮助。中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陈军表示:“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尽管各类试验本众多,但总的趋势是在逐步增加表现‘人性、心灵美的内容。”

替换40%的课文增加了古诗文比重

2014年9月新学期开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消失在了上海小学一年级新教材中,同时被删的还有《登鹳雀楼》《夜宿山寺》《江雪》等7首经典诗作。

随后,上海小学课本删除古诗的做法引起了非议。当时有媒体梳理发现,十多年内至少有43篇经典课文消失在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其中22篇为经典古文、古诗词。而取代过去经典课文的,则是周杰伦的《蜗牛》《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类新面孔。

2014年9月9日,國家主席习近平在北师大参观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该话一出,上海小学教材删去古诗的做法再次受到关注。专家指出,教育的功用,是更好地认识文明的价值,为文明的传承和创造服务。

教育部发言人续梅随即表示,中华传统文化所占比重,也是教材审查的标准之一,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则会建议增加。

2016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400多万中小学生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占一至六年级全部课文的30%,七至九年级全部课文的40%。

“在以课标为依据的基础上,语文版修订教材体特点,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注重在统一上下工夫。”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在选文上,力求文质兼美,所选课文既有较高的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语文价值。

摘编自新华社、《法制晚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

标签: 语文 课本 课文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