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他靠装疯卖傻登上了皇位

点击:0时间:2020-04-22 01:45:35

天野苍茫

有这么一位皇帝,靠装疯卖傻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且他还干得不错,后人将其与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这不得不说是件让人啧啧称奇的事情!

历来,登上皇位的无非有以下几种途径:会投胎,时机选的好,靠嫡长子继承皇位;自己是牛人,有一大堆牛人相助,硬生生抢下皇位,如刘邦、朱元璋等;洞察人性、演技了得、情商高超赚取了皇位,隋炀帝杨广便是;会来事,同时擅理事,这样也能登上皇位,雍正皇帝就是行家;其他的如靠政变上台、被太后和大臣拥立上位的也不在少数。

但有这么一位皇帝,靠装疯卖傻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且他这个皇帝还干得不错,后人将其与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这不得不说是件让人啧啧称奇的事情!

太监当道

自从“安史之乱”被平定以后,在唐朝政坛上,活跃着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他们身残却志坚,他们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业绩告诉所有正常人:咱们太监不好惹!

他们的业绩包括:拍板拥立八个皇帝,杀了两个皇帝(唐宪宗、唐敬宗)、废掉一个皇帝(唐顺宗)。权倾天下、威加四海的大唐天子在他们面前跟受气的小媳妇一样,低眉顺眼的,时不时还得看这些家奴的脸色行事,连皇帝唐文宗都发出感慨:“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为什么这帮皇帝的家奴能如此猖狂,甚至可以操纵皇帝的废立和生死呢?

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军队——神策军。神策军本为一支戍边军队,“安史之乱”发生后,这支军队被调出来支援平乱,几经周折,到唐德宗在位时,这支军队成了实力强大、编制健全、装备精良的禁军,唐德宗认为朝中文武大臣都信不过,因此把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交到了太监手中。神策军最高指挥官叫做护军中尉,鼎盛时期拥有十八万人。

“枪杆子里出政权”,正是有了这支强大的禁军部队,太监们可以为所欲为。

公元846年的4月22日,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唐武宗因为服食丹药中毒身亡,他在位期间,并没有册立太子,由于事发突然,因此也没有指定接班人。不过即使指定了,多数也是做不得数的,因为首先要问问权倾朝野的那些大太监能不能答应。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位空悬牵动着朝中所有人的神经,当时的神策军中尉、太监首领马元贽将宗室诸王挨个瞧了个遍,最终拍板拥立光王李忱为皇位。

装疯卖傻只为活着

李忱何许人也,刚刚去世的唐武宗的叔叔,时年三十七岁。

很多人难以理解,通常太监挑选皇帝,要么挑选和自己来往特别亲近的王爷,权位有保障;要么挑选没有根基、年龄小的皇子,易于控制。马元贽为什么偏偏挑中这位并不起眼、年近四旬的光王呢?

能在太监中混到一把手位置的,当然不是泛泛之辈,大太监马元贽挑选光王李忱的原因很简单,此人好控制,是所有人公认的“智障人士”(平时反应慢,话也少),《资治通鉴》中记载为“宫中皆以为不慧”。

李忱为什么选择装疯卖傻呢?

这要从他早年的经历说起,当时还是他哥哥唐穆宗在位,据说有一次,李忱进宫向太后问安,刚好碰到一场刺杀,虽然刺客很快被抓住,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但是李忱却自此变得沉默寡言,尤其是目睹朝中各种争权夺利、血雨腥风的政治变故,更加让他明白只有保持沉默、不引人注意才能让自己性命无忧。

哥哥唐穆宗驾崩后,即位仅仅两年的侄子唐敬宗李湛为宦官刘克明所杀,另一个侄子、比自己大一岁的李昂登基为帝,是为唐文宗。

除了非去不可的宫中聚会,李忱一般不和别人来往,即使参加聚会,他也不发言。

文宗皇帝经常驾临十六宅(宗室诸王的住宅小区)和诸王饮宴,席间也经常逗弄这个叔叔说话,但是文宗以及其他王爷如何插科打诨,李忱都不为所动,最多偶尔傻笑看着大家。看着他的这种窘态,众人越发开心,“宴席戏光王”成为大家的乐趣之一。

一个傻子的悲惨生活

十几年如一日的装傻,要么是愚不可及,要么是心机深沉,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企图。继哥哥文宗之后登基为帝的唐武宗就是这样想的,哪怕这个光王装傻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唐武宗也绝对不能让他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为了永绝后患,他决定找机会除掉李忱。对一个傻子明目张胆的下手,身为堂堂帝王,实在是面上无光,因此他只能使绊子、耍阴招。

于是,光王李忱的悲剧生活开始了!

当时的宫廷贵族盛行打马球,唐武宗更是此中高手,每次打马球,他都点名让光王李忱陪同,结果这位光王经常莫名其妙地突然从马上坠落;有时候光王在宫中走着走着,忽然被什么东西绊倒,一骨碌从台阶上滚了下去,摔得不是鼻青脸肿,就是遍体鳞伤。不过幸好都是些皮外伤,休息了一段时间,又恢复如初。

三番五次整不死李忱,唐武宗决定给叔叔来点狠的。

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唐武宗带着众王爷出城打猎,当然还有光王。等大家打猎结束返程时发现光王不见了,唐武宗安慰众人不用担心,他已经安排人去找了。一个傻子,没人当回事,于是众人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己的猎物回去吃火锅了。被丢在冰天雪地里冻了一天的光王同志却是命大,被一个路过的巡检搭救,送回了十六王府。

正等着安排人给光王收尸的唐武宗得到消息,气得哇哇直叫。苍天啊,害个人有那么费劲吗?

这次,唐武宗决定撕掉羞羞答答的面具,他密令四个宦官直接将光王拿下,丢进一处密室关了好几天,最后又把他捆得像个肉粽一样扔进了皇宫的厕所中。

这样对待一个傻子,连太监都看不下去了,太监仇公武进言道:“亲王不应久沉厕中,不如诛杀为好。”

在征得唐武宗同意后,读了一些书、并一向以吕不韦为偶像的仇公武冒着很大风险从厕所中救出李忱,虽然一身粪便奇臭无比,但是为了自己那伟大的理想,他毫无怨言。他把光王藏在马车上,上面盖了粪便等物,偷偷送出了长安城。

光王李忱离开长安后,一路向西狂奔。从此隐姓埋名,流落民间,最后逃到了浙江安国寺削发为僧,直至后来重返朝堂。数百年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途经此地,有感于唐宣宗李忱的传奇人生,特地赋诗一首:“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傻子转眼变明君

光王李忱登基为帝后,宦官仇公武欣喜若狂。他一直深信自己救出的光王有一天会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筹码!而今,自己成为当朝皇帝的救命恩人,仇公武当然笑得很灿烂。

然而,当李忱开始着手处理政务时,仇公武就笑不出来了,所有一直认为李忱是傻子的人都笑不出来了。李忱举手投足间俨然一副天子气派,神色威严,目光从容,对待大臣恩威并施,处理朝政果断干练。

唐宣宗李忱登基后,彷佛要把这几十年来积攒的智慧、能量、魄力全部释放出来,他果断下令将权臣李德裕罢官出外,结束牛李党争,恢复了朝局的稳定;同时非常注重限制宦官的权力,包括拥戴他上位的大太监马元贽都被他晾在一旁。

他在位期间多次减免赋税来缓解百姓的负担,提倡勤俭治国的理念,百姓日渐富裕;在对外军事方面,破北狄、固北边、驱吐蕃、收河西、定安南、护南疆。

文治昭昭、武功烈烈,因此史上对李忱评价极高,把唐宣宗在位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他本人被成为“小太宗”,和缔造“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

摘编自“历史大学堂”

标签: 太监 皇位 皇帝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