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忠报国的岳飞

点击:0时间:2020-05-11 12:20:05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以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写下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他的这种尽忠报国的精神,与父母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

岳母姚氏虽是普通农妇,但她在儿子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勉励儿子“从戎报国”。父亲岳和是自耕农,为人淳朴善良,遇到荒年,常节减饮食,救困济危。

岳飞继承了这种良好家风,他的生活非常简朴,粗茶淡饭,从不浪费一粒粮食。有一次,他留部将在家中吃饭,没有一个荤菜,全是素菜,还把剩下的都收起來作为晚餐。他在抗金战斗中功勋卓著,宋高宗要在杭州为他建豪宅,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他还经常化私为公,用自己的私家财产去补助军用。

岳飞不但处处严以律己,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宋代有“任子恩例”的惯例,即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然而,岳飞要求孩子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还勉励儿子“自立勋劳”。长子岳云屡立殊勋,却多次隐瞒不报。部将张浚看不过眼,说岳飞这样做,并非公道之举。岳飞却说:“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又说:“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