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碎之中现真情
代连华
丰子恺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全才,他不仅是漫画家、音乐家、翻译家、教育家,还是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常于细碎之中表达人生意义,读来意蕴悠长,于细碎之中折射真善美。
儿童的心态和生活,是丰子恺作品的主题。他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才是真正的人。”在他笔下,儿童多是天真无邪、憨态可掬,而那些呼之欲出的儿童形象,大多取材于他的儿女。
丰子恺一生育有7个子女。初时,这位父亲并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就像所有严父一样,总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大师讲了几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开明书店送来一本书。书是新出版的,有的书页没有裁开,于是,大师拿了小刀,一点点地将书裁开,5岁的儿子瞻瞻,就在旁边认真地观察。等到大师从学校回来,发现瞻瞻竟然将书架上一本极其珍贵的《楚辞》用小刀划破十几页,并得意洋洋地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大师很生气,大声叱责儿子,儿子的眼睛里流露出不解与委屈。那一刻,大师突然很羞愧,善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自己却无意之中扼杀了孩子的这种天性。于是,大师马上转怒为喜,不停地夸奖起来。
女儿阿宝喜欢小玩具,也喜欢装饰玩具。一次,她将新鞋子套在小板凳上,得意地叫起来:“阿宝有两只脚,板凳4只脚。”看到阿宝穿着袜子站在泥地上,大师一边将她抱起,一边生气地说:“瞧,脏了袜子,不知道干净。”刚刚还沉浸在自己的创意之中的阿宝,被爸爸无情地喝止,忍不住哭起来,极委屈的样子。女儿的眼泪,让大师很后悔,觉得自己太过于严厉,于是忙用玩具哄女儿。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终其一生,丰子恺都在用心表现细碎的东西,鲜明生动而富含意蕴,细碎之中现真情。他是孩子的父亲,也是所有儿童的知音。
耐得住细碎,才能记录出最真实的生命历程。我们在大师的散文中,读出了世间万物真切的爱,体会浓浓的生活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