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7岁留守少年为何选择轻生

点击:0时间:2020-07-06 13:20:52

章正

2017年1月27日(农历丙申年除夕)夜,云南镇雄县17岁留守少年小宝(化名)自杀。孩子留下了一封遗书,言语间表达出对留守生活的悲伤和内心的纠结:即便与父亲每年见一次面,但他总是被打;理解家庭的贫困,但一周30元的生活费,有时还需向同学借钱,他却要面对父亲逼问花钱的账目;他不想那么早死亡,却依然选择了轻生。

小宝自杀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不少媒体的报道。那么,17岁的花季少年,为什么会选择轻生?近日,记者对此事进行追踪,发现小宝轻生悲剧背后,是他生活环境的冷漠。

被遗忘的留守少年

小宝家中有4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在老家与爷爷奶奶生活,3个弟妹与在昆明打工的父母在一起。在采访中,小宝父亲给出的理由是家里的孩子太多,考虑到负担太重,所以没有把小宝带在身边生活。

与很多从小在农村生活的留守儿童不一样,有村民怀疑,父母对小宝不如其他孩子好,由此造成的父子隔膜,是小宝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

小宝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多村民都知道孩子的父亲脾气不好,回来一次打孩子一次。母亲平时也不回老家,父与子之间的矛盾没有缓冲区。不识字的爷爷奶奶,也难以承担起教育的职责。父亲的暴力,只能加深孩子对社会的绝望。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付姓是小宝所在村里的大姓,村民之间都沾亲带故。说到小宝的事情,有的村民欲言又止,不愿意过多评价。有的村民虽然看不惯小宝父亲对孩子的狠心,但没有人站出来调解父子俩的矛盾。

如今的农村,人们各过个的,彼此显得有些冷漠。大家都知道小宝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却鲜有人关注孩子的生存状态,就连小宝的近亲属也不例外。除夕晚上,没有亲戚叫小宝和爷爷奶奶一起吃年夜饭。

小宝的班主任文老师告诉记者,小宝性格不算内向,与大多数孩子没什么两样。文老师与小宝父亲偶尔电话沟通,主要聊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他并不了解孩子家庭的经济情况,也没有去家访过。

直到正月初七,文老师才听到小宝自杀的消息,他说“很震惊,很难过”。然而,孩子自杀后,他并没有去小宝家看望过。文老师解释,小宝的家人也并未联系过他。

小宝生前所在学校,免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班里有50多人,其中隔辈抚养长大的孩子有十来个。或许留守儿童太多,学校老师实在了解不过来孩子的家庭情况。很难让人理解的是,一名学生轻生,学校却冷漠面对,没有派老师到学生家中探望。

小宝的爷爷还表示,小宝生前,没有人来统计过留守儿童的情况。记者致电小宝家所在的盐溪村村委会负责留守儿童的严姓副主任,询问相关情况,他回答“我不知道”,随即挂断了电话。记者也曾前往盐溪村村委会办公室,并没有找到工作人员。多位村民证实,去年当选的村委会成员,很多人都在走辞职程序,具体原因不详。

留守儿童数量太多,在当地反而变成了一个让人见怪不怪的群体。即便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像小宝这样的留守少年的生存现状,依然很容易被遗忘。

面对亲情的分裂

从小宝的遗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明白家庭贫困的窘境。一周30元的生活费,每周来回走60里的山路,甚至没钱的时候,他还要向同学借钱。可是,他怨恨父亲还要逼问他花钱的账目。

记者在小宝的房间里看到他生前珍藏的“百宝箱”,里面有古代铜钱和一些纸币。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小宝帮着村民干农活儿,想方设法要到这些东西。小宝生前告诉过爷爷,他的手机就是用铜钱换来的。

作為一名留守少年,小宝不得不面对家庭感情的分裂。小宝的爷爷称,由于涉及分家,他3个孩子之间不和,小宝的二叔还和他发生过矛盾,甚至动手打了老人。老人的说法得到其他村民的证实,都认为老两口拉扯小宝长大不容易,3个子女对老人并不好,同时强调小宝非常懂事。

两位老人养了一头母猪,这是老人唯一的经济收入。爷爷说:“我们指着这头猪生活,去年收入1万多元,前几年从三四千到五六千元不等。”他们自己平时还要种地。小宝父亲说自己负担重,但过年会给老人几百元,还有把自己的粮食直补银行卡给了父母。

很难想象,小宝生活在这样一个亲情分裂的家庭,长辈们对爷爷奶奶的冷漠,无疑也印刻在孩子的内心深处。

扶贫路上应重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面对留守儿童,社会总是用城市思维去看待这些孩子。一些人看到了孩子生活条件不好,就给他们资助点钱再送个书包,却忽略了这些孩子内心精神层面的诉求。

吃饱和穿暖,已经不是留守儿童最大的需求,他们的父母也能提供基本的物质供给。可是,这些孩子生活的软环境却不容乐观,面对的是农村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村民不再是古道热肠,无形之中影响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其实是社会压力的最后承担者。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外维持生计压力很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态度不好,表面上是他们教育方式不当,实际上是把气撒在孩子身上。爷爷奶奶既要种地又要带孩子,生活的操劳免不了让孩子成为他们的抱怨对象。甚至在学校中,乡村老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不佳,难以对孩子教育保持着耐心。

留守儿童问题的背后,实际上也是扶贫问题。国家提出,在全面实现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缺少照料,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绝对贫困人口”。可是,各地的精准扶贫中,无论是扶贫还是扶智,都还没有把留守儿童问题当作一个突出的关注点。扶贫的考核还是单一的“GDP主义”——只衡量收入的增长,而没有关注农民及其子女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精准扶贫路上不妨要带上留守儿童,以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在集中连片贫困区,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都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不妨依靠驻村干部、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在当地建立留守儿童中心,专注留守儿童事务,以提高这些孩子的福利水平。

当然,还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经济上,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解决了本地的贫困问题,也就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社会上,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让城市更包容,慢慢地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家庭,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抛家舍子来城市务工,留守儿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从制度设计层面而言,留守儿童福利应纳入扶贫考核体系和城市化进程体系,这在当下看来或许是较高的“扶贫标准”,但却是怎么也绕不开的扶贫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链接:小宝遗书全文

我逢过年受气、受罪,人人都有一颗心,心是肉长的,但是我的父亲是不知进退。人人过年,欢声笑语,高高兴兴,但我去年、今年,没有得到好日子过,去年(被父亲)打骂、逼问账目,只因为一点小事情,我过完年,上有七十几的爷爷奶奶,下有十八九岁的哥哥(堂哥——编者注),我无法接受。

为什么别人都有好的家庭,为什么?我没有,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却只有在阴暗的阳光里度过,我不希望有什么好的生活,我只希望我有一个好(的)个人生活,不受他人的气。

在这十五年里(爷爷奶奶抚养了他15年——记者注),我感谢我的爷爷奶奶,是他们教我学会了为人处事,但是我的爸妈在(这)些年里没有一天是他们照顾我,但我不恨他们,因为他们有很大的负担。但是,我希望我父亲改改脾气,不要那么火暴,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心,人心隔肚皮,我不知道他们的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要逼得子女自杀。

我还很年轻,不是那么想死,但我受不了氣,不要把脾气撒在自己儿女身上,他们是无辜的,上帝把他们送你们身边是希望他们得到爱,而不是父母的怒火,为此我必须申明:我的死与我的家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原因是我爸爸,他总是给我压力,给我难过,我死了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解脱,从而为家庭减轻负担,为他们省下一笔钱,同时我将不再受我爸爸的气。

如果我不死,那么我将活活(地)受罪,我是那么希望自己不是人,而是一个水里游的、天上飞的,不管怎么我都将会快乐开心,不会流泪,我不会后悔,我后悔得(的)是我投错了胎,世界那么大,为什么我会投生在这里,人终究会死,早死晚死都一样。

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因为不会有什么事会烦你了,我的死是你造成的,与其他人无关。你句句逼人,我没有办法,独有一死方休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是你既然有自己的规则,我不会管,因为我破坏了你的规举(矩)就只有死,你自己好字(自)为之,你不要无理取闹,希望下辈子你我互不相识。

你的不孝儿子,当然也是啥子事都干不了的一个儿子,自己珍重。

(遗书中补充说的内容)我死了,你不要找老爷们(爷爷奶奶)的麻烦,如果你找老爷们的麻烦我都不放过你,我的死是你亲自造成的。

另外,我死了,麻烦你帮我把我的手机卡给小帅儿,告诉他QQ钱包密码112820,手机卡在抽屉中,我的所有东西不准动我的。2017年1月26日

(据《中国青年报》)

延伸阅读:留守儿童的精神留守更可怕

除夕夜,云南留守少年小宝(化名)留下遗书自杀,用死亡来抗争父亲的冷漠和暴力,事件极端而让人心惊。有建议称,要把留守儿童福利纳入扶贫。难道留守儿童的问题真的只是因为穷吗?

我接触过很多在外打工者,他们把孩子留在老家,自己外出挣钱。有一个在美容院打工的母亲,将儿子寄养在自己的弟弟家里,由老母亲带着。老母亲要同时带3个小孩,每次她回家,母亲都要诉苦,说她的儿子越来越不听话,看电视,打表弟表妹,还偷家里的钱。这个在美容院打工的母亲,总说自己很苦恼,儿子不在身边,没法管,问题越来越多了。

我开始以为他们夫妻因为穷才来城里打工,后来才知道他们已经在小县城买了两套房。我建议她回小县城开个美容院,她却支支吾吾,说自己在城市打拼不容易,要让儿子吃好、穿好,不能比别的孩子差……

有些农民外出打工,起初是因为穷,但他们挣到钱以后,并没有选择回家和孩子在一起,而是继续挣钱。他们用挣来的钱在农村老家盖大房子,逢年过节回趟家,节一过完又收拾行囊逃离了农村,留下年事已高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们。我想,他们中的很多人即使在家门口就业,孩子也是留守儿童,是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对于孩子而言,精神的留守其实更可怕。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关爱,导致精神和心理层面出现问题。小宝负气自杀,便是他内心深处产生绝望与无助情绪的最终爆发。

减少留守儿童极端事件的发生,对农村父母们进行精神上的扶贫,同物质扶贫一样重要。要寒门出贵子,不仅要物质需求,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需要亲情呵护。倘若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亲的爱意,挣再多的钱,孩子也是孤独无助的。

标签: 小宝 孩子 儿童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