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十年代的璃门

点击:0时间:2020-07-07 02:03:26

叶兆言

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老一辈人都有深刻记忆。记忆这玩意很有意思,像一张褪色老照片,无聊时打开看看,常会引起不一样的感受。对于上岁数的人来说,计划经济不陌生,它与生俱来,我们刚一出生,就仿佛阴影一样紧密伴随。我们都用过粮票,用过布票,这票那票掰手指数不过来,当年有一种豆制品副票,编好号的,到日子发通知,某号可以买酱油,可以买鱼,买酒,为什么叫豆制品副票,而且全国各地统一称呼,没人能解释清楚。

习惯成为自然,成为应该,我这年龄段的城市人对计划经济谈不上太反感。一件事一旦成为习惯,即使身受其害,也会习惯性地接受,觉得这个理所当然。城市人习惯了粮票,享受了粮票,粮票成了城市人的标志和骄傲。吃商品粮成为一种既得利益,如今听上去怪怪的,但是,它确实是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到了80年代,忽如一夜春风来,说着说着就改革开放了。我印象中,其实“文革”中也有过改革苗头,譬如当年的“整顿”就很像回事。“文革”后许多东西,“文革”中已经有过。记得那时我还在上中学,突然听说要开四届人大,要抓经济了,说经济再不抓就不行了。那年头印象最深的是政治运动永远不会完结,千言万语一句话,阶级斗争还是得抓,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灵不灵我们也不知道,就知道必须得抓。

当然,所有这些都属于桌面上的冠冕堂皇,印象最深的是“文革”后期开后门。什么叫开后门呢,就是凡事都要通过关系,都要找熟人帮忙,找熟人的熟人关照。开后门成为时代特色,成为几乎公开的潜规则,应该说和“文革”有着密切关系。“文革”把经济给搞垮了,什么都要计划供应,掌握计划的人就有一种相对权力。商店里小领导,菜场上卖鱼的卖肉的,生产队队长,各级革委会主任,手里只要有点小权,都有可能成为开后门的对象。

上世纪80年代,不正之风的开后门得到了有效控制,市场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年轻人游戏规则悄然改变,首先是高考恢复,可以相对公平地在考场上搏杀。其次,这票那票作用逐渐减少,只要有钞票,想买什么都能买到。但是只要还存在计划经济,就会有漏洞,开后门的风气就不可能完全杜绝。印象中有几件小事总是难忘,一是彩色电视,一是安装家庭电话,一是换煤气灶。

先说彩电,80年代初期,彩电还不普及,很多人家都买12英寸的黑白电视,那时候都觉得能有个黑白电视已不错了,很快,彩电成为家庭基本配置,立刻紧俏起来,一紧俏就要凭票供应,一凭票,难免开后门。当时已流行下海做生意,身边几个一起玩大的干部子弟,所谓下海就是倒腾各种批文,成天听他们吹牛,都是即将发财的样子,真正发财的也没几个,下大狱的倒不止一位。

当时安装电话也很不容易,要级别,不是谁都能装,够了级别也要排队登记。记得我们家装电话,公家先请吃饭,为什么公家请客,因为是公款电话。终于到安装日子,泡茶递烟,临走一人送包香烟,结果电话安装好了,却迟迟不通,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知道是得罪了小工头,按照行情应该送一条烟,一人给一包太小气。怎么办呢,再托人说好话,再请吃饭,吃完饭第二天,电话通了。

我女儿出生于80年代,习惯了市场经济,听到开后门这词,想象遇上点事就要找熟人,总觉得很奇怪,很荒唐,怎么跟她解释也不明白。不仅她觉得奇怪,想不明白,我们作为过来人,想起那段历史,也觉得太奇怪,太荒唐,也想不明白。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