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趣幽默的孙道临老师

点击:0时间:2020-07-14 21:13:52

周家有

孙道临老师驾鹤西去已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时常在梦中见到他。孙老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电影艺术家,他多才多艺,且平易近人。在我结识的文化人中,他是首屈一指的一位学者型艺术家。因结交多年,彼此了解,心灵相通,十分谈得来。

有一天,我夜班后骑自行车去拜访他(通常均事先约好,他很忙,常外出)。一进门,他请保姆为我泡茶,入座后,便聊了起來。他知道我是绍兴人,便说道:“小周,你是我和文娟的领导。”我闻听此言,一片茫然。他接着讲:“我是浙江嘉善人,文娟是浙江嵊县人,早期嘉善、嵊县均交绍兴府领导,你不是我的领导么?”我看到孙老师家厨房里的冰箱在门背后,不透风,容易热,我和孙老师说:“您家冰箱位置欠妥。”孙老师笑着说,冰箱无感觉,让它去。

有一年嘉善县政府在城区中心欲建“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孙老师邀我去看看。我们到了嘉善后,他与当地政府通了电话,不久由政府领导出来相陪,先看看馆舍。当时正在建造之中,馆舍大,也有气派。孙老师告诉我房子由当地政府负责,内装潢布置由上海电影局承担,等建成后再请我来。我们一行从室内到户外,走走看看,不时交流。我见馆外有条河流,且是活水河,两岸有几棵老树,姿态各异,枝条在河边摇曳,很富野趣。于是我对孙老师说“老师,不晓此河以后怎样安排?”他请我讲我自己的想法。我告诉他这块地方很好,广场蛮大,又有河流经过,两岸已有老树,依我的看法,河的两岸不必用水泥石头砖块砌成,可堆些毛石或黄石即可,老树也不砍掉,重植杉树,这样保持原来风貌,又节省开支。可谓因地制宜。孙老师听后,十分赞赏,对陪同领导讲,“小周同志的意见很好,可以采纳。”同时他还向陪同的同志介绍,说我是陈从周先生的学生,在这方面颇有见地,我连忙说,刚才所言,仅供参考。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市场经济蓬勃兴起,日趋火热。有一次我去拜访孙老师,问他近来在忙点啥?他讲:经人介绍,正在和一位企业家讨论一部传记故事片的拍摄已经一个多月。起初,彼此谈得较顺利,企业家出资金,由我执导。当时还一起拍照、吃饭,我还赠他一些礼品。可不久,此事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不守信用。我听了极气愤地说:“孙老师,此人怎么可这样做,太气人,真不要脸。”孙老师见我愤懑不堪,他神情凝重地讲:“小周,此人从来就没有脸!不要生小人的气!”

以上几则小故事,现已成往事,可我记忆犹新,不能忘却。

(作者为文史学者)

标签: 老师 嘉善 老树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