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应处理好的三件事
杨东升
如何履行好职责,做一名合格的干部,是对每个干部综合素质的考验,其中有三件事是我们干部会经常遇到的,在工作中应认真把握和对待。
一是要出好主意,做好事情。出谋划策,即遇事能拿出主意和办法来,这是衡量干部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古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弱肉强食的纷争中,一条妙计避免了一方百姓生灵涂炭的事例屡见不鲜;在今天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一条建议救活一个企业的情况也不鲜见。俗话说,手上磨出茧子,不如大脑想出点子。从历史上看,政绩突出的皇帝,往往背后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宰相。刘邦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萧何;刘备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孔明;李世民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魏征。假如他们没有手下这几个人,什么汉室基业、三足鼎立、贞观之治,都将有可能不复存在。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给他把主意出好了:先夺荆州,后取西川,联合东吴,抗击北魏。这是诸葛亮给刘备出的最大的一个主意。一名合格的干部,不仅要出主意,而且还要抓落实,也就是说要注意做好事情。出主意是画图纸,做事情是搞施工。你出的主意被采纳了,就等于图纸在建筑部门盖章了,接下来便要一砖一瓦地去施工。图纸很美观,施工不认真,照样建不成漂亮的建筑。可见,后续的事情干不好,前面的主意就会落空。
二是工作要想在前,并勇于担当。怎样才能想到前头呢?首先要有超前意识。无论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还是临时受命的任务,都要把各方面的情况搞清楚,把涉及的事项想周到,周密筹划,做出预案。并预想情况,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制定可行的应对措施。其次要深刻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和延伸上级意图。有时上级的指示是宏观的,交代工作往往很简单,上级可以点到为止,但我们却不能干到为止,因为上级对一些问题不可能事无巨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上级未考虑到的问题考虑到,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上级的思路。同时,要勇于担当。勇于担当是奉献精神和良好作风的重要反映,是信念、能力、责任的重要标志,是干部重要的政治品质和必备的基本功。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干部要担当起党的事业,担当起民众的诉求,就必须摒弃求稳、保守、避重就轻不敢担当和不愿担当的思想及行为;就必须牢固树立敢抓敢管是胆识,会抓会管是本事,不抓不管是失职的理念;就必须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就必须敢作敢为,对于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对于应该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干。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坚持原则,努力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
三是要把握自我,正确对待进退得失。要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安于清贫。要明白个人的进步受多种因素影响,这其中有努力和工作业绩的因素,也有机遇的因素。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能力较强,也取得一定成绩的同志,当其与机遇失之交臂后,感到“怀才不遇”,甚至自暴自弃,从此消沉下去。在承认机遇对一个人的成长确实存在一定影响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多地取决于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也就是说,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无数事实证明,大凡成功者,都是能够在逆境中不断丰富自己、锻炼自己的人,都是一旦机遇出现,便能立刻抓住的人,决非机遇来到时才开始努力的人。成功是主观努力与客观契机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形象地表达了不怕没有机会,就怕没有能力的深刻哲理。个人努力是获得机遇的前提和决定性条件,没有个人的奋发努力,机遇再好,也没有丝毫的价值。
(作者系呼和浩特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呼和浩特市民防局局长)
(责任编辑/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