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台湾自己慢慢耗

点击:0时间:2020-10-01 04:56:02

和静钧

4月10日下午6时8分,占领台湾“立法院”议场达24天的学生、民众陆续步出议场;6时20分,学运领袖陈为廷、林飞帆最后步出。

尽管从4月11日起的后几天,台湾学运另一位领袖、台大博士生洪崇晏发起了“千人包围警局争路权”的行动,但行动主旨与学生“占领立法院”运动相去甚远。学运代表林飞帆在此后的13日也表示,学运团体下一步,将会在五一劳动节当天,和劳工团体一起走上街头,不过,这些行动已经不会再引发之前“占领立法院”时的舆论支持。可以这么说,反服贸学运已经正式退场。

服贸与反服贸

服贸,全称为《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具体落实:一是落实同为WTO下的经济体的WTO承诺,二则为构建两岸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为未来走向“自由贸易协议”打下基础。

2013年6月21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上海举行的第九次两岸两会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签署并生效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股权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下放审批权限及为市场准入提供便利。台湾地区在服务业方面领先于大陆,服贸对台湾经济发展前景而言,利大于弊。

按照台湾淡江大学潘锡堂教授的解读,ECFA只是一个谈判架构,后续签署的投资保障协定和服贸,才是启动两岸自由贸易的关键一步。潘教授说,从服贸内容看,迈开的步伐还不算大,因为表面上台湾64项市场开放的承诺,但其中有27项已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专案,反倒是大陆不计较台湾加诸的不对称待遇,仍给予台湾80项高于WTO的开放承诺,是立足于对台“让利”的思维。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服贸是好协议,不签可惜。

在服贸领域拓展的牵引下,两岸会谈呈现出从“经济和事务谈判”向“政治谈判”的过渡的趋势。2014年2月11日,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在南京会面,这次两岸行政机构负责人的首度会面,标志着之前通过民间接触性质的“两会模式”,已经上升到了两岸的官方会谈。南京会谈后,有关“习马会”要登场的预测,见之于海外主流媒体。

好事多磨。去年6月两会领导人签署服贸协议后,还得经各自审批后才能生效。按理在国民党议员占多数的台湾“立法院”,通过这份服贸,不会存在问题。然而,这份去年6月签署的协议,台湾方面一直折腾到现在,也无法在“立法院”审批通过。

由王金平领导的台湾“立法院”,放弃了执政党国民党议席占多数的表决优势,推出了凡是议案均先须朝野达成协议后再表决的“惯例”,这使在野的民进党如打了鸡血一样,凡事都与“反中反马”为目的。民进党指责服贸是“黑箱操作”的产物,只受惠于一小部分人,是“卖台媚中”。民进党利用王金平坚持的“体制”,令国民党一方接受服贸协议至少要举行16场公听会,才能实质审查。民进党通过种种手段,坚决抵制服贸的通过。

王金平长期暗助民进党,惹恼了台湾国民党高层。2013年9月6日,台湾特侦组曝光了王金平干预司法的“关说丑闻”(“关说”,指干预司法独立,替亲友或亲信求情)。丑闻一公开,马英九迅速站出来公开谴责王金平的关说行为,国民党纪检部门立刻作出开除王金平国民党党籍的决定。没了党籍,王金平这个“大佬”,就等于失去了“立法院院长”之职。

岂料,被称为“万应公”(没有敌人的人)的王金平,居然通过一纸诉讼保住了党籍,令有“不粘锅”美名的马英九无可奈何,只得坐视“立法院”陷入无法掌控的困境。

按照“立法院”朝野协议的王氏体制,如果朝野一直达不成协议,那么时间期限一过,就应视为议案已经通过。另外,按照之前达成的举行16场公听会的协议,国民党团已完成8场,而民进党仅开1场公听会,理论上看,“立法院”本会期结束之前,不可能开完约定的16场公听会。

2014年3月17日,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张庆忠在被民进党“立委”阻挡登上主席台的情况下,以30秒宣布服贸协议已经通过审查。这一突然行动,令民进党想在“立法院”抵制到底的计划打乱。反服贸第一场战役,民进党“失败”了。

太阳花学运

2014年3月18日晚9时许,约100多名“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的青年学生冲进台湾“立法院”,占领了空无一人的“议场”主席台。此后,不断有学生和民众加入“占领行动”,人数上升到1000多人,学生多为台湾知名大学的在校生。

王金平不赞成暴力驱逐,致使学生开始举着“占领36小时”的抗议行动,演变成了占领“立法院”长达24天的结果。在王金平表态“先完成监督机制立法,后协商服贸协议”之后,学运人士4月10日才退出被占领的“立法院”。

反服贸的抗议学生也试图占领台湾“行政院”,不过,没有得到王金平这样的忍让,占领“行政院”之举很快就被警察强行驱散,领头学生被逮捕。

之所以把这场学运称为“太阳花学运”,是因为当地媒体报道中突出了抗议学生举着一束向日葵花的镜头,很快把“太阳花”与“公开、阳光操作”联系在一起,一名花店店主就赠送给千名抗议学生和民众千朵向日葵。

当身披黄色雨衣、手持一支向日葵的抗议学生整齐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时,人们就把这场学运称为“太阳花学运”。

“太阳花学运”的主角,一直维持在千名学生左右,在凯道游行的3月30日,走上街头的民众多达30万人,显示了学运在民间的支持度。而由于马英九的民间支持率降至10%以下,学运领袖称马英九为“九趴总统”(趴是英文百分比这一词的谐音词),称马已失去“合法性”,呼吁举行台湾所谓“全民宪政会议”。而对于马英九等的理性谈判的呼吁,学运领袖则以“退出服贸,其他免谈”来回绝。

反服贸风波究竟有什么影响和后果,不同的学者作出了不同的判断。

大陆学者朱卫东认为,台湾自己慢慢耗,对大陆没有影响。朱的意思是指,在情感上,台湾并不是大陆思考自身发展时的内在因素,而只是大陆发展的外在条件。美国学者迈克尔·科尔在日本《外交学者》网站4月1日文章中称,台湾年轻人表明,在事关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的问题上,他们有能力和当局对抗,让那些认为他们对政治冷漠、容易被骗、可以被最新的iPhone收买的观点销声匿迹。

美台商业协会会长韩儒伯在《华尔街日报》4月2日的文章中称:“北京很可能将静观和评估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后的情势,但是,不管马英九领导的国民党是赢是输,台湾下一任‘总统处理两岸关系方面的余地将大大减少。”

台湾媒体人、汕头大学访问教授杨艾俐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发表评论,称台湾学运后两岸关系不会倒退。她认为,“太阳花学运”只是台湾民主的自我校正,是台湾世代矛盾的一次化解。

龙应台也称,学运“勇气一百,思想零分”,这应是台湾中产阶级主流意见。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