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营油企第一人”龚家龙:出狱5年东山再起

点击:0时间:2020-10-06 05:23:41

黄定都

龚家龙,名震一时的中国民营石油大王。他曾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戴着“红顶商人”的帽子,从一个石油钻井工人变成一个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知名企业家。

为了摘掉“红顶商人”的帽子,他费尽周折,乃至事业和人生出现挫折。2007年至2011年,龚家龙身涉刑事案,遭遇“黑打”。从立案侦查到定罪入狱再到改判,5年时光给他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尽管改判无罪,但龚家龙国内发展空间大大受限。如今,他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重建自己的能源帝国,并将他的石油梦想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石油大佬风云再起?

在经历了人生低谷期之后,曾经的民企风云人物龚家龙,近来再度出现在媒体报道视野。

2016年11月, 湖北能源宣布,公司与山东省滨州市政府和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长联石油)签订了《关于投资建设滨州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其中,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正是原石油大佬龚家龙。

一位北京天然气知情人士透露,龚家龙是石油行业老人,“只是有很多波折,2007年2月他被湖北警方刑事拘留,2008年9月出狱。之后他去加拿大,通过长联石油,获得了加拿大能源部颁发的LNG出口批文和加拿大国家能源部批准年出口3500万吨LNG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许可,因此他有希望向中国出口LNG。”

“龚家龙出事后,天发石油的资产大多被拍卖,他出狱后什么也没有,前统一润滑油董事长霍振祥及智慧谷企业家俱乐部主席雷虹帮他提供了平台,他二次创业必须得有个平台才行,但后续的资金投入都得靠他自己找渠道。”前述人士坦言。

而其在加拿大的油气人脉,正是此次滨州LNG项目气源保障的根本。这意味着龚家龙可能希望通过滨州LNG项目,风云再起。

“踏空”一次倾家荡产

几十年的积累,百亿的资产,因为龚家龙一日入狱而顷刻间化为乌有。他是幸运的,并未将余生交予囹圄,一年半的牢狱生活亦未磨灭他的追求。

“我至少能活着走出监狱的大门,并且平了反。”谈起过去的委屈,龚家龙没有流露丝毫埋怨,一直淡淡地笑着,有着岁月磨砺过的温和与大起大落之后的从容。

虽说没有抱怨,但是他依旧会“心疼”,心疼一手创办的企业日渐没落,“有时间你一定要去湖北看看,厂房都停了,到处长满了青草。”龚家龙语速飞快地诉说着他的大农业规划,他的民营石油梦,时而自豪,时而惋惜。

早先曾是江汉油田石油井架上的工人的龚家龙,1989年创立海南龙海石油液化气公司。后来,他又在湖北建立了荆州储运站,在1993年更名为“湖北天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后,他又成功的将湖北天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进了上市公司的行列,并成为拥有全国民营石油企业唯一所有牌照齐全的石油类上市公司。让龚家龙骄傲的是,“天发上市的时候,中石油和中石化还没有完成重组。”

他还联合全国一百多家民营石油企业发起成立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涵盖了石油行业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开创了中国民营石油业发展的新纪元。龚家龙当选为首任会长,戴上“民营油企第一人”“民营石油大王”的桂冠。

“湖北最大的投机倒把商人”

1954年,龔家龙出生在湖北省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目睹父母当年变故,在17岁那年,龚家龙毅然 “背叛”了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成为湖北省江汉油田石油井架上的一名工人。

龚家龙的骨子里天生就有着商人的因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都需要用“指标”完成,而他用“交换”来解决物资贫瘠的难题。

倒腾香烟为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龚家龙把河南的烟叶运到常德卷烟厂,换来成品香烟。带着车队拉香烟回湖北卖。一个月赚了三百多万元。这是香烟带来的暴利,这也是龚家龙大生意的开端。

香烟的生意做到第三年,风向标变了。中国开始大规模打击“投机倒把罪”,龚家龙被人称为“湖北最大的投机倒把商人”,被审查了整整一年。“奖金、工资都没有了。”

1988年,他彻底离开国企,成立湖北省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经销公司。他又用交换手段,换来社会上急需的商品,冰箱、车辆、洗衣机等等。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他卖什么都赚,两年后,即身家千万。

很快,龚家龙迷上了石油。石油是个大生意,仓储、运输、原料,各个环节都需要大把的资金,手续也更繁杂。虽然龚家龙已经“倒腾”出在旁人看来丰厚的家底,但做起这样的生意,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他开始把目光投向股市融资。

上市并不容易。当时,没有投资机构在屁股后头追着要投资,他的第一感觉是,“找政府”。1996年,挂着“国字号”招牌的“湖北天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红帽子”带来产权之痛

“红顶商人”的帽子给了龚家龙崛起以特殊便利,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更是功不可没。龚家龙心里清楚,任何恩惠都有要报答的时候。90年代中后期,龚家龙接手了多家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10亿多元的负债,那些企业的员工,厂房和设备,龚家龙“几乎没怎么反抗”,一并接了手。

几经并购重组,原本清晰的天发集团股权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以至于连天发集团是否属于民企都成了疑问。

龚家龙的管理也一度被外界诟病。相对内部的混乱,更糟糕的是,外部环境也面临着剧烈的变化。随着1998年两大石油公司的重组成立,龚家龙的对手,由一个个地方小公司,变成了巨无霸的央企。

他开始感受到了压力和煎熬。公司更是一度失去成品油零售牌照,只能买两大公司的高价油,惨淡经营。直到2003年后,才重新获得国家批文。

但时势难违。2004年起,“天发石油”因连年亏损,进入了ST行列,成为了垃圾股。他与政府的关系,也由蜜月期进入紧张期。

在这类历史成因复杂、公私混合交叉的“红帽子”企业中,产权界定一直都是个充满风险的雷区。龚家龙一度成功说服荆州市政府,通过对话的方式取得私有产权。奈何龚家龙事成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讲述了天发集团改制的艰难内情,其中不乏对当地政府的不满和指责。

后来,荆州市工商局认定天发集团此前的股权变更登记无效。天发集团的产权性质被认定为国有,天发集团也正式被列入荆州市国资委的监管范畴。

2006年12月21日,龚家龙被警方带走。2007年2月13日,他被鄂州市检察院批准逮捕。2008年8月5日,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判处龚家龙有期徒刑1年零7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2011年,他被改判无罪。

龚家龙出狱后,并没有生活在牢狱的阴影里,而是马不停蹄地走了十多个国家去考察项目,最终将第二次创业选在了加拿大。

“资产是人做出来的。”龚家龙的字典里,“人”才是最大的品牌,“只要人在,就不愁站不起来。”他最推崇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沙漠理论:“我现在创造了一个石油王国,如果你把我丢在沙漠上,只要有一只骆驼能把我拉出来,几年以后我又能创立一个石油公司。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英才》、《中国周刊》

标签: 石油 湖北 天发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