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的生态: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智慧和挑战

点击:0时间:2020-10-20 23:42:53

白兰

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人们利用它创造和延续对自然的特定适应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文化多样性历练了人类千百年的智慧,体现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机制,并实现着独特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文化生态观在当今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为例分析文化中的生态。

一、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概况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有文字记载“鄂伦春”始于清代,史料中称为“摩凌阿鄂伦春”“雅发罕鄂伦春”“俄尔吞”“俄乐春”“毕拉尔”等。“鄂伦春”是自称,有“山岭上的人们”和“驯鹿的人们”两种意思。鄂伦春族有8196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1951年10月成立鄂伦春自治旗,总人口28万人,其中鄂伦春族2500人。

传统生活中,鄂伦春人恪守有物共享、平均分配的习惯。饮食中鄂伦春人以兽肉为主,野菜、鱼类为辅,粮食是通过交换所得。交通工具是猎马,住房是圆锥形的30多根树杆搭盖的“斜仁柱”,冬季用狍皮围起来,夏秋则用桦皮围盖。出猎时骑马,雪深时也用滑雪板。猎枪、猎马、猎狗、猎刀是鄂伦春男人的伙伴,漂浮的白云、满山的野花、针线盒、摇篮是鄂伦春女人的朋友。林中出没的松鼠、扑扇着花翅的蝴蝶、溪水里游动的小鱼,都是鄂伦春孩童的玩伴。

游动迁徙的生存方式,合作和分享的社会准则,豁达平和的心态,构成了狩猎文化的基本特征。狩猎文化是鄂伦春人千百年来在大、小兴安岭和外兴安岭地区的游猎生活中与自然不断碰撞而形成的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行为。

“鄂温克”汉意为“走下山的人们”,也解释为“大山里的人们”。200多年前,他们是清朝骁勇善战的“索伦部”将士。鄂温克族人口30505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新疆也有鄂温克人。1958年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总人口为144251人,其中鄂温克族11307人。鄂温克族文化呈现为农耕、游牧和狩猎的多元特征。

特别要说的是,在北纬52度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交汇处的泰加林区,生活着中国唯一牧养驯鹿的鄂温克族。鄂温克人在过去几千年间游走于苔原地与森里之间,封闭但坚强地与大自然融合,大自然是鄂温克人最亲密的朋友,是鄂温克人最安全的精神家园。

今天,鄂伦春、鄂温克族的发展面临着与现代化相交的文化碰撞之痛。现代文明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困惑。

二、狩猎民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意识

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同自然的关系是最为直接的,因其完全依赖于自然的生存方式。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畏自然而遵从自然”,深刻表达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法则,其在酷寒条件下生存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影响了整个中国寒温带地区。

鄂温克族的游徙人群与驯鹿种群和谐地相依为命,鄂温克族的小生境系统整合了动植物种群与地方族群的物质与精神文化。

鄂伦春族以狩猎民那神秘的空灵感,保持着森林特有的自然和安详,他们不会任意改变和毁掉什么。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禁忌,是他们在千百年的山林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当失去这一切,那种与山林交流的智慧也将失去,与大自然交流而建立起来的生命体验也将湮灭。

三、狩猎民习惯法中的生态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传统观念、法制、规定和习俗等内容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生态保护特征,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情况,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及其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学习和借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将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非常有意义。

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强调的社会法则是,森林是共有的,猎场是共有的,猎物平均分配,狩猎民没有贪婪和囤积,没有弱肉强食。正因如此,他们对山林没有形成硬伤式的索取,这和现代社会中汰弱留强的丛林法则形成强烈对比。

现在,在森林生活的场景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很多变异了的因素,例如帐篷逐渐代替了传统住屋“斜仁柱”,纷至沓来的人们也打扰着这里的静谧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广泛接触中,森林生活表现出了不稳定状态。必须要指出的是,人口极其稀少的族群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寒山林地带而没有灭绝,对生态环境没有造成破坏,是因为他们有适应山林游猎的生存本领和技能。这种独特的文化优势就是鄂伦春人和驯鹿鄂温克人的生存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和价值观。

四、狩猎民宗教信仰中的生态意识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信仰的萨满教是以“万物有灵”为信仰核心的,与宗教信仰紧密关联的禁忌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交际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禁忌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会发生转化甚至消亡,但是有些禁忌却仍然在现实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民族的禁忌习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仍然发挥着其他法律规范、制度措施所不能比拟的积极作用,可以认为少数民族包括禁忌在内的传统文化对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积极作用。

五、狩猎民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狩猎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他们的文化理念告诉我们:人类对自然规律的遵从将是唯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由于禁猎,负载着鄂伦春人、驯鹿鄂温克人的价值取向、生存哲学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而对现代社会并不熟悉、对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完全适应,让他们表现出了种种困惑和矛盾。这种困惑和矛盾在逐渐消磨他们的意志,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变异而不为外界接受。

文化中的生态是狩猎民的生存智慧,它将警示人类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噩梦中醒来,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的理念,这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从生态学视角认识和理解人类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寻求可能的、合理的解决途径,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

六、狩猎民文化与生存的出路选择

现代文明的进入是对狩猎民文化延续的一个挑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功地创造出了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方式。人们在获取自然资源的同时,非常注意资源的再生和重复利用,使资源能够长期满足人类的需要。

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着适合当地环境的独特优势,并与其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态度密切相关。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时如何看待文化,会对文化变迁产生重要影响,在外部作用力较为强烈的地方尤其如此。

当代人遇到的难题是,我们在获得巨大成功面前,对于所付出的自然生态破坏的代价能够承认,而对文化生态破坏的代价却被考虑较少。于是就形成了当代人在解决自然环境问题上遇到的一个无法走出的悖论,这就是我们希望在原有的工业文化不变的前提下,以导致自然生态破坏的文化与理念来挽救自然生态环境。

以多元民族文化的破坏来换取工业化,如同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一样,是值得关注的另一种生态破坏。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康红波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