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进一步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点击:0时间:2020-11-06 00:05:34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跨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建设和推进,对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以及江苏“两个率先”的实现,都至关重要。

一、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势基础

高端创新资源大量集聚,创新基础不断夯实。据统计,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拥有高等院校107所、科研机构330多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55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科技人员总数超80万人,在校大学生超130万人。“321人才计划”、“东方硅谷人才计划”、“姑苏人才计划”等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引才品牌。

对外开放程度高,国内外科技资源有效衔接;创新生态良好,新型研发组织业已形成。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已初步形成全球科技资源与示范区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数据显示,苏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15%、全省60%左右,在苏投资400余家跨国企业大部分集中在苏南地区。此外,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结合等创新生态已见成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也已加快推进。

经济增长快速,绿色发展势头强劲,绿色创新公众需求持续加强。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同时,苏南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林木覆盖率持续提升,单位GDP能耗水平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与企业开始逐步关注生态环境,对绿色发展的诉求有所提升。

二、进一步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

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主创新主导能力待加强、创新质量需提升。自主创新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根本之义。没有持续、高质量的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失去其建设的根基。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以下改进的方面:一是原始创新不足。苏南五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但以更具技术含量、更代表原创性技术成果、更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来看,与国内深圳等城市尚存一定差距。二是创新活动的主导能力有待提升,对创新活动话语权的掌控力不够。据统计,示范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较大,但利润率水平却低于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较高的利润率是吸引产业外部资源进入的基础,也是研发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良性循环提升的前提。这一局面如不尽快改进,将影响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

国内外协同进展迅速,区内城市合作缺乏。协同创新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内在需求。跨城市群、拥有较大经济发展空间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典型特征。跨地区、跨产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对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尤显重要,也是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克服无序竞争,增强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域内和跨市域园区互动有待提升。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5个城市、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园区之间在定位和发展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同质化趋势,园区之间尚未形成定位清晰、优势叠加、功能互补、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网络体系。二是产业融合有待加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创新产业集群为支撑、与其他城市间的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的区域互动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服务业是产业融合与区域互动的重要桥梁和枢纽。目前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服务业比重偏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足,科技服务质量不高,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态势不明显,对示范区以及全省的辐射能力不够。

绿色创新供需脱节,绿色创新能力不足。绿色创新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鲜明特色。绿色创新是江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双赢”的技术保障,是在环境拐点尚未到来之时实现技术创新弯道超车的现实选择。在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进程中,需要提前谋划、顶层设计,让绿色创新成为江苏发展的特色名片。目前绿色创新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公众绿色发展意识相对不强。根据调查,苏南地区公众缺乏绿色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无法从需求端激发企业绿色创新动力。二是企业绿色创新内在动力不强。企业家的自身绿色创新意识、绿色技术生产的绿色产品不被公众认可和接受。同时缺少推进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等因素,进一步造成企业绿色创新供给不足。三是金融机构的绿色支撑力度不强。绿色创新的复杂程度更高,研发难度更大,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更多,企业进行绿色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数据显示,目前企业基建资金中用于绿色创新的只有4.5%,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绿色创新的比重则更低。

三、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出增加值率是判断产业优劣的标准,提升产出利润率是攀升产业价值链位置的标志。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工业增值率相对偏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在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对自主创新能力启动、引领、放大作用的基础上,从传统对产业规模扩大的关注,转变为对企业自有产权、自主技术、知名品牌和市场优势的重视;从传统对提供产品的关注,转变为对提供服务的重视;从传统对制造的关注,转变为对创造的重视。对于能创造高附加值,获得高回报率,能实现少投入少消耗,多产出多赚钱的生产方式都符合转型升级的方向,都应当得到鼓励。

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实现区域协同共赢。转变政府绩效考核思路,以示范区利益最大化作为考核标准,激励苏南五市从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博弈,通过重复博弈与相关协商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在示范区整体利益作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各市绩效考核一部分的前提下,应鼓励苏南五市自由合作,自我协调,协商解决,支持各地探索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机制。以创新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以产业园区的网络建设为主线,形成创新核心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层次分明、各具特色、优势叠加、分工协作、互动增效的创新产业园区网络,形成苏南五市在产业链合作、创新链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开放等层面合作。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形成江苏鲜明优势。绿色创新具有“双重外部性”。仅靠一般创新管理理论的市场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引领和公众需求的“双轮驱动”。政府的环境规制是企业绿色创新的外部策动,公众的绿色市场需求是企业绿色创新的基本起点,也是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动力源泉。政府应一方面加强环境管制,实施最严格的生态文明治理制度,使环保规章制度对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产生重要正向引导作用,避免积极节能减排的企业反而市场竞争力下降的局面。另一方面可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绿色创新,包括对公众绿色产品需求的引导和宣传。如建立政府对绿色产品首购制度、完善排放权交易和建立绿色创新的产权激励制度,形成对企业形成绿色创新的内部激励。

提升生产服务业,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协同创新和绿色创新。无论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是区域协同的增强,抑或是绿色创新供需的衔接及成果的转化,都离不开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目前苏南五市生产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都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不符,已成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发展的短板之一。建议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创新需求者和提供方提供创新信息、技术交易、资本扶持等,依靠市场的力量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搭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知识与信息整合,以市场手段促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协同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挥金融对创新的多维度支撑作用,在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方面探索市场化促进绿色创新的新路径。

(本文系东南大学岳书敬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内涵、评估与对策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