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是一种教养
王地
曾听友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学会不该说话时不说,不懂时少说,是一种教养。随着年龄渐长,这种体会越来越深。
前段时间和其他媒体一起采访,吃早餐碰到一位同行,我开口和对方打招呼:“昨晚休息得还好吧?菜的味道有些辣,你是北方人,还习惯吧?”对方回答:“快吃吧,来不及了,吃饭时候我不习惯说话。”这神回复噎得我哑口无言。本该是一个气氛融洽的礼节性聊天,被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搅和了。
康德说,礼貌是一种让人感到开心的美德,也许不一定总是真的,却是出于善意与尊重。倘若这种素质在你步入职场后仍然不具备,那只有等着碰壁的份儿。
我的一个亲戚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主管。一次他面试一位名校毕业生,作为面试官他只问了这位应试者一个问题,就把他请出去了。他问应试者:“我们公司比起上市公司来,规模不算大,薪酬可能达不到你的预期,你能接受吗?”对方的头略微扬起一点,说:“作为从名校毕业的人来说,我的确可以找个更好一点的公司。我也曾经在知名上市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这段时间主要是家里有点事情,我不得不换一个单位,只要薪酬不低于我的心理承受线就行。”我这个亲戚听完后说:“看了你的简历,你的确很优秀,我们的薪酬肯定低于你的心理预期,祝你在其他领域有更好的发展。”
这身边的例子告诉我们,就算你是个直肠子,也要做一个招人喜欢的直肠子。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更乐意和那些说话令人感到如沐春风的人在一起交流。不管什么场合,我们都应尽可能去做合时宜的事,做合群的人。
其实学会聊天和交谈,不是让人巧舌如簧、八面玲珑,而是在真诚和善意的基础上,掌控好唇齿分寸,恰当谈吐。并非只是表现“高情商”,更多的,你为大家展现的是内心深处对这个世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