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教授吴春明身陷“诱奸门”
张蕾
考古学扯上桃色新闻,冷门学科以这样的方式被公众关注。从7月10日网曝“性骚扰”到教育部出台“红七条”再到10月14日厦门大学处理意见公布,公众认识了擅长东南考古、水下考古,强项是民族考古和海洋考古的专家吴春明。目前,吴被其供职的厦大“开除党籍、撤销其教师资格”。
事发以来,共有3位女研究生以受害者的身份指认吴春明“性骚扰”、“诱奸”。
首先发难的是“汀洋”。很多考古系的人听说过“汀洋”的名字是连同修饰语定位的——“神经病”。汀洋称,这是她不屈服于吴的淫威后,吴向她泼脏水并四处宣扬。
汀洋揭露了吴“卑鄙下流”的行为,“他晚上借口讨论学习和发论文的事,把我单独叫到他的房间,伺机摸我的胸,想亲吻我的嘴。”此后两人交恶,汀洋认为此次不服从导致了吴对自己看病、科研和毕业论文方面的刁难。
接下来的几年间,两人时隔个把年冲突一次,汀洋拒绝参加突然安排的开题报告会,在读7年还未取得博士学位。但维护吴的一方指汀洋网上发炮是“出于私利”,他们形容其“像是读书读多了,似乎没有什么朋友”,证其古怪;又因没有铁证,汀洋受到攻击。
以“声援”角色出现的“青春大篷车”拿出了吴半裸熟睡的照片,称两人多次开房发生性关系,吴嚣张得甚至在办公室里拿出安全套。但根据她的讲述,自愿与强迫的鉴别、权色交易的尺度、“强奸”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的界定都是撕扯法律、规范与道德的相悖力量。
在处理意见公布前一晚才由媒体公布的第三位女生“路法西”提供的短信和QQ聊天记录被法律界人士认为较为有力地指向性骚扰。
在厦大的处理中,认定“吴春明与一名女研究生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并对另一名女研究生有性骚扰行为”。这是厦门大学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在此期间,学校相关负责人一听媒体来电便匆匆挂断电话的举动导致媒体普遍不满,调查时长也是媒体质疑的内容之一,校方则以“过程论”解释开脱。至于“青春大篷车”在举报中反映的涉事酒店开房费用为吴从科研经费中报销一事,厦大调查组通过对“吴春明2001年以来科研经费列支情况进行专项调查”,“未发现吴春明将涉事酒店的开房费用在其科研经费中报销的情况。”
在舆论的讨伐声中,吴春明从未公开露面,也没有发表过评论。这位仅用一年时间就从助教“超前破格”为讲师、4年后“优选”副教授、再5年后晋升教授的学科带头人,是厦大考古系的中流砥柱。现在他在舆论的声浪中,几近“衣冠禽兽”。也有学生以联名信的方式为其辩护,能够证其学品,但无法反驳性事。
厦大的处理决定公布后,涉事女生表示不满,认为处理过轻。与其抱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监测,与此事相关的舆情量超过18万条,在随机抽取的2000个网民观点样本中,近三成(32.7%)的人认为“处分过轻”。
“青春大篷车”反思自己与吴导师的“暧昧关系”称,吴处于对其学术生涯有着生杀予夺大权的“上位者”,而处于弱势的自己是“下位者”,这种“变态”的实质是“上位者对于下位者的性利用和性剥削”,“诱饵是学术评价的权力和学术关系网络。”
若导师的权力没有制衡,那么各种各样基于此“诱饵”的剥削就会一直普遍存在于畸形的师生关系之中。
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并建立问责机制。“红七条”包括:1.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3.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3.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4.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5.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6.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7.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