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变现的基础逻辑

点击:0时间:2020-12-09 19:36:09

刘润

今天大家不愿意为内容更多付钱,而愿意为内容更少付钱,这是个信息过载而有效知识匮乏的时代,减轻信息负载的生意肯定有得做。

2015年12月,中国最著名“说书人”罗胖“悄无声息地”推出了一个付费订阅的内容平台“得到”,不到一年时间,平台上推出的几个产品就弄出了不小的动静,而且还赚到了钱,这意味着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来了解下知识变现的基础逻辑。

知识付费时代为什么会到来?

近一两年,教育、出版和传媒,做内容的三大产业正在发生融合。这里有个人类知识传承变革的大背景。

1.学习革命

200年前洪堡做现代大学教育的时候,把人类知识传承的三大前提梳理清楚了。

第一个前提,知识存量很重要。人类在持续进步,形成了巨大的知识存量。存量知识比增量知识要重要,因为要打好基础。因此到现在我们中学的物理课也只能教牛顿力学,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出来100多年了。

第二个前提,因为知识存量比较大,所以每个人都要花一段固定的时间去学习,在洪堡之后,这成为一个基本人权。随着知识存量越来越大,今天一个学生如果把博士读完就30多岁了,他贡献给社会的工作时间,还不如受教育的时间长。

第三个前提,因为知识存量太大,任何人不要妄想成为通才,必须分科学习,所以中学开始文理分科,大学有专业分科,到工作单位继续分科,每个人都攀爬自己的那座知识高峰。

但是这三大前提现在看来都出问题了。

第一,存量是重要,但是增量知识有时候比存量知识还重要,新兴事物在越来越快地涌现,你现在要是不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很可能职业前途都有问题。

第二,人们再也不可能说,我一生花一段时间学习,然后在工作中就反复用这批知识,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然。

第三,分科也变得没有意义,像电子商务这样的专业,你在学校里啥也学不到,只有到现实的岗位实践。

因此,视野的扩张、认知的升级,见多识广、触类旁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个美国人提出一个另类二八法则,说现在有些人只用20%的精力去学一个行业80%的知识,他们不需要精通,没这个必要。比如说一个做投资的人,干吗要精通这个行业?但是他也不能外行,于是他就发展出这样一种学习策略:更广的视野,更碎片化的学习,更多地带有目的性,更终身的学习,即“终身碎片跨界学习”。

原先教育、出版和传媒实际上是分开的,适应人的三种学习需求——传媒给你碎片的,出版给你终身的,而教育是提供存量知识的学习。但是现在因为学习革命的发生,这三大板块的底层打通了,壁垒在消失。

2.产业融合

从传媒这个行当来看,知识收费是特别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传媒从来都是近乎免费的(纸媒成本价甚至亏本销售,网媒完全免费),它要的就是影响力。

但这也出问题了,问题出在什么都可以扩张,唯独国民总时间这个资源是绝对刚性的。现在所有行业,如电影、游戏、旅游、健康、度假、茶馆咖啡厅等,实际上都在瓜分这个固定时间存量。

这给做内容的人带来一个诅咒,这个诅咒就是不管你做得多好,你在这个总量当中是必然走下坡路的,因为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就像做,当出现1500万个的时候,不论大号小号,每个拿到的注意力必然是下滑的。

所以罗辑思维团队经过这两年的思考,判断内容创业必须换跑道了。

3.万事俱备

从当代人的生活形态中,已经看到了知识收费的可行。

根据艾瑞发布的《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用户付费市场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超400亿元,付费用户数量实现爆发性增长,达到2884万人。

另一个例子是几年前很多消费者买了iPhone的第一件事就是“越狱”下载盗版软件,现在很多人不会为省几块钱去“越狱”了,大家慢慢养成了为好东西付费的习惯。

支付手段的日益便捷化是订阅数爆发式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互联网免费思维盛行的时代,大量的内容涌过来,内容供给过多反而构成压力。今天大家不愿意为内容更多付钱,而愿意为内容更少付钱;或者说大家不愿为信息付钱,而愿意为有效知识付钱一这是个信息过载而有效知识匮乏的时代,减轻信息负载的生意肯定有得做。

知识付费的实践心得

想清楚知识付费的逻辑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要打造什么样的知识产品。所以如果仅仅是把原来的出版、传媒和教育从线下搬到线上,肯定不成功。这没有解决核心问题,就是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碎片,而且越来越以一个外行的姿态去学。

罗振宇的灵感来自前两年特别热的一个概念O2O。在O2O的浪潮中,最后成功的其实就是打车和送餐两件事。罗振宇认为,这验证了一个观点:互联网为每一个个体服务。

如果你今天身处北京的CBD,你的周边有几百个厨子、几百辆出租车时刻准备着为你提供服务。今天任何一个北上广深的草根,享受的服务品质和频度其实远远超过一个古代的帝王。

在服务方面,既然皇上可以有御马监(滴滴、优步),有御膳房(饿了么、百度外卖),那他一定也需要提供高效知识服务的翰林院。

“得到”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李翔商业内参”,类似于专门替部长做信息简报和信件分类工作的秘书。一个人在他的素养提高、认知升级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知识服务,是不是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手段?罗振宇认为只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就可以提供这类服务。

第一个特征,必须是高手。

过去做教育没办法,如果在乡村你只能接受民办代课教师的教育,只有北京人才有机会享受北京四中、北大附中的课程。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逻辑不成立。

比如杨振宁被清华大学请回来,不是请他主持什么高精尖项目,就是教本科生基础物理课,然后安排人把他的基础课整理出版,将来一定能成为经典的物理学教材。

第二个特征,服务姿态低。

谁也别说自己牛,你是翰林,人家是皇上。虽然专业你最牛,但你是服务者。

过去大家都是站在知识这一头去定义产品,而不是站在用户这一头去定义产品。从用户角度定义产品,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现象。

比如说,传播古典音乐,传统想法是指法要对,刚开始先别想弹什么曲子,先把基础给我弹一万遍,对于一个只为爱好而来的人,他也是这一套,因为他觉得知识本身是正确的。但是放到老年人市场,她就想学一下《红莓花儿开》,只要能弹出这个调,老太太听着喜欢就好了,这就是用户定义的市场,传统人士是看不上这个市场的。

第三个特征,价格便宜。

“得到”平台的产品现在统一定价199元/年,用户每天用5毛多钱就可以雇佣一个顶级知识分子,在某个领域为自己提供服务。

根据罗辑思维的经验,再往下发展,产品还要完成人格维度的升级。名师一定有他的个性和趣味,真正感召人的是人本身,而不是信息本身。

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做交易决策有个基础逻辑,就是人是入口,而不是流量作为入口。就像我们买车,买电脑,总会咨询身边懂车、懂电脑的人的意见,这些人的信用比多少广告都管用。

人格化之后再往上迭代,会衍生出很多商业模式,比如:和菜头开始在他的“得到”号里卖松茸;王煜全在他的社群中招募前哨团,帮助他提供层次更丰富的产业前沿观察;以后刘雪枫可能会卖音响,卖音乐会门票……

总之,是要给每一个内容生产方打造一个产品体系,而不只是一款199元的内容产品。

摘编自“商业评论杂志”

标签: 知识 存量 内容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