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评点王岐山
陈竹沁
叩开红色大门上的铜环,堆放着些许杂物的院落,绿树成荫。
69岁的知名作家二月河穿着格子衬衫,坐上搬到院子来的红漆椅,如往常一样眯缝着眼,接待来客。
7月2日的这几位来客有些特别,他们来自中央纪委网站。等他们坐到了面前,二月河才得知,自己要上的是一档名曰“聆听大家”的节目,将在中央纪委网站上播放。
20天后,节目正式播出,二月河是第一位“亮相”节目的嘉宾。
此前两天,中央纪委官网已发出节目预告,“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一位位中外大家谈人生、谈历史、谈文化、谈反腐”,并介绍二月河是一位“因‘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而为海内外熟知的作家”。
不少人都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正是二月河的“忠实读者”。今年3月7日上午,王岐山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在与包括二月河在内的河南团全国人大代表现场对话时便说,“他写的‘帝王系列我认真看了。”
“我了解他,比他了解我多。”王岐山还将二月河引为“知音”,“看了他的书,就能读懂他。知音是什么,知音是通过听音乐就能听懂作曲人想要表达什么。”
7月21日,二月河接受了某媒体专访,他向记者回忆了与王岐山的三次“会面”,并强调两人“没有私交”。
对于中央纪委的采访,二月河也并没有十分在意。
“到我这采访的人很多,中央纪委网站的人找了我一个朋友,转告我说中央纪委要来访谈,我就同意了。”二月河说,“中央纪委来访谈,我怎么能拒绝呢?”
谈与王岐山交往:“我们两人没有私交”
记者:中央纪委有向您介绍这档节目吗?问了哪些问题?
二月河:他们就问对反腐形势的看法,对历史上反腐这方面的认知。问到这些问题,我就随意谈。比如问到对当下反腐力度的评价,我说“蛟龙愤怒、鱼鳖惊慌、春雷震撼、四野震动”,读完《二十四史》,没有哪一个时期有我们今天的反腐力度。我在今年两会上也是这么说的,还是那些。
记者:听说王岐山书记跟您交情比较深?
二月河:没有。我和王岐山书记总共见过三次面,今年人大会上有一个对话,我们两人没有私交。
记者:能详细聊聊这三次见面的情形吗?
二月河:第一次是非典前一年,当时他是海南省委书记,邀请我过去,想听听我对海南文化发展繁荣有什么设想,怎么把海南文化产业搞上去。当时交流场合很小,也可以说是单独的邀请,不是座谈会的形式,还邀请了其他全国文化界的人士。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具体细节模糊了,但他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历史知识丰富,很重视文化工作,人也很儒雅。
记者:为什么邀请您,当时王岐山书记就是您的书迷?
二月河:没有,他没说过是我的书迷。他只说看过我的书。
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也邀请我去交流,“两个王”都想我去,今天这个秘书打电话,明天那个秘书打电话,搞得我一头雾水,我说昨天不是才联系过吗?秘书说我们昨天没联系啊,我都弄不清楚了。
记者:您再说说后两次见面?
二月河:第二次,十七届六中全会,我是列席代表,我们两个人在走廊上有一次邂逅。那天我正和刘源(刘少奇之子)握手寒暄,王岐山书记经过,刘源就拉上我要把我介绍给他。王岐山书记说:“我们很熟悉,不用介绍了。”那次我们碰到,就寒暄了几句,没有深入交谈。
第三次是今年人大会议。我们河南团要给首长做汇报。我问哪位领导来,他们说是王岐山书记来参加河南团讨论。王岐山书记来,我当然谈反腐啦,对不对。如果不是王岐山书记,是总理来,我就谈文化产业、文化产品。
记者:反腐一直以来也是您非常关注的话题,有想过特别找他汇报吗?
二月河:没想过。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官员,反腐倡廉不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是写书,我更多关注文化问题。岐山书记负责这方面工作,正好他到团里来,我当然要谈谈自己对历史上反腐倡廉问题的思考,这也很正常。
记者:您跟他交流,举了哪些历史的例子?
二月河:腐败到最后是什么样子?满洲人入关的时候8.5万人,加上吴三桂在山海关的3.5万驻军,一共12万左右,不会超过13万。汉人兵力在400万左右。最后,13万人打败了400万人,就是这么一个结局。我还举了一个例子,崇祯皇帝在逃跑的时候,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人给他开门。我就谈这些问题,腐败的后果。
记者:他当时说认真读了您的书,您是什么感受?
二月河:我觉得他挺平易近人。我当时说,第一次见岐山书记,就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没想到你(后来)做得这么大,大家都笑了。后来岐山书记和我调侃了几句。
谈反腐:“仅仅观望太消极,反腐应该全民努力”
记者:对比历史上的反腐,当下的复杂性体现在哪里?
二月河:复杂性体现在针锋交错、上下左右、内内外外各种关系,对反腐工作的制约。反腐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任务,腐败问题和意识形态无关,无论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都存在腐败问题。腐败行为本身,应该定到反社会反人类的定位上,定在信仰缺失这个位置上是比较准确的。腐败就是因为失去了信仰,对金钱无原则的崇拜,才会有这种腐败。资产阶级有会计,有财务制度,他们也不允许腐败。不要讲你是什么阶级、政党,只要是腐败行为本身就是反人类、反社会的。
记者: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助长腐败的因素?
二月河:我们的传统文化存在着问题,对金钱无原则的崇拜,对科举制度的侵蚀,诸如此类,固步自封、盲目自大,这几点都是助长腐败的。
记者:您还说过,“腐败是一种社会糖尿病”,怎么理解?
二月河:腐败的状态跟糖尿病差不多,无声无息地就来了,没有很大痛苦,但并发症出来就不得了。它的破坏性体现在对社会免疫力、对社会整个机体的侵蚀。糖尿病不会迅速死亡,但并发症,导致必亡,这和腐败性质也一样。
记者:为什么近年来从官员到民众,都有道德滑坡的现象出现?
二月河:这是文化上的问题,改革开放,整个国民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还有自身文化弱势的东西,如果不抓的话可能进一步滑坡。
记者:您曾建议把古今清廉之士的故事变成教科书?
二月河:对,把古代的海瑞、当代的焦裕禄等事迹都编成教科书,当作公务员的入门考试的教科书来读。
记者:您怎么评价王岐山书记领导的反腐的一系列举措?
二月河:我认为王岐山是反腐英雄,(反腐)是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个人素质的,(此外)还需要中央和整个社会、人民的支撑和支持,(要)和他(王岐山)的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需要反腐,在这个需要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人(王岐山),出现了我们现在的形势,可以说是赢民心的。
记者:您认为这种高压反腐态势还会持续下去吗?
二月河:这个问题我可掌握不了。能坚持多久,会出现怎样的效果,完全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记者:现在有一些群众还是在观望。
二月河:这个问题要从民族危机角度去看,不管你是不是观望。观望本身,我认为太消极了。还是应该全民共同努力。反腐形势向何处发展,绝不是我二月河能回答的。你有这个担忧是你的,我只有希望,希望我们反腐倡廉不要松懈。在反腐过程中,逐步完善制度,从制度上反腐,让制度进一步健全,使腐败程度缩小到最低限度。
摘自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