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将碎片写成经典的小说家
“我们只认识四个没劲的人。其他的朋友我们都觉得非常有趣。不过,大多数我们觉得有趣的朋友都觉得我们没劲,越有趣的越觉得我们没劲。有几个位于中间,能跟人相互有趣的,我们又不信任。反正,我们总会觉得,他们对我们有趣过头了,要么就是我们对他们有趣过头了。”
—《没劲的朋友》
“我很高兴看到叶子迅速地在长大。这样很快就能把邻居和她那个一直哭喊的孩子给遮住了。”
—《春怒》
“不同食品制造商的代表们试图打开各自产品的包装。”
—《关于一部纪录短片的想法》
一段话。一句话。没错,你看到的是一篇完整的小说。这些小说的作者是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她写下了一系列世界上最短的小说,有人因此称她为“一句话作家”。在她的小说中,没有小说惯常遵循的叙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没有所谓的戏剧冲突,甚至连一个有名有姓的主角也没有。故事往往来源于生活中的某个片刻,或者一个抽象化的问题。她在2013年获得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的布克国际奖,评委会对她的评语是:“深具创造力,精巧而又难以归类。我们从未读到过的东西,一种短篇小说的新形式。”著名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在2009年的《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出版时曾预言—“我怀疑《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迟早将被视作伟大的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虽然是怪异的一部分。”
69岁的戴维斯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一位“著名的非著名作家”。这位“伟大而怪异”的小说家在文学圈里鼎鼎大名,不乏像乔纳森·弗兰岑、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这样的著名作家拥趸;但对普通读者而言,莉迪亚·戴维斯一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名声远不及她的前夫保罗·奥斯特。
在戴维斯刚开始学习写作时,她很努力地学习“起承转合”的传统小说,直至读到拉塞尔·埃德森(Russell Edson)的作品。这位诗人介于诗歌和超短小说之间的作品让她受到极大的震撼,她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去写这样的作品,而不是费尽心力地写那些本来自己也不那么感兴趣的故事。
当摆脱了形式规则的束缚,戴维斯发现碎片化的现实比完整的故事更加有趣:“我宁愿去描写那个坐在阳光下的男人,他的头上盖着一片纸巾,这让他有那么一会儿看起来很好笑。我觉得记录这个细节要比虚构一个不那么有趣的人生更好玩。我特别珍视像这样的现实片断,我觉得它们常常要比我自己的虚构创造更有价值。”
一个传统的作家更倾向于理解自己小说中人物的一切—他们的幼时经历、未来去处,而戴维斯主动性地对此有所保留。“在写作中,我习惯于待在原地,猜想和推测别人的想法,而不愿意创造一个完整的人并假装我知道关于他的一切。”她尽量为那些人物保留更大的余地,不去试图了解人物的全部。相对于狂妄的上帝视角,她更偏爱路人对视的会心一笑。
最后祝愿这位小说家永远不要碰上一个按字数付稿酬的出版商。(文|孙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