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他们知道钱去哪里会花得更好

点击:0时间:2020-12-26 14:15:54

乐高

3.5亿美元,香港富翁陈启宗、陈乐宗兄弟捐出了哈佛大学建校以来单笔最大的捐赠。为了感念陈氏兄弟的善举,哈佛将公共卫生学院更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而陈曾熙是恒隆集团创始人,也是陈氏兄弟的父亲。

9月8日,香港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陈曾熙家族旗下的晨兴基金会宣布了这一消息。哈佛获得最大单笔捐赠源自华人,这本来是堪称华人之光的举动,却有很多人质疑为什么陈氏兄弟不将此笔巨款捐赠给国内高校或者慈善事业,再加上近期香港的一些政治活动,陈氏兄弟的善举更是遭到了很多不一样的解读。

为什么捐给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最直接的联系当然是陈乐宗先生曾经就读于此,他先后在此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回报母校,一直是美国常青藤名校校友的传统。陈启宗先生虽然没有在哈佛求学,但在南加大取得硕士学位,对于美国大学的传统并不陌生。

除此之外,陈氏兄弟的母亲曾是一名护士,曾在家中为邻居小孩接种疫苗。“为了继续我母亲在公共卫生事业的工作,以及我父亲在教育事业上的专注,我和兄弟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为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捐款。”陈乐宗说。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享誉全球的医疗卫生科研和管理机构,去年迎来建院100周年,学院宣布其教学与研究计划将集中应对全球性的健康威胁,分别为新旧流行病、有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人道救援的危机和面临失效的医疗体系四大范畴。

如果对这家学院的信息有所了解的话,不难发现陈氏兄弟的善举是一种大爱,心怀中华与兼济全球,很难说哪一个更伟大,就好比不能认为邵逸夫先生(这倒是反对派提出的样板人物)与陈氏兄弟谁更伟大。非洲深受疟疾苦痛的儿童,与内地失学少年,哪一个更需要善款?

1921年,协和医学院在北京正式建立。和当时中国诸多大学不同,这所大学和附属医院不但在中国领先,更是世界第一流水准。捐赠者洛克菲勒先生当时有两个选择:在中国修建若干所不错的医院,或者是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兴建世界顶尖的医学院。历史已经证明洛克菲勒先生的选择是正确的,协和培养的不只是像吴阶平、林巧稚这样的一代名医,更是将科研、管理等先进经验系统性转移到中国,其深远影响并不是几所医院就能比拟的。

如果我们回看协和历史,洛克菲勒先生做出捐款决定时,他所在的国家蒸蒸日上,但也不是没有贫穷与饥饿。他坚持将巨款用于培养顶尖人才,固然有他的精英思维,但是一百年前他的这种全球化思维和对制度的思考,值得当下中国人多去琢磨。

关于陈氏兄弟值得再提一笔,他们的父亲创建了著名的恒隆集团,但陈曾熙先生去世时,并没有将企业简单留给儿子们。在其遗嘱中,他交代家人将其财产以信托的方式成立陈曾熙基金会,信托委托人也非家里人,而是老部下殷尚贤。和父亲一样,陈启宗先生在儿子工作后,就不再提供资助,而是令其独立发展。

除了恒隆集团,陈氏兄弟还独自开创了晨兴创投,搜狐、携程、paybal和小米都是他们成功的投资案例。他们不是不懂中国,只是钱怎么花更好,更有效率,他们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们在中国的教育、智库、外交扩展等诸多领域早有巨额捐赠。

写到此处,我想起关于富豪和捐赠的一个亲身经历: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一位中国顶级富豪,问他为什么捐款给海外名校而不是自己的国内母校(后来他捐巨资给了另外一所国内大学),他的回答是,我希望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那样我才放心。‘

endprint

标签: 哈佛 中国 兄弟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