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化改革创新攻坚?示范引领先试先行

点击:0时间:2021-01-18 20:44:56

中共满洲里市委员会

满洲里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牢牢把握“试验区建设”主线,把改革创新攻坚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努力发挥试验区改革创新、引领示范的作用。

第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核心,打造沿边地区最优发展环境。落实顶层设计。对中央和自治区提出的改革共性要求和任务,以及对试验区《实施方案》《总体规划》、自治区《支持意见》中明确的相关内容和政策,全面落实责任、加快推进。坚持问题导向。把制约沿边开发开放的问题作为导向,加快突破,着力把试验区办成国家和自治区的“试行区”和“实验田”,为在国家、自治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扩大对外开放。依托现有互贸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基础,申报设立自由贸易区试点。探索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分线管理制度。探索与俄方口岸实施简化海关程序、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跨境客货便利运输一体化通关新模式。建立免税经营试点。支持满洲里学院探索中俄联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与广西东兴、云南瑞丽联手争取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有关政策》,努力构建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体系。

第二,以“苏蒙欧”专列开通为切入点,培育东线新铁路丝绸之路。满洲里作为欧亚第一大陆桥的重要节点,正在以推进苏蒙欧、豫蒙欧、粤蒙欧等班列的开通为牵动,积极培育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呼应、相补充的东线新铁路丝绸之路物流经济带,辐射带动长三角、珠三角和内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围绕这条新铁路丝绸之路的打造,一是做大货运总量,认真研究国内和俄蒙及欧洲市场的情况,加强宣传推介,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组织好货源,快速把这条通道的总量做大、结构做优。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海关总署、国家铁路总公司等的支持,推动“苏蒙欧”等班列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做大贸易加工业,发挥试验区“磁石”效应。借助中俄电子信息平台、综合保税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厂商跨国贸易通道等开放载体,鼓励企业与俄罗斯客商在满洲里开展电子交易、现货交易,把贸易体量做大。同时,还将因地制宜地围绕这些货品组织和实施一批落地组装加工项目。

第三,以新国际货场建设为龙头,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以新国际货场投入运营为契机,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空港物流园,完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铁路方面,全力做好新国际货场验收,重点做好煤炭矿石专业货场、化肥专业货场、中俄农产品贸储基地、进口液化石油气储运基地等重大项目的服务工作,促其尽快建成运营。加快形成年进口俄罗斯焦煤500万吨、金属矿石500万吨、化肥200万吨、农产品35万吨和液化石油气、丙烯等石化产品180万吨的能力。公路方面,全力推进国际公路物流中心和国际物流综合体两个龙头项目。航空方面,依托国际航空港,在逐步做大航空货运业务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航空物流园。通过实施以上项目,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使物流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确保对俄物流集散规模最大、功能最强、效率最高。

第四,以跨境旅游合作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打造中俄蒙风情兼得的跨境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发挥口岸地缘优势,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观光游为主导向休闲度假游为主导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进一步丰富跨境旅游产品,在特色打造、线路培育和休闲体验上下功夫。加快打造碧桂园商业街、俄罗斯油画创作销售基地等特色街区,进一步突显城市的欧式风情。着力推进套娃广场二期、世界木屋博览园、露西格拉斯小镇等一批文化特色浓郁的景区建设。进一步加大跨境旅游线路的培育,解决好“进出”的问题。针对俄蒙游客差异化需求,增加“体验式”元素,加快建设中蒙医国际医疗保健中心,谋划建设俄罗斯人俱乐部、自驾游营地等项目,增强旅游的吸引力。继续开展好“优环境、聚人气、促发展”专项活动,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服务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接待国外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创汇5亿美元。

第五,以专业市场培育为支撑,推动国际贸易战略性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基地功能,突出外贸产业主导地位,我们将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实施外贸商品市场专业化发展战略,做好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化工建材、轻纺服装、玉石加工等大型专业市场的规划。加快建设碧桂园商业街和西航欧亚文化旅游度假城等地标性商业中心,推动万达广场尽早运营。实施贸易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按照“扶优扶强、不搞普惠、特事特办”的原则,在原有边贸基础上,向外贸出口和一般贸易等其他贸易方式拓展。同时,研究调整现行口岸运量奖励政策,利用政策杠杆吸引更多的贸易资源向我市聚集、更多的外贸大户在我市注册经营。实施专业会展品牌化发展战略,办好中国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首届中俄蒙国际木业建材机械汽车博览会,提高会展业规模和层次,培育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实施境内外贸工一体化发展战略,有效链接境内外加工园区,形成境外初加工、境内深加工和境内产品加工、境外分拨销售的贸工一体化模式。

第六,以木材产业提档升级为主攻方向,打造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集散基地。进口木材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下一步,我们将以建成国家级进口木材示范区为目标,重点抓好三方面的提档升级:一是抓产业层次的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木材产业的集群、集聚优势,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园区,做好与世界最大的家居生产企业瑞典宜家中国总部和全国最大樟松家具生产基地江苏徐州家具协会的对接,争取凯润木业、满纲木业等企业与宜家联合投资建设的松木白身家具、樟松实木家具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立健全木材加工企业准入标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使整体产业呈现资源节约、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升级发展模式。二是抓园区形象的提档升级。按照既是工业园区,又是旅游景区和小城镇的标准,将木文化元素融入整个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建设。三是抓市场开拓的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国际木材交易市场建设,重点抓好交易大厅和铁路专用线等关键设施的建设,依托木材交易市场的功能优势,扩大俄罗斯进口木材和本地终端产品的销售规模,力争实现木材现货年交易量300万立方米、交易额超100亿元的目标,逐步确立在国内木材产业领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木材深加工比例达到70%以上,木屋生产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交易市场、最大的锯材集成材加工集散基地、最大的木结构房屋加工基地和北方最大的松木家具生产基地。

第七,以跨区域合作为带动,打造能源加工转化基地。重点依托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和实施几个具有支撑性的重大项目,促进能源转化、循环利用和产业升级,建成煤—电—化—冶基地。在与周边旗市合作方面,放大试验区政策效应,与新右旗开展跨区域合作,推进满西工业园建设。在境外资源利用方面,深化扎赉诺尔工业园区与国际物流产业园区的合作,将物流贸易与能源加工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原油、重油、液化石油气等过境石化产品的落地加工,增值,力争在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充分发挥扎赉诺尔煤电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深能2×60万千瓦电站核准和华能2×60万千瓦电站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满洲里至海北500千伏主网架建设,畅通电力输出通道。

第八,以粮油进口指定口岸获批为契机,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2013年,满洲里市通过与国家质检总局和俄罗斯农业部门的对接,获得了油菜籽进口资质和20万吨进口配额,获批为全国21个陆运指定粮食进口口岸之一。同时,引进了陕西中恒粮油、中粮集团等多家大型粮油加工企业,签订了油菜籽、小麦仓储加工项目合作协议。在扩大加工方面,将围绕“先期进口油菜籽,而后进口大麦、小麦等国家战略性粮食作物,恢复对俄出口猪肉”的工作思路,不断扩大进口农畜产品的品类与规模,通过积极引进一批企业,开展落地加工,形成粮食转化及加工产业链条。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形成年加工进口俄罗斯小麦20万吨、油菜籽55万吨、食用油23万吨的能力,达到近10亿元产值的产业规模。在做大输出方面,把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优势与俄罗斯市场需求优势紧密结合,加强与农牧业强盟大市以及森工集团、农垦集团的合作,拓展出口绿色通道,支持农产品仓储基地和境外销售网络建设,做大绿色农畜产品出口规模。推进“南菜北运”,将更多海南及其他地区的果菜经满洲里口岸出口,全面建成我国最大的对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

第九,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深入实施推进自治区“六大工程”,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比重,促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和部门联系贫困家庭制度,采取多种扶贫方式,力争每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把扶贫工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利用好青年创业平台,健全政策、服务、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促进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园林城市的标准、“既绿更美”的要求,实施一批绿化工程,确保市民见到效果。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确保城市文明程度再上新水平。按照建设智慧城市的要求,抓紧实施“三网融合”和“城市一卡通” 工程,推进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管理。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城市三水源工程,完善供热、供水、供电等安全保障,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做好分配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社会事业水平,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便民为老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规范化。适应信访体制改革,调整解决信访案件的思路,规范信访秩序,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完善“大排查”“大调解”“大接访”制度,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健全防灾减灾机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责任编辑:康红波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