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常态下稳增长需注意的“二稳关系”

点击:0时间:2021-01-27 13:25:13

张宏安

背景:被视为宏观经济政策“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还提出“调速不减势”、“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等具体要求,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2015年有个良好开局。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GDP增长7.3%左右,全年GDP增长7.4%。尽管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仍未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报告》预测,2015年中国预计经济增长7.0%左右。如何实现稳增长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议题。

经济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速换挡是“调整的阵痛”,增长放缓的背后,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房地产持续调整和基础建设投资放缓的叠加效应。而2015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努力保持经济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增长速度,那么调结构也会受到影响,而作为目前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手段,稳增长的关键还需要“稳投资”,因此,要实现稳增长就得先处理好和“调结构”、“稳投资”之间的“二稳关系”。

稳增长与调结构间的“平稳”至关重要

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一部分人将经济的稳增长与调整产业结构对立起来,认为对过剩产能的调整会影响增速,而在经济下行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调整产业结构无异于隔靴搔痒,实则不然。

稳增长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留下回旋余地;而调结构是为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调结构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稳增长。二者是紧密联系又相互促进的,“稳增长”是目标,但不是从前依靠投资拉动的简单增长,是通过“调结构”改善经济架构实现的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的增长;而“调结构”是实现“稳增长”的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保持适度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扩大国内需求,结构调整既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又要增强竞争优势。要加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稳增长的关键仍需稳投资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首先,消费在居民收入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出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减弱的情况下,出口很难为经济的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因此,当下“稳增长”最终还是绕不过“稳投资”。

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增长动力转换阶段,改革释放的增长活力转换成经济增长尚需时间。就稳增长和保就业而言,投资仍然是2015年实现两个政策(稳增长和调结构)目标的主要动力。尽管存在疑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投资仍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近年国家推出了大量投资举措,首先是加大棚改工作力度,其次是铁路建设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再者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两次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10月1日至12月底,国家发改委共批复49个项目,涵盖机场、铁路、公路、城市铁路等,项目投资总额度达到了13801亿元。

不同于以往大面积铺摊子的做法,新常态下进行的投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结构调整,着眼于和发力于“补短板、挖潜能、转主体、增活力、提效率、可持续”,促进稳增长、促改革、优结构、护生态、惠民生。

下一个经济增长极在西部

2014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4年国家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33项,投资总规模835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批复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云南、四川、广西等西部省份是主要受益者,且发改委集中审批的西部省份多是与“一带一路 ”建设相关的省份。

在全国经济增速总体趋缓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却保持着高速增长,在强化区域经济“东稳西快”格局的同时,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未来几年下一个经济增长极区域。回首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路,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增长点;随后,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再随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转向了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区域。 从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沿海经济带大部分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在这样的宏观态势之下,未来西部地区将迎来一个发展的好时机。

加大对中西部的基建投资有利于完成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极,西部地区承接国外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并做好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产业价值链延伸、产业加密、加厚等工作,大力发展产业化、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在东部的支持以及政策倾斜之下,西部地区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作者系西部大开发杂志社副社长)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