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极旗是地道“中国制造”

点击:0时间:2021-02-11 09:07:16

雪珥

奉命驻节朝鲜的李鸿章幕僚马建忠,建议朝鲜采用中国传统的太极八卦旗作为国旗使用,于是,朝鲜使团便扛着一面白底黑图的太极八卦旗出访日本。

1910年8月29日,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大韩帝国”从世界上被彻底抹去,日本帝国恢复了其作为大清属国时的旧名“朝鲜”,大韩帝国的“皇帝”也改称为“李王”。此时距离“朝鲜”从中国属国“独立”称帝、改名为“大韩帝国”才13年。

在10万日本铁骑的牢牢掌控下,朝鲜三千里江山上,再也见不到太极旗的影子。

这面日后被韩国史家普遍说成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太极旗,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

1882年,朝鲜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出使日本,为了向“国际惯例”接轨,准备第一次使用“国旗”,因此向宗主国大清请求使用黄龙国旗,却被北京一口回绝:黄龙旗上为五爪金龙,藩属国只能用四爪金龙,与体例不符。

此时奉命驻节朝鲜的李鸿章幕僚马建忠,建议朝鲜采用中国传统的太极八卦旗作为国旗使用,于是,朝鲜使团便扛着一面白底黑图的太极八卦旗出访日本。

若干年后,八卦中去除了四卦,成为朝鲜国旗,只是在旗帜上方还有八个汉字“大清国属高丽国旗”。谁也不曾料到,百年之后,韩国的史书“去中国化”,删除了“大清国属”四字,只留了“高丽国旗”四字,被日本人抓住把柄,作为韩国人擅于“篡改历史”的证据之一。

大多数的朝鲜人并不关心政权的更替,对朝鲜大多数平民来说,唯一需要面对的,可能只是新主人下达的剃发令。即使200多年前在八旗兵的军刀下被迫臣服,也顽强地获得了无须“薙发易服”、得以享受“一国两制”的特准。数年前,亲日的改革派倒台,其原因之一就是在朝鲜各界强行推行剃发。比剃发令更为难以忍受的,是日本人下令除皇族外,全体朝鲜人一律改用日本姓氏。朝鲜老百姓只好逃往“满洲”,鸭绿江和图们江沿线,那里有大量的空置土地,十分肥沃。

吉林告急!东三省告急!全中国告急!东三省总督锡良,最先感受到了从朝鲜滚滚而来的热浪。这位蒙古族高级干部,之前曾担任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在大西南推行新政。1909年,新的中央领导班子进行了人事大调整,权倾一时的袁世凯因“病”下岗,袁世凯的亲信、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被内调中央担任邮传部部长。

有着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及改革经验的锡良被中央相中,从大西南直调大东北,成为第二任东三省总督,掌管龙兴之地。

锡良最为关心的,是新形势下如何确保东北地区的领土主权完整。多年来,在中国境内越界居住的朝鲜人已达3万多,还有更多的朝鲜人“来者源源,相望于道,喧宾夺主,莫此为甚”。

朝鲜农民大规模越境进入中国,私自垦殖,始自1869年的朝鲜大饥荒。大清政府发现此问题后,于1884年将图们江以北长约700里、宽约40到50 里的地区划为特区,专供朝鲜人垦殖,由大清政府提供或补贴农具、耕牛、种子,唯一的条件就是归化为大清臣民。

但朝鲜政府并不顾及这些背井离乡求温饱的草根们的死活,要求大清国将越境垦民“刷还”回国。清政府表示同意,但因朝鲜垦民人数过多,为体恤民艰,“刷还”工作计划在一年内完成。

朝鲜居然随即改口,宣称这块土地本就是朝鲜领土,要求重新勘测边界。

清政府遂根据共同勘界情况,在边界上设立10座巨大的界碑,一碑一字,镌刻10个大字:“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从小白山顶开始,绵延100多公里直到图们江主流汇合处。

摘编自“gjrwls”

标签: 朝鲜 日本 国旗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