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楼市中介开启新一轮洗牌

点击:0时间:2021-02-19 20:27:00

孙华良

适者生存,变者求胜。而谨慎发展的企业,尤其是固步自封的企业,将面临着生与死的行业发展新挑战。

因“史上最严调控政策”而形成的上海楼市“速冻期”,市场交易量急剧下降;其一,上海新建商品房2016年10月份成交量跌至“冰点”——58万平方米;其二,上海住宅二手房2016年11月份成交量跌进市场交易“枯荣线”——1.9万套。上海楼市购买观望情绪浓烈,交易量创出年内新低。

与此同时,调控之手依然在发挥着震慑作用:旭辉公司拍地违规遭巨额罚款;上海最后的土地拍卖显示出低溢价率;上海将整顿“类住宅”开发市场等等现象。不少市场人士对2017年房地产市场预期不太乐观。

2016年12月,上海房地产中介“老牌”企业——中原集团关停下属中介企业——宝原地产。据悉,宝原地产的二手房门店至少有50家,在上海二手房交易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在2016年上海楼市火爆期间,“宝原地产长时间持续亏损”令人费解。但中原集团关停宝原门店,对中介行业有警示作用。

在当下楼市调控政策高压之下,房产代理和中介行业加剧竞争势在必行。中原集团首开中介行业大规模关停门店和裁员之先河,更让我们看到中介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残酷性,并起到一定的市场示范“羊群效应”。确实,无论是房产代理和中介行业,还是房产渠道销售平台公司,都在上海楼市“速冻期”里进行着规模或大或小的裁员,或者是关停和整合,这是目前市场的现实。

但中原集团的带头示范作用,至少让我们从内外因素里可以看到房产中介行业,将面临着更严峻的市场变化考验和挑战。

2016年12月,中原集团宣布宝原地产结束营业。

从内因来看,中原集团是一家有香港背景的中介企业,一直占据着上海中介行业龙头地位。但近年来被外来中介链家地产赶超。由于中原集团历史悠久,反而显示出其经营模式陈旧,人际关系复杂的市场竞争弊端。

如果从市场的外部因素分析,中原地产大规模关停宝原门店亦是情有可原。

其一:目前楼市新政之下,在上海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市场交易量明显下跌。如果上海二手房跌进年交易量2.5万套“枯荣线”以下,那整个中介行业将进入萎缩期。而2017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并不乐观,尤其是市场交易量相比去年,至少要缩量30%以上。那么,中介行业无论是公司,还是员工必将萎缩20%以上,且市场竞争将更加残酷。

其二:目前的上海楼市新政改变了一些市场的经营形式。例如,楼盘上市销售“限量限价”之后,不仅楼盘上市量会减少,而限价之后,销售行为会更加简单直接,市场将会出现弱化“代理中介”的销售功能。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表示,2017年将减少与代理中介企业销售合作的数量。有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老总明确表示,2017年在上海销售的楼盘全部实行“自销”模式。

同时,楼盘销售“电商”加价销售形式被政策明令禁止之后,房地产代理中介和渠道公司的业务份额将大规模萎缩,经营收入将大幅度下降。这对于房产代理中介行业而言,绝对是致命的打击。这不仅显示出楼市将进入冬季的分水岭,更是对房地产代理中介企业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杀伤的威胁。

其三,由于楼市新政之后,市场竞争势必加剧。那么,房地产代理中介行业的变局和变革,将会形成企业的新一轮洗牌。

适者生存,变者求胜。而谨慎发展的企业,尤其是固步自封的企业,将面临着生与死的行业发展新挑战。

虹桥迎来龙湖办公时代

2016年12月27日,龙湖虹桥天街携手时尚品牌MaxMara,隆重举办“世界风尚,天街大赏”时尚发布会暨龙湖虹桥天街办公资产全球发售仪式。

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已被明确规划定位为面向全球、辐射亚太,而上海则是城市群的领头羊。而大虹桥凭借地利优势,一跃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咽喉”。虹桥商务区累计投入达1300亿元,其中,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投资规模达915亿,投资规模前所未有。

目前,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已吸引壳牌、贝尔、阿里巴巴、乐视等600多家国际知名企业总部进驻。未来几年内还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这意味着,大虹桥的价值,在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内已率先呈现,其办公资产也势必会成为企业家进驻虹桥的必争之地。

龙湖虹桥天街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内,其办公写字楼是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里少有的全业态综合体旁的可售办公楼。不仅与虹桥枢纽直线距离仅约500米,而且还拥有21条地下通道,6条空中连廊等配套,享有更便捷的出行效率。加之拥有的“龙湖-瑞安”商圈配套,尽享综合体办公带来的一站式商务生活,其未来的价值潜力对于自用或投资者而言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新地产记者 钱毅勇)

标签: 中介 虹桥 中原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