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困苦里守住辉煌 承传中创新发展

点击:0时间:2021-03-10 18:11:47

张群

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杨新华先生的热情介绍下,记者见到了江苏省仿古牙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位传承人中的一位,他就是江苏东方工艺艺术研究院骨牙雕刻研究所所长戴德裕先生。

为了接受采访,戴德裕特地从南京溧水柘塘东庐山观音禅寺观音雕像工作现场,赶回南京武定门外他的“德裕堂”藏室。

沈周国画山水现身象牙

众佛猛犸牙上各显神通

展眼望去,戴德裕的几个藏室均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象牙、猛犸牙牙雕作品。有些作品,戴德裕不介绍,记者压根想不到,这些物件居然也是牙雕作品。

这件长近一米的象牙料上,雕刻着山重水复、密密麻麻的山水;象牙的尖部还雕刻着遒劲挺拔的书法。凑近细看,原来是明代书画大家明四家之一沈周的《山水图》。乖乖,沈周的《山水图》居然被戴大师雕在了象牙之上。戴德裕告诉记者,这件沈周《山水图》雕成于2002年,是和哥哥用了半年时间完成的。

这也是一件一米八左右的猛犸牙牙雕作品。猛犸牙上雕满了100多位各种形态的佛家人物形象。猛犸牙与象牙不同之处,就是它弯曲度比较大。这件作品是戴德裕和哥哥一起用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雕刻而成的。不同的是,戴大师在制作时采用了透雕、浮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手段,难度颇大。

南京的仿古象牙雕是金陵著名的工艺三宝之一,就是在全国四大牙雕产地中,南京牙雕也是有其特色的,那就是仿古和圆雕闻名于世。记者曾经观看过南京大型仿古牙雕《文成公主入藏》牙雕作品的彩色照片,其中所刻画的各民族人物多达数十个。而且,作品中还有威武雄壮、无一雷同的十几匹骏马,加上华盖、旗幡等,无一不雕刻得“入牙三分”。戴德裕介绍,南京工艺雕刻厂就是凭借着这件象牙作品奠定了南京牙雕跻身于中国四大牙雕的地位。而戴德裕就是出自南京工艺雕刻厂。

书香门第少有艺术天分

兄姐影响立志学习牙雕

说起戴德裕搞象牙雕刻的初衷,一是和他儿时就喜欢美术有关,再一个就是他的家庭本是书香门第,再加上他一家兄弟姐妹多人在南京工艺雕刻厂搞牙雕,耳濡目染,能不喜欢牙雕吗?

戴德裕父亲戴祖勋,懂得版本学,会修补古旧书籍。后来在南京大行宫古旧书店工作,退休后在南京夫子庙东市开了一爿“书香阁”古旧书店,专门卖一些古旧书籍。为此,父亲还结识了不少台湾来宁的购书者,加强了两岸古旧书籍的交流。

戴德裕在家中排行老七,大哥戴德生、二哥戴德霖,还有姐姐戴惠玲均在南京工艺雕刻厂里搞象牙雕刻。还有一个从小有残疾的哥哥老五戴德元学泥塑。母亲朱士珍相夫教子,负责家中后勤,任由儿女自由发展,营造了这个家庭自由宽松的气氛。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时有许多家庭被下放到农村生活,戴德裕的家下放到了苏北的沭阳。沭阳当年很贫困,但戴德裕在这里有他的乐趣。上学之外,他在这里画了10年的连环画。

回城后,戴德裕就进了南京工艺雕刻厂,此时已经20岁了。当时的厂长也是他师傅的刘道凡安排他学习彩绘泥塑,为的是打好造型基础。虽然当时戴德裕不是太高兴,但因为艺术有相通之处,他很快就入了门。其后,戴德裕还学习过木雕。

学习象牙雕刻的师傅是他的大哥戴德生。如今,戴德裕的大哥已经年近八秩,但二哥戴德霖还不时与戴德裕一起合作搞一些创作。因为一些大型或大件的象牙雕刻作品一个人雕刻起来十分不便,必需得有一个帮手。师傅刘道凡也已年近80,外面有什么创作任务经常拉上他这个高徒。这次在南京溧水东庐山观音禅寺所制作的高近20米的观音像,26个1米4的童子,就是师傅刘道凡亲自设计的画稿。目前,泥稿已完成,接下来是浇铸铜模了。

中国的象牙雕刻历史悠久,7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牙雕制品,到了商和西周时,象牙雕刻的制品已经十分精致。历史到了明清时期,这项技艺已达到历史的高峰。

1989年,中国成为世界《频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签订国,这件事对中国的传统象牙雕刻行业及其工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1990年,国际贸易公约《全面禁止非洲象牙及其制品国际贸易修正案》正式生效,南京工艺雕刻厂完成历史使命,停厂关门。

费尽心血保技艺

金奖银奖接踵来

工厂停了产,突然失了业。为了生存,也为了保住牙雕技艺,戴德裕和夫人侯庆红搞起了胎毛笔的制作。因为十二生肖图案等技艺与牙雕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他们利用胎毛笔当时还很时髦的纪念商品来保住牙雕工艺不致因失去象牙材料而使技艺生疏;同时,这项工作也给戴德裕的家庭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以维持下岗后家庭的日常生活。

10年后的2000年,情况有了好转。中国政府鉴于国内尚留存部分库存牙料和制品的实际情况,以及出自保护这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象牙雕刻技艺的需要,由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总局等相关主管部门对象牙制品制作和销售实行有限开禁,向各地少数牙雕生产企业和一些商业企业发放了生产和销售许可证。

2006年,国家文化部和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又大力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北京、广州等地的象牙雕刻被列入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南京等地的象牙雕刻被列入到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

在新政策雨露的滋润下,戴德裕重新焕发了创作的热情,许多作品年年获得金奖和银奖。如《四臂观音》、《福满人间》、《贵人》牙雕作品,均获得过金奖和银奖。

戴德裕创作于2010年、历时3个月所完成的《福满人间》(又称《和合二仙》)象牙雕刻作品,就是一件中小作品中的精品。这件作品以民间传说中的“和合二仙”为题材,雕刻出两位可爱稚气的童子,他们手里持着荷花,头上顶着荷叶,趴在竹编的花篮之上,向人们呵呵地憨笑着,再将花篮雕成“轻启朱唇”的开口笑篮,然后巧妙地在篮子里幻化雕刻出亭台楼阁、树木小桥;还有几只象征着“幸福、富贵”寓意的蝙蝠,随着缭绕而出的蔼蔼祥云从花篮中轻盈地飞出直上云端。难怪这件作品获得了金奖。

戴德裕最善于雕刻观音形象。因为观音在民间是大慈大悲的象征,老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仰。如2013年雕成即获得金奖的《四臂观音》,但见观音面相眉清目秀,庄严慈祥。幻化出的四臂展示出佛法无边。最有意思的要数观世音大士的底座了。这件底座被做成竹篾编成状,那是由戴大师用雕刻出的牙雕片一片一片虔诚地用心镶嵌在底座上的。

记者特地将戴德裕雕成的观音菩萨小挂件拍摄,然后在电脑上一放大,立马显露大师的功力。这件观音挂件虽然只有几厘米大小,却纤毫毕现,发髻根根可数,眼帘低垂,把观世音大士关爱人间的慈祥面容展露无遗。

工序复杂赖功力

创意出新谋发展

南京牙雕的制作十分讲究,一般分为下料、出坯、扦光等10几道工序。戴德裕告诉记者,雕成一件作品一般还要事先设计出纸稿,然后再泥塑成型,反复推敲琢磨修订定型后再在象牙上施刀。

在记者的要求下,戴德裕带记者到他武定门外的工厂做了象牙雕刻的示范。朦胧的灯光中,但见牙屑四飞,噪声震耳,烟雾一片,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创作艺术作品时的安逸和享受,正是这些艰辛和汗水,大师们才为我们带来这些立意新奇而又寓意深刻的牙雕作品。

戴德裕告诉记者,以前制作象牙雕刻时,光是刀具就有二三十把之多,而且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现在用上机器后,刀具相对少了些,人也相对轻松了许多。当然,这些刀具仍要自己磨制。

浏览线刻镂空而成上面布满密密麻麻孔眼的象牙折扇、宫扇,昂首挺胸的仿古象牙唐马、象牙笔筒、仿犀牛角象牙杯、一人一形的象牙十八罗汉、可组合可分离的牙雕《贵人》、牙雕四条屏、牙雕《琵琶仕女》等,都是这么在大师烟雾弥漫的巧手下、在机器刀具的飞速旋转和刺耳的噪音中完成的。

光承传不创新,只是保持住了从前先人留下的美好技艺。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将传统技艺生发出新的生命来。近些年来,南京的牙雕又创造出了牙雕工艺鸟笼等新的品种。

这件牙雕工艺鸟笼,猛一看,和一般鸟笼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要不是戴德裕提醒记者蹲下身来细看,还真不知道是象牙雕刻而成的鸟笼呢。

但见鸟笼底部的四根横杠上浅浮雕着16个罗汉;鸟笼的笼门上浮雕着佛主释迦摩尼,旁边雕有两尊供养菩萨,佛与菩萨间祥云缭绕;鸟笼笼门的门花上则浅刻有庙宇。鸟笼的配件上凡是可以雕刻之处,均雕有阿弥陀佛的形象。

这件牙雕精品,最为可贵之处是所有配件的相互衔接均采用传统的榫卯工艺相连接,且天衣无缝,宛若天成。因此,这件牙雕工艺鸟笼获得了收藏界喜爱并给与极高的评价。

2009年,南京的仿古牙雕被列入江苏省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当年,戴德裕获得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2010年,戴德裕获得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获得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的称号。2014年2月,南京市只有戴德裕和他的师兄倪小庆两人获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仿古牙雕代表性传承人。

师徒不时相切磋

爱女乐意承父艺

戴德裕今年51岁,他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读书、喝茶、听音乐。所阅读的书籍多为佛教题材、传统文化及红木制作等技艺类书籍。戴德裕说,因为书籍能提高人的素养,而且技艺之间可以触类旁通,音乐可以使人在放松状态下获得创作的灵感。

如今,戴德裕成立了以自己堂号为名称的德裕堂工作室,还在省市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于2012年成立了江苏东方工艺艺术研究院骨牙雕刻研究所,并担任了所长。

戴德裕近期与师傅刘道凡、师兄倪小庆耗时一年多时间合作的《观音诞辰》牙雕精品与《童子拜观音》、《唐人击鞠》3件作品,将在今年10月在《传承、创新、发展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展出。这件作品为象牙雕刻作品之中的大件作品。戴德裕介绍,这支象牙长近1米,重约8.5公斤,十分适合创作佛教文化类题材作品。据戴大师讲,这件《观音诞辰》牙雕在创作上突破了传统形式,首次采用了圆雕人物镶嵌和整牙雕琢相结合的新手法。

雕刻初成的观音雍容慈祥,端立在祥云之上;左右两旁雕就的童子和花仙围绕在观音身旁。观音所立的祥云云端之下就是整支象牙了。象牙上雕刻着16位飞天伎乐仕女,各显吹拉弹唱、轻歌曼舞的技能。伎乐仕女间更有亭台楼阁隐现于云端之间,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象牙的另一面也大有讲究,原来背面雕有线刻经文,可谓不可多得的妙品。最后,整件象牙雕件以红木为底座,红白相间。这是南京牙雕近10几年来罕见的一件大件精品。

如今,除自己创作之外,戴大师还带了一男一女两个徒弟。戴大师说:“我在南广传媒学院环境艺术和服装专业上大一的女儿戴悦凌从小喜爱美术,虽然没叫她动过刀,但耳濡目染,跟我小时候一样,对象牙雕刻十分感兴趣。只是现在我叫她把心思放在学业上,承传的事等大学毕业了再说。”

此时,恰巧女儿推门进屋。只见女儿怯怯地面对记者的镜头,一只手还抓住爸爸的臂膀。戴大师告诉记者,自己还是头一次和女儿拍照呢。记者想,这就叫虎父无弱女,大师技艺有承传。要不了多少年,另一位女雕刻大师也许就会诞生在戴家呢!

标签: 牙雕 象牙 南京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