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美丽富裕和谐的克什克腾
边中悦
克什克腾旗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凝聚为旗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力、推动力,转化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全旗人民共同努力,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活力、民生持续改善、凝聚发展力量,实现旗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打造国家级生态旗,实现发展与美丽共赢
克什克腾旗秉持生态为先的发展理念,守护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这片土地,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旗,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在生态保护中推进科学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服务业,建设生态城镇,坚持实行点状开发、全面保护,除矿业、风电开发以外的企业和产业都要向园区集中,矿山、风电企业实行园区化发展,用少面积的土地开发换取大面积的生态保护。二是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饲草、观光畜牧业、经济林等生态产业建设,探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建设模式,力争到2017年全旗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分别提高到35.8%和50%。三是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绩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草原基本保护、封育禁牧、轮牧休牧等生态保护制度,完善生态工作“一票否决”、任期责任追究制度和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克什克腾旗现晋升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14个苏木乡镇(开发区)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预计2015年克什克腾旗全面完成国家级生态旗创建。
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近年来,克什克腾旗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树立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围绕资源转化增值做好“转”字文章,全力构建优势更优、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一是推动矿产业由“原”字号、粗放型向产业高端化、产品终端化方向转变,打造蒙东重要的冶金产业基地。规划到2017年矿产冶金产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工业增加值65亿元、税收15.5亿元。二是推动煤基化工业由单一型煤转气向全产业链开发转变,打造国家煤基新兴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预计到2017年煤基化工业增加值超85亿元,实现税收13.5亿元。三是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由单一的风电为主向风、水、光能联动开发转变,打造自治区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规划到2017年电力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增加值12亿元、税收3.5亿元。四是推动农牧业由靠天种养、粗放经营、初级低端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转变,实施农畜产品品牌战略,打造驰名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规划到2017年,年出栏优质肉羊160万只、优质肉牛16万头,农畜产品本地加工转化率达70%,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增加值1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52万元。五是推动生态旅游业由“门票型”、富民型向文化体验、高端休闲、富民强旗复合型转变,打造草原地质文化旅游和休闲养生基地。规划到201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综合收入、旅游从业人员将分别达到450万人次、36亿元和2万人以上,建设内蒙古中东部区域性休闲娱乐中心。
三、培育多元经济主体。增强发展活力
习总书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要同改革开放相结合,着力发展好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这与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是一致的。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关键在于培育多元经济主体,激发市场发展活力。非公有制经济在克什克腾旗经济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也是克什克腾旗未来发展的活力点、增长点。我们下大力气抓好简政放权、让利松绑、提速提效等工作,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发展动力活力。一方面对上级下放的审批权限和旗本级审批事项进行再梳理再清理,能减则减,能放则放,最大程度减少审批前置、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逐步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和行政事项网上运行、在线监控,定期对具有行政审批、执法管理、收费职能的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和督查通报,对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乱作为现象。另一方面在减少审批、下放权力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供公共服务、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公正上来,着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政府。继续实施“百个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建设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类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成立中小微企业家协会,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构筑诚实守信经营环境;发展股权质押、林权抵押、公司担保、企业联保、助保贷等金融产品,拓宽企业筹融资渠道。鼓励现有中小微企业围绕冶金、化工、旅游、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搞好协作配套和跟踪服务,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型化发展之路。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旗委、政府坚持富民与强旗并重,富民惠民优先,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以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整村推进扶贫、移民扶贫“三大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着力培育能够稳定脱贫的特色产业,加快造血式扶贫进程;健全城乡低保进入退出机制,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完善城乡救助体系,着力解决困难家庭、弱势群体的实际生活困难,确保2017年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二是以农田水利、公共服务、安居工程等基础建设为重点,加大民生投入,保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实施“十个全覆盖”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好各项惠民工程,办好惠民实事。三是以产业富民、创业就业为重点,多渠道促民增收,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以实施“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促民增收工程”、“千户低收入家庭脱贫工程”、“百名致富带头人引领工程”为重点,千方百计促民增收。力争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5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00元。四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不断提高新上企业的本地用工比重;加快实施职业培训计划,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发展创业型城镇,鼓励扶持自主创业,筹建创业园区,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和城乡医疗保险报销水平,确保新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
五、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聚发展力量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解决部分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进而凝聚全旗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气神”。一是认真开展大学习活动凝聚党心。实行领导干部带头学、机关党员主动学、基层党员辅导学、民族党员母语学、其他党员灵活学的“五步学习法”,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提高道德修养,着力解决广大党员和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精神懈怠和能力不足问题,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问题,确保与党中央保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不断提高学习实践能力。坚持把学习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破冰之履的“敲门砖”,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主动拜人民为师,倾听百姓呼声,找准推进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牢牢把工作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努力纠正“四风”问题顺民心。把活动的焦点放在整治“四风”问题上,对照群众反映的问题,对标立规找差距,领导带头、立说立行、立行立改,争取群众的普遍认可。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标准从严管理干部,着力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问题聚民心。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服务下沉,坚持以亲民爱民为标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进行认真统计分析,根据轻重缓急制定整改计划,细化任务,明确责任,逐步加以解决,让群众看到希望、看到诚意、看到变化。四是打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得民心。通过对全旗嘎查村级党组织授牌评星全面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管理,选派副科级干部任嘎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行嘎查村结对帮扶、干部包扶低收入家庭、乡村组“三级联动”民事代办,实施政务、村务公开,“五位一体”民主治村等措施,着力解决嘎查基层组织软弱无力、不关心群众冷暖、落实惠民政策不到位、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全面提高基层组织管理水平、执行能力和服务质量,争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作者系中共克什克腾旗委书记)
责任编辑:康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