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红黑榜”直指总统大位
编译/陈春利
希拉里·克林顿,这位有着各种高端头衔的女人,她的一举一动、甚至风吹草动总能引来聚光灯的扫射。
更何况她将于2016年再次角逐美国总统大位的传言,从她败给奥巴马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止过。
2月中旬,两位白宫记者采访了约200人写就以希拉里名字首字母缩写命名的新书《HRC》,其中再度认定,希拉里团队早已动手准备进军2016年大选,而对于2008年竞选中的“罪人和圣人”,她都一一记录在案。
黑名单和白名单的结合体
2008年6月底,希拉里已宣布退出总统竞选,其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竞选总部也已空空如也。不过,克里斯·博尔德斯顿和安德丽安·艾尔罗德还在对一份政治“黑名单”进行收尾工作。
此二人深得希拉里信任。五十多岁的博尔德斯顿胡须花白,看上去像个大学教授。他已追随克林顿夫妇十多年,曾任克林顿的副总统助理,后来是希拉里在参议院办公室的立法主任及副幕僚长。不过,这些官方职衔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博尔德斯顿的价值:他是位精英政治操盘手、最受希拉里青睐的八卦新闻供应者之一。
一头金发的艾尔罗德虽才三十几岁,却与克林顿家交情深远。她大约5岁的时候就认识比尔·克林顿。父亲约翰是位著名的律师,最初在高中学生才能培训营“阿肯色少年州”活动中与克林顿结识。1996年,艾尔罗德在白宫实习后留下工作,并在希拉里竞选总统时成为其团队一员。
连续几个月,他们用不同颜色在一面墙大小的白板上记录议员们对希拉里和奥巴马的支持动向。比如,“LO”表示此人倾向于奥巴马,蓝色的“BD”表示其为保守派民主党人蓝狗联盟的一员。
竞选接近尾声时,他们得到命令将这些信息电子化:利用Excel电子表格记录谁支持希拉里,谁是奥巴马那一边的,谁是旁观者——这是任何高端政治组织的常规做法。不过,他们记录的内容中包含更为微妙的细节。希拉里竞选团队一位成员表示:“我们不仅想记录谁支持了我们,谁没有,还要记住支持我们的人各自付出多少,没有支持我们的人中谁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有人因为是美国国会黑人同盟的成员才去支持奥巴马),此外还要记住本该站在希拉里这边却转向奥巴马的。”
所以,仅用“黑名单”来形容就有些狭隘了,详单里既有“罪人”也有“圣人”,负责更新表格的博尔德斯顿和艾尔罗德能记住克林顿夫妇对他人的点滴帮助以及政客们做的对他们有利或者不利的事情。
据书中介绍,这样一张电子表格是现代政治斗争所必要的,是老一代政客们的“支持者文件”的升级版。它能让克林顿夫妇在接到别人请求时,很快做出决定——朋友会得到奖赏,敌人会受到惩罚。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6年后的今天,希拉里大多助手还能很快说出背叛者和支持者的名字及“有罪证明”,就像那些事情发生在昨天一样。
最令克林顿夫妇恼火的是这样一些人:比尔和希拉里为他们筹款,提拔他们,抑或推荐他们的孩子上好学校之后,他们反倒去支持奥巴马或者保持中立。
在克林顿夫妇看来,密苏里州民主党参议员克莱尔·麦卡斯基尔就是其中一位。2006年她竞选参议员的时候,比尔和希拉里全力以赴支持她,但是,2006年10月,在全国广播公司《会见新闻界》节目与时任参议员吉姆·泰伦特辩论时,主持人提姆·拉瑟特问她,比尔是否是位伟大的总统,她似乎忘了克林顿夫妇的恩惠,说:“他是位了不起的领导,但是,我可不想我的女儿靠近他。”
麦卡斯基尔很快后悔说了这样的话,据一位朋友说悔恨之情甚至“让她掉眼泪”。但是说出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希拉里立即取消了本来为她安排的资金筹集活动。几天后,麦卡斯基尔给比尔打电话道歉,他表现得很有风度,让她感觉更加悔恨。赢得参议员席位后,她害怕在国会碰见希拉里,甚至曾向朋友坦白:“我真的很不希望和希拉里单独乘坐电梯。”
不过,准备竞选总统的希拉里毕竟还是有求于麦卡斯基尔的——她需要密苏里人的支持。麦卡斯基尔也有来自女性组织的压力,比如为提倡堕胎合法的女性候选人筹款的“埃米莉名单”组织希望她站到希拉里这边。为此,两人后来曾私下里接触。2007年初由希拉里邀约在参议院餐厅共同吃了午饭。希拉里没有直接请求麦卡斯基尔帮助,而是用温和的方式寻求竞选中的共同基础——所谓“求同”。
但同时,竞选对手奥巴马也在“拉拢”麦卡斯基尔,与她进行了多次谈话。希拉里认为自己有希望争取到麦卡斯基尔,可她一直支持奥巴马或者中立。2008年1月,她不仅成为第一个支持奥巴马的女性参议员,还呼吁当时的女州长凯瑟琳·西贝利厄斯和珍妮特·纳波利塔诺也支持他。当然,在公开支持奥巴马前,麦卡斯基尔礼节性地给希拉里的私人助理哈玛·阿比丁打电话知会,确保希拉里不会受到意外打击。
只是,女性高官接连转向支持奥巴马对希拉里确实是个很大的打击。在希拉里核心支持者看来,麦卡斯基尔是让人憎恨的,甚至憎恨这一词都太轻了。
克里等人得7分
为了一目了然,希拉里的名单中每个民主党国会议员都被打了分,从1到7不等,1是对希拉里最有帮助的,反之“叛逆”行为最严重的得7分。但有时7分也不能充分表现一些人的“恶劣行径”。
除了上面提到的麦卡斯基尔得了7分外,现任国务卿、时任参议员约翰·克里到参议员泰德·肯尼迪、众议员约翰·刘易斯等人也难逃“差评”,这些背叛者的名字都“响当当”也容易记。
详单中清晰记着,2008年1月10日,克里说:“巴拉克·奥巴马可以、将会也应该成为美国总统……比起他,谁更能提高美国在世界的公信力,谁更能重塑美国的道德权威?”
民权偶像刘易斯的情况,也能说明为何简单地记录谁“支持”、“不支持”是不够的。作为知名黑人民权领袖,遇到首位黑人总统候选人时,他面临很大考验。因此,刘易斯的背叛或许哪天会得到原谅。
但得分也是7分的肯尼迪情况与刘易斯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直接抨击了希拉里——就在“超级星期二”(2008年2月5日)初选前一天,他发表讲话支持奥巴马,并称希拉里已经过气了,奥巴马才代表着未来。